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 第34章 没有价值的州

第34章 没有价值的州

    小黄门低眉看了眼手中的金票,当发现金票上面的金额是一百后,脸上立即露出笑容。

    他低声说道:“侯爷今天心情不错,只要别说错话,失了礼数,便无碍。”

    “多谢公公提醒。”使者又塞了一张金票。

    小黄门领着秦州使者,来到一处十分古朴的院落。

    院落中的建筑精致异常,随处可见紫檀木打造的家具。

    院子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套精美茶具。

    一名紫衣侍女在煮茶,其技艺娴熟,动作轻盈。

    另外两名青衣侍女则是分列左右,怀抱琵琶,弹着不知名的曲子。

    在桌子旁,一位老者正闭目养神的坐在摇椅上。

    小黄门放轻脚步走到老者身边。

    “老祖宗,秦牧的使者来了。”

    使者适时的跪倒在地:“草民见过侯爷,侯爷金安。”

    老者这才睁开眼睛,淡然的看了使者一眼:“秦牧派你来找咱家所为何事啊?”

    “回侯爷的话,大人派小的来上京城,主要是为了给侯爷献礼。”

    说完,使者便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包裹。

    包裹中放着十万贯金票以及一面特地打造的琉璃镜。

    小黄门接过包裹,在周淳的面前展开。

    后者随意瞥了眼后,轻咦一声,拿起了琉璃镜。

    “嗯,不错,秦牧用心了。”

    使者闻言,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件,并顺势说道:“此外,大人还让小的转告侯爷,大人肃清了秦州官场。

    这是秦州的百官检举书和万民书,请侯爷过目。”

    不多时,周淳看完了信件,整张脸也沉了下来。

    他冷哼一声:“秦牧好大的胆子,竟然连王家的旁支也敢杀。”

    不过很快,周淳脸色恢复平静。

    “不过秦牧也不傻,给了朝廷交待,正好本侯最近与王家父子不对付,就帮秦牧挡下这场劫难。”

    秦州使者连忙跪伏在地:“多谢侯爷相助。”

    周淳语气冰冷道:“你回去告诉秦牧,在秦州安分一些,别惹麻烦,咱家不会救他第二次。”

    “小的明白,一定把侯爷的话带给大人。”

    “嗯。”周淳挥了下手。

    小黄门便领着使者离开了。

    与安远侯府相隔两个街道,有一座更加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府邸。

    这座府邸处处展露着一种贵阀气息。

    这就是五大门阀世家之一,王家的府邸。

    府内一个雅静的院子中。

    一位老者正在垂钓。

    一位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

    “父亲,秦州来信,秦州长史王迁被新上任的州牧以贪污罪斩杀。”

    老者平淡的问道:“王迁?你那个益州旁支的从侄?”

    “是的。”

    “秦州一个没有价值的州,王迁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死了也就死了,贪官本就该死。”

    中年男人犹豫着说道:“如果我们不予理会,其余旁支会不会有别的想法。”

    “秦牧是周淳的人,你安排官员明日早朝弹劾即可,其余的便不要做了。”

    老者收起鱼竿,看着空空如也的鱼钩,叹了口气。

    “世昌,为父决定让你下个月调任地方。”

    中年男人惊讶道:“父亲,您一个人在朝堂上,真的可以吗?”

    老者再次叹道:“不可以也没办法啊,如今朝局动荡不安,各地藩镇林立,风云剧变马上就要来了。”

    翌日早朝。

    几名官员对秦牧发起弹劾,只是周淳的亲信官员也随之拿出百官检举书和万民书。

    于是王迁等人死,就这么过去了。

    整个朝堂开始吵成一锅粥。

    五大世家和以周淳为首的宦官势力,开始互相攻讦。

    景平帝坐在龙椅上,打着哈欠,昏昏欲睡。

    朝堂乱成这样,可想而知大炎王朝的末路已经快来了。

    一些敏锐的官员也已经有所预感,开始在谋划后路。

    ……

    秦州。

    秦牧吃过早饭后,便带着十包有机化肥来到了绕水村。

    盐碱地的治理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秦牧看了眼后,便不再理会。

    他找来绕水村的村正,让其划出一百亩春耕好的土地。

    村正犹豫道:“大人,绕水村的土地都是唐老爷的私产,处理前需要征得唐老爷的同意。”

    秦牧不解道:“唐阳已经被抄家了,他的田产早就充公了,哪来的唐老爷?”

    村正解释道:“是以前唐老爷的侄子,他说他继承了唐老爷的田产。”

    秦牧大手一挥道:“简直荒谬至极,唐阳的田产已经充公,轮不到谁来继承。

    你去告诉唐阳的侄子,有疑问的话,带着地契去州牧府理论。”

    “好的,大人,下官这就去划分土地。”村正见秦牧说的如此肯定,也没有犹豫。

    一百亩划出的土地,又将被平分为五等份,每份20亩。

    工坊区制造的化肥,效果如何,尚未可知。

    每一亩应当施多少化肥,也不清楚。

    所以就需要控制变量进行试验。

    秦牧安排了两名小吏常驻在绕水村,记录化肥的使用,以及观察小麦和谷子的生长情况。

    这个时代,北方种植的主要粮作物是小麦和谷子,谷子其实就是粟。

    南方的主要粮作物是水稻,兼种麦和粟。

    秦牧借助《穿越种田宝典》上的知识,对负责的小吏进行了简单培训。

    只要两名小吏老老实实遵守秦牧交代的事情,化肥的试验使用就不会出问题。

    离开绕水村之后,秦牧又接连去了其他村庄。

    肃清秦地之后,秦州城附近的良田基本都被充公。

    这些充公的土地,将成为公田,分发给百姓种植。

    秦牧在公田中,又划分了一千亩土地,用以有机化肥的试验工作。

    等到秋收时,有机化肥的推广工作,便能顺势推开。

    回到秦州城,秦牧在城门口刚好遇到了出发的徐百泉。

    徐百泉连忙走下马车行礼:“草民见过大人。”

    秦牧看着徐百泉身后的车队,呵呵笑道:

    “徐掌柜,祝你一帆风顺,也祝你满载而归,我在秦州等你的好消息。”

    徐百泉深深一拜:“多谢大人吉言相送。”

    秦牧对徐百泉的印象不错。

    此人果断且有魄力,或许真的能为秦州送来一万匹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