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 第22章 读书人与商人

第22章 读书人与商人

    定山郡,双江县。

    山岭村。

    州牧府签署的招贤令,终于传达到了这里。

    村门口张贴告示处,早就被村民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伙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可看着盖着大红官印的告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时代,像这种村落,能找出一两个识字的人,就算不错了。

    “虎子呢,虎子没有去叫青哥过来吗?”

    “青哥一大早读完书,就去田里帮他娘锄草了。”

    “我看到虎子去叫了。”

    这个时候,一个沉厚大嗓门响起:“都快让一让,青哥儿来了,大伙快让开。”

    顿时间,围在一起的村民立即分列左右,让开一条路。

    打前头的是一个雄壮魁梧的年轻汉子。

    后面是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身上穿着粗布麻衣。

    这两人,前面那个壮汉是徐虎,四岁就跟着一个老师傅上山学拳。

    十五岁下山,第二年就打死一头下山祸害的大虫。

    后面这个就是青个,章青,是山岭村唯一识字的人。

    章青小的时候非常聪颖,被一个老夫子看上收为弟子。

    只是教了三年,老夫子就死了。

    不过章青还是靠着自学,靠着老夫子留下来的书籍,自学成才。

    包括山岭村在内的五六个村子,谁家要是生了孩子,都找章青帮忙取名字。

    章青站稳后,看了眼告示上的内容,顿时一脸的不可思议。

    周围百姓见状,抓耳挠腮,急得团团转。

    徐虎性子最急:“青哥儿,写的啥的,上面写的啥啊,是不是州牧大人又给我们减税了。”

    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和降低农税的公告,两天前就传过来了。

    当时村民们得知后,都跪倒在地感谢州牧大人的仁慈。

    章青摇头道:“告示上面说,州府缺少可用官员。

    州牧大人在秦地境内颁布招贤令,只要有才能,无论出身贵贱,无论是否有功名在身,皆可前往秦州城应试考取官身。”

    村民们听到这话,瞪大眼睛。

    “这怎么可能,不是权贵出身,能当官?”

    “这不会是骗人的吧。”

    有人指着告示上的官印,说道:“这是州牧大人的官印,跟前天的一模一样,怎么是骗人呢?”

    章青颔首:“确实是州牧府颁发的告示,做不了假。”

    有人问道:“青哥儿,你去秦州城应试吗?”

    章青犹豫道:“想去,但我娘和小妹在家,我又放心不下。”

    立马有村民说道:“哎呀,大家伙都在村里,你怕啥。”

    “是啊,我们会照顾好的,你就放心去秦州城。”

    “万一考上了,光宗耀祖,我们山岭村也跟着长脸。”

    老村长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说道:“小青啊,家里和村里有我们,你可以放心。

    另外,虎子也说要去参军,正好你们顺路,路上有个照应。”

    徐虎拍着胸脯,大声道:“青哥儿,我们一起去秦州城,路上我照顾你。”

    章青点着头:“好,那我就去试一试。”

    他心里清楚。

    州牧大人此次颁发的招贤令,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即使章青知道,报名应试的贤才如过江之鲫,但他还是想尝试一下。

    为了娘亲和小妹,也为了乡亲们。

    章青回家跟娘亲和小妹商量一下,便简单收拾了行李。

    村口,章青和徐虎挥手告别家人和村民之后,便踏上了行程。

    安阳郡,秦关。

    秦关是建立在秦州与灵州交界处的一座雄关。

    一百多年以来,秦关都是大炎王朝抵挡回鹘汗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要秦关不失,就算秦州全境陷落,大炎朝廷也可以稳坐钓鱼台。

    平时,秦关没有士兵驻守。

    只有回鹘汗国入侵秦州,秦州和灵州才会各派三千士兵驻扎。

    这天,秦州第一军的裨将军张霖,奉命率领三千士兵入驻秦关。

    秦地荒凉,且山匪横行。

    所以平时几乎没有商旅通过秦关。

    此时的秦关略显荒凉。

    张霖抵达秦关之后,立即安排士兵驻守关隘,以及检查关隘的坚固程度。

    随后,张霖又按照秦牧的吩咐,派遣士兵乔装成商人,进入灵州境内活动。

    活动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向外传播秦州已经肃清境内所有山匪的消息。

    二是告诉灵州方面,秦州已经全面接管秦关。

    灵州城。

    一个商会门口,一群商人议论纷纷。

    “你们听说了吗?秦州已经全面肃清了山匪。”

    “我也听说了,听说秦地的商人正在准备出秦关,前往中原各地经商。”

    “真的假的?我前几年去秦州,刚过秦关就被山匪劫道,自那之后,我就再也不去秦州经商。”

    “……”

    忽然这时,一群奴役将一个中年男人赶出了商会。

    “真是不知好歹,来了灵州商会就要遵守商会规矩。”

    “给我滚出去,要么交租税,要么带着你们货物滚出灵州。”

    中年男人衣衫凌乱,脸色涨红,一句话也说不出。

    周围的商人看到中年男人的狼狈样子,纷纷嗤笑。

    灵州商会背后的东家是灵州刺史,所有来灵州经商的商人,都必须遵守商会的规矩。

    也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商人,才会尝试跟商会讲价。

    中年男人走到这群商人面前,拱手道:“诸位,某来自岐州,刚才听诸位谈论说,秦州已经肃清山匪,可是真的?”

    一名商人笑道:“是真的,你可以带着你的货物去秦州经商。”

    中年男人一听,眼睛一亮,朝着商人拱手后,匆匆离开了。

    在他离开之后,一群商人大笑起来。

    “哈哈,就让他去秦州探探路。”

    中年男人叫徐百泉,是岐州的一名商人,在岐州颇有资产。

    只是去年,徐百泉的产业遭到同行围堵针对。

    经过一年多的拉扯,徐百泉双拳难敌多手,只能再度出来行商。

    前段时间,在中原等地,徐百泉接连碰壁。

    不得已,徐百泉只能来西北之地碰运气。

    只是刚来灵州,他就遭到了一个重创。

    灵州商会不愿意接纳他,而他的货物也没有特殊性。

    现在,徐百泉还没有放弃。

    他决定去秦州碰一碰运气。

    万一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