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 第19章 招贤令

第19章 招贤令

    “什么?!”

    还没等官吏朗读完公文,周围所有的百姓都瞪大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官吏说的每一句话,都让百姓们越来越兴奋。

    尤其是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和降低农税这两点,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这还是他们记忆中的秦州吗?

    忽然间,几名进城的农户跪倒在地,不停的朝着州牧府方向磕头。

    “州牧大人仁慈啊。”

    紧接着,其余百姓纷纷效仿跪在地上,嘴里不停说着各种感激秦牧的话语。

    这种场面在秦州城各个地方上演。

    此时,秦牧正在州牧府内办公。

    可不知为何,他总是听到外面有一股很吵闹的声音。

    “来人啊。”

    一名侍从快步走进书房:“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秦牧皱眉问道:“外面怎么这么吵?”

    侍从快速说道:“城中百姓得知大人您废除了杂税,降低了农税,纷纷来到州牧府外,想要感谢您。

    我们劝了很久,可百姓还是不愿意离去。”

    闻言,秦牧立即起身出门。

    州牧府门口,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州牧大人出来了。”

    顿时间,密密麻麻的百姓齐刷刷的跪倒在地。

    秦牧快步走下台阶,扶起一名老者。

    “大家快起来,快起来,不用行此大礼。”

    老者颤颤巍巍的握住秦牧的双手,哭泣道:“州牧大人,老朽死之前能看到秦州有您这样的父母官,真的值了啊。”

    秦牧拍着老者枯瘦的手说道:“您老一定会寿比南山。”

    随后,秦牧接连扶起其他百姓。

    “大家快起来,我秦牧身为秦州州牧,理应为你们着想。”

    “而且,我在这里代表秦州官府,对所有秦地的父老乡亲说一声抱歉,以前秦地的官员让大家受苦了。

    不过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我秦牧一定会倾尽所能,让秦地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说完,秦牧还朝着百姓鞠躬致歉。

    见状,百姓们又哗啦啦的跪倒在地。

    州牧大人何故如此啊,何故如此啊。

    “坏事都是那些贪官干的,您何故如此啊。”

    秦牧再一次扶起各个百姓,然后与这些百姓交流。

    一些来秦州城赶集的农户,还一个劲给秦牧塞鸡蛋,塞水果和干果。

    一位大娘捧着一把红枣,眼中还有泪水。

    “州牧大人,这是自家种的枣,特别甜,您尝尝看。”

    秦牧吃了一颗,笑道:“确实很甜,希望以后你们的生活也有红枣这么甜。”

    秦牧看向躲在大娘身后有些害怕的小男孩。

    “大娘,这是你的孙子吗?”

    “是我可怜的小孙子,前年回鹘蛮子把我儿子和儿媳都抓走了,只留下我和可怜的孙儿。”

    秦牧沉默了一下,脸色严肃的说道:“大娘以及诸位父老乡亲,我秦牧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以后我们一定能把回鹘蛮子赶回草原。

    今年做不到,那就明年,明年做不到,那就后年。反正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够做到。”

    受到秦牧的鼓舞,百姓们群情汹涌。

    “州牧大人,我们相信你。”

    “秦地百姓永远不会忘记回鹘蛮子带来的伤害。”

    “这是血海深仇,我们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

    “……”

    秦牧蹲下身子,揉着大娘小孙子的脑袋,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天多大了?”

    “我叫小四儿,今年七岁。”小孩子不再害怕秦牧,但也不愿意与秦牧过多接触。

    秦牧继续问道:“村子里有学堂吗?”

    小孩子点着头:“有,可没钱去学堂。”

    秦牧捏了下小孩子的脸颊,笑道:“以后去学堂就不要钱了,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要好好孝敬你大妈妈,知道吗?”

    小孩子兴奋道:“我可以去学堂吗?”

    “当然可以。”

    学堂这件事,秦牧早就有了计划。

    只是现如今,整个秦地读书人就不多。

    秦牧就算是想推广免费教育,也难以实行。

    等收复关远郡,给回鹘汗国一次痛击之后,再考虑这件事。

    秦牧州牧府门口,跟百姓交流了一会,也收了不少百姓送给他的吃食。

    不过呢,秦牧也不是白收,他给钱了。

    有些百姓不愿意拿钱,秦牧就给了他们一些布料。

    本来想给绸缎的,但转念一想,这可能会害了他们。

    这阵子与秦地百姓交流。

    秦牧对秦地百姓也有了清晰的认知。

    淳朴,重情义,且很多人拥有一腔热血。

    秦牧在州牧府门口,说的关于回鹘汗国的那番话,也激发了秦地青壮参军入伍的决心。

    秦州各地报名参军的人数,陡然剧增。

    与此同时,州牧府再次有了动作。

    秦牧以州牧的名义,在秦州境内发布招贤令。

    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无论出身,无论贵贱,都可以来秦州城应试参考。

    并且考试内容,也不拘泥于四书五经,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招贤令一出,率先在秦州城内引发巨大讨论。

    城内某处茶楼雅间。

    三名士子打扮的青年正在剧烈议论。

    “这个秦州州牧好大的魄力啊。”

    “魄力确实很大,可秦地有什么好建设的?”

    “张兄不准备应试?”

    “我已经决定前往幽云寻找机会,秦地太危险了。”

    “额,我想留在秦地,为家乡尽一份力。”

    “李兄,你我同道,下午就去州牧府报名参考。”

    那个叫张兄的青年,不解的看着两位好友。

    “你们疯了吗?”

    其余两人纷纷摇着头:“我们已经决定了。”

    其中一人开口道:“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州牧大人是一个有能力也有抱负的人,我和刘兄想留下来。”

    雅间顿时陷入沉寂。

    不多时,那个张兄端起茶杯,说道:“我们同窗多年,以后如果有需要帮助的,随时来找我。”

    “好。”两人应道。

    秦州城门口。

    风尘仆仆的狄轻舟终于赶到秦州城。

    抵达秦州城之后,狄轻舟也没有稍作休息,立即赶往州牧府。

    因为在来的路上,州牧府这两天接连传达地方的公文,狄轻舟都知道了。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秦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