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第六十二章 太上皇不可赎回

第六十二章 太上皇不可赎回

    也先从京城仓惶逃跑的时候,恰巧明军的动静也被人火速传往了脱脱不花的大帐。

    “可汗,太师十万大军溃败,现已在撤回紫荆关的路上。”

    阿剌立在帐中,脸上说不出是喜是忧。

    十万大军溃败,虽严重削弱了也先的实力,但对于整个蒙古而言,同明朝廷的对立局势立马又变得微妙起来。

    “可汗,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北京城的天气变化多端,这短短半个月,紫荆关外已有雪花飘飞。

    他们抓了朱祁镇这个大麻烦,同明朝廷的对立局势已不可挽回。现今攻占京师又被打得灰头土脸,脱脱不花执笔,在桌子的纸卷上写了个大大的“和”字。

    “明军土木堡重创,必然也无余力攻打蒙古。此番借机求和,对方没有理由会拒绝。”

    想到李世民派人送来的那封信,脱脱不花敏锐的目光愈加笃定,

    “说不定我们还能帮了明人皇帝,一个大忙!”

    “什么大忙?”

    阿剌知晓脱脱不花与李世民密信一事,但不清楚这信中究竟说了什么。

    此刻,他们一面卖了也先的缺处给明廷,一面又被对方打得鼻青脸肿,现在得求和自保。若不能靠明廷做个倚仗,只怕也先回到草原,脱脱不花这大汗之位就得自身难保。

    “莫急。”脱脱不花招手,将手中快速写好的一封信递了过去,

    “现在和谈已成定局,便是太师在此,也不会再多加阻拦。你速速命军中起草和谈协议,随这封信,一道送达明廷。”

    脱脱不花面色镇定,阿剌只好也放下心来。他取过信件,转身迅速出了营帐。

    阿剌的速度很快,不到傍晚时分,脱脱不花的信便连人带马,一路快马出了大营。

    行至半路,恰好碰到也先撤退的队伍,见是脱脱不花的信使,也先问都没问,便将人一刀砍掉脑袋,“去,把信取过来。”

    方才动作过大牵动了箭伤,也先声音没变,脸色在这见鬼的飞雪中苍白几分。

    风雪越刮越大,脱木儿下马将两封信件打开,只见一封是和议诏书,一封是脱脱不花的私信。他递到也先眼前。

    对方三两眼飞速扫过,随后手里那封私信便被人三两下撕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那封和议诏书,在风里一飘,又落到了脱木儿怀里。

    “继续行军!”也先传令赶路,众人继续疾驰。

    伯颜脱木儿只能随后命人将剩下的一封信,继续送往北京。

    “陛下,蒙古大军已经全数从紫荆关外撤退。另外,蒙古可汗脱脱不花的和议诏书,现已送至殿外。”

    李世民对此并无丝毫惊讶,他随后接见了也先的使者,同意求和一事。

    “陛下,那太上皇一事如何?”徐珵自从提及南迁一事后,在朝中颇被排挤。此番在李世民面前已毫无翻身之地,他撺掇身侧的言官,跳了出来。

    大明朝最为重视正统登基之言,哪怕永乐帝朱棣创下了永乐盛世,远征蒙古为后人奠定五十年的边镇和平,但靖难之役还是不免被人提起指摘。

    况且朱祁镇人又没死,只是北狩蒙古。此番双方和谈,自然有人提出迎朱祁镇回朝。

    李世民如何不知,他听着众臣言语,也不答话,只看向也先使者,似一脸诚意问道,

    “既双方和谈,正统皇帝朱祁镇自该送还我朝。不知夷尤此事,太师打算怎么办?”

    此事在出发之前,也先特意提了一句,“想要人,拿钱来赎!”

    那蒙古使者言辞委婉地表达了朱祁镇乃他们蒙古俘虏,虽现今双方和议,但想赎回朱祁镇,明廷还需要拿出些诚意来。

    “什么诚意?”王直等人相互对视,面色不善。

    那蒙古使者也不看向众人,他缓缓伸出五个指头,趾高气扬。

    “五百万两?”人群中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钱是不是多了点……”

    “若能赎回太上皇,这么些钱倒也值得。”

    李世民看着众臣七嘴八舌,他的目光从那几个一心想要赎回太上皇的大臣身上,一瞥而过,眼底落了层霜。

    听见众人以为是五百万两,蒙古使者收回手指,摇了摇头,他向李世民躬身叩拜,

    “皇帝陛下,不是白银,是五百万两黄金!”

    这话一出,刚刚主张赎回太上皇的那群声音立刻戛然而止。五百万两黄金,相当于大明朝两年的税收收入!

    花老百姓两年的辛苦钱,去赎一个俘虏皇帝。纵使此人此刻还顶着太上皇的名义,但一时朝中再无人吭声。

    李世民心底冷笑,朱祁镇命大,没有被炮轰死。现在还被也先开出如此大的价钱,看来他在蒙古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朝下的大臣此时不说话了。李世民可不打算跟着也不帮腔。李世民遂变换神色,打算出一笔大价钱将朱祁镇“赎”回来。

    “太上皇在蒙古可好?五百万两黄金筹措需些时日,还望也先太师多容些时日。等凑上来钱……”

    “陛下——”于谦看见李世民在上面摇头叹气,暗中却狡猾得像只红尾巴的狐狸。

    他眼睛一跳,从人群里站出来。

    “于大人?”李世民的话被打断,他故作吃惊地看向于谦,“爱卿可是对迎回太上皇一事,有何疑义?”

    自是有疑义。

    想当初李世民命神机营炮轰朱祁镇,心中阻拦的是他。现在李世民又不惜花重金赎回朱祁镇,要出口阻拦的也是他。

    于谦顿时感觉帝王心思深沉,密不可查。他躬身跪地,只听见自己在说,

    “陛下,太上皇不可赎回!蒙古人赎金贪婪,若是因为这五百万两黄金,而加重朝廷赋税,各地民生必遭反噬。”

    江南地区的财政已经出了问题。若李世民当真一时心血来潮,答应了这蒙古人,怕因着一个朱祁镇,就要搞得各地农民揭竿而起。

    所以哪怕于谦知道,李世民可能并不是真的要赎回朱祁镇,他还是被他刚刚的话惊出一身冷汗。

    于谦极力劝谏道,

    “陛下,太上皇不可赎回!”

    一时之间有更多的大臣纷纷跳出来,阻拦赎回朱祁镇。方才提议的声音立刻被群臣的劝谏淹没。

    李世民顺水推舟,不再向蒙古人提赎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