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第六十章 不算明主

第六十章 不算明主

    兴安被李世民的话吓得膝盖一软,但好歹立刻站稳,没在御前出差错,丢掉脑袋。

    手里的宫灯在黑暗中吹得摇摇晃晃,兴安的心也在胸膛里来回摆动。

    “陛下雷霆神武,宫中自不敢再有作祟之人。”

    李世民的脸色隐在黑暗里,摇晃的灯光落在他侧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

    兴安垂着脑袋等了片刻,就在他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的时候,李世民幽幽的声音又从头顶落下,

    “那就是,还没有杀干净。”

    兴安被惊得脚下一滑,立刻连人带东西摔在了李世民脚底。

    王振余党之众,若细处深究,这宫墙之内人人有攀炎附势之心的皆是阉贼乱党。借此机欲攀从龙之功,想在李世民面前赫然邀功的亦都是下一个王振余党。

    兴安跪在地上,脸色惨白,身子已经抖成了筛子。

    李世民垂首瞥了他两眼,“起来吧。”

    兴安跪着不敢动,只一个劲儿地往地上磕头,“奴才御前失仪,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顿时有血流在了李世民脚边。

    这些人的确罪该万死!

    宦官摄政,若非王振专权,金英、兴安失宠,他们又未必不是下一个“王振”。

    李世民沉默半晌,随后袖子一甩,人转身进了茫茫黑夜,“去将于尚书请到养心殿来。”

    皇帝要召见,不管是二更天还是三更天,抬人的小轿就必须一颠一晃地赶进来。

    好在于谦散会后,同商辂说了两句话。李世民的传召传到他跟前时,这小轿还没抬出宫门去。

    “于大人,陛下宣您去养心殿觐见。”

    “现在?”于谦抬头看了眼黑洞洞的天际,又看向来传旨的小太监。

    小太监被方才兴安的事吓得魂不守舍,此刻好不容易才归回神来,他看着于谦,不禁苦脸悄悄提醒了一句,

    “陛下今日心情不佳,大人小心应对。”

    于谦愣了一瞬,随后回过神来,令小太监引路。

    李世民也未曾心情不佳,只是盯着这大明朝一众的烂摊子,他想着手改制,却实在掣肘过多。

    李世民等于谦的间隙,无事可干,便随手拿起朱元璋的《御制大诰》,在殿里随意翻阅。

    “陛下,于尚书到了。”殿门徐徐打开,有风进来,吹得殿内烛光摇曳。

    “宣!”李世民头也没抬。

    就算李世民对于谦另眼有加,但毕竟臣是臣,君是君。于谦躬身叩拜,整个身子覆在了御书房的冷砖之上,

    “臣于谦叩见陛下。”

    “起来吧。”李世民将手上的书丢到一旁,“兴安,去帮于尚书搬个矮凳来……”

    话出口,才想起来兴安人还在乾清宫前磕脑袋,李世民摆摆手,随后立刻有小太监慌慌张张跑出去,然后又搬了矮凳飞速跑回来。

    “于大人,坐吧。”

    于谦心中猜疑,此时的李世民似与晚间朝议时有所不同,他犹疑着,坐在了矮凳之上。

    李世民原有许多事想与于谦商议,内阁之事,宦官掌权之事,但当御书房斑驳的灯影落在于谦那略显疲惫的神色上时,李世民忽然觉得这些事等等也行。

    “今日也先中箭,退兵一事,尚书怎么看?”

    此刻御书房只君臣二人,脱脱不花那议和之策显然是在文华殿内哄人的。两人开门见山,此刻也不再绕弯子。

    “臣斗胆想问陛下一事?”

    “讲。”

    “陛下那一箭,蒙古这也先太师可会死?”于谦看着李世民,目光正肃。

    李世民轻笑一声,有些遗憾,“这倒是不会。也先此人身有天命,要死,怕是阎王还不肯收他。”

    李世民虽与也先交战不多,但从种种分析而言,此绝对是个不可轻视的对手。

    “但躺上十天半个月,攻不了城,绝对还是不在话下。”李世民继续说道,眼底多了几分不怀好意的狡黠,

    “也先如若不肯退兵,朕想送太师一程。不知于大人觉得如何?”

    觉得如何?李世民自己心里已下定注意,他这个做大臣的便是心中再有想法又如何。

    于谦知道李世民的意思,他是想用神机营的大炮,炮轰也先阵营。

    于谦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早在攻城之初,李世民便有此想法,但毕竟太上皇还在敌方阵营,此举太过于明目张胆不将太上皇放在眼里。

    而且李世民初登大典,孙太后等还有众多眼睛在宫里内盯着。他炮轰也先阵营的目的,过于歧义了些。

    此刻见李世民彻底不将兄弟手足放在眼里,于谦虽有心再劝,但天子震怒的后果,他也是承受不起。

    于谦从矮凳上起身,“谨遵陛下旨意!”

    李世民就是欣赏于谦这点,刚直却又不古板。他挥挥手,示意他坐回去。随后命人将锦衣卫传来的消息递到了于谦手中。

    “陛下,臣有罪。兵部内奸一事,臣……”看完手里的字条,于谦似早已猜到,他匍匐在地,一如方才的从容。

    李世民这次没再去扶他,只将方才那御制大诏拿回手里,幽幽地说了句,“这是好事。”

    朝堂里出了奸细,令军机泄露,大军溃败,太上皇北狩。

    陛下居然说是好事,于谦便是镇定,也一时不明,不禁满脸狐疑。

    “今之人臣不然,蔽君之明,张君之恶,邪谋党比,机无暇时。凡所作为,尽皆杀身之计,趋火赴渊之筹。”

    “也先为朕除此党逆,安能不是好事?”

    李世民从那大诰附本之后抬起头来,眸光寒光冷厉,令这御书房的昏昏亮色瞬时一亮。

    于谦立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但因除乱党便倾覆了全朝的百官文武,他深感叹息。

    李世民似乎看出于谦的些许不赞同,想当初武德六年,他和太子李建成斗得如火如荼。李建成收买房、杜二人不成,反向李渊诬告,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不得不以退为进离开秦王府。

    李世民从书案后起身,他走至于谦身侧,拍了拍他的肩膀,

    “屈于小人之下,应先保命,而后效忠。既那些人连命都自己保不住,就该做祭小人的冷刀!”

    “况且,朕那大哥,当真不算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