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第三十章 尴尬的太子

第三十章 尴尬的太子

    郭子仪也并非质疑太子。

    只是潼关失守这么大的消息,没道理他在河北,在朔方,没听到一丝风声。

    于是,哪怕面对着李亨的熊熊怒火,他也坚称,一定要看奏报。

    李亨被气得无可奈何,只好叫宦官李辅国去拿兵部的行文奏报。

    可没想到,一旁的李辅国也一脸疑惑地瞧着他,理所应当道,

    “殿下,哪里有什么兵部的奏报啊?”

    “啊?”

    李亨也彻底傻眼了。

    他只记得,当时潼关与朝廷忽然断了两日的联系,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居然连个兵部奏报也没有!

    李亨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

    难道潼关的消息有误?

    李亨一番心揪难耐后,最终将事情想到了这个最糟糕的结果上。

    对!

    潼关失守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潼关还没失守,他这个太子就领着一帮文武大臣先跑了!

    李亨惶惶不说话。

    郭子仪闻李辅国这么一说,也大概猜到了李亨忽然北上灵武的目的。

    他在心里不禁嗤笑,觉得这太子也太草率了些!

    “殿下,陛下忽然殡天一事,又是何故?”

    没听说过朱元璋身染恶疾啊,怎么前几个月还给他发诏令的人,现在说薨就薨了?

    郭子仪盯着李亨,只觉得这太子来灵武带的消息,和他来灵武这件事,件件透露着诡异和不靠谱。

    李亨将朱元璋御驾亲征,中箭身亡的事说给了他。

    但没想到郭子仪只是低头思索了片刻,就又开口向他要奏报。

    李亨气得将一旁的桌案捶得“咚咚”直响,但叫李辅国出门去拿,他又寻不回奏报来。

    太子李亨就此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的恐惧与不安之中。

    不会连朱元璋都没死吧?

    那他这一遭算个啥?!

    郭子仪见李亨的脸都发青了,这才反应过来,太子连最基本的信息真实都没搞清楚,就匆匆北上来即位了。

    他心底冷笑,然后起身告退。

    随后,郭子仪和李亨分别派了两队人马出去打探消息。

    在等待的日子里,堂堂的大唐未来储君,太子李亨居然在日日期盼他能征善战、御驾亲征的父皇战死了,期盼潼关失守,长安沦陷了!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派往长安的人已经回来了。

    听闻,长安并未沦陷。兵部尚书暂摄朝政,朝中一片稳定。

    “小的还听说……”

    “听说什么?”

    李亨急得一把将打探的部将抓到了眼前,再也顾不上什么储君形象。

    “小的听坊间百姓说,之前潼关失守是疑云,潼关驻扎十万大军,牢固着嘞!”

    跟随太子李亨的部将,听到这一消息,也觉得是晴天霹雳。

    他跪倒在地,哀嚎之声随着炸弹般的消息冲天直上。

    李亨一下子跌坐在地。

    也不用等打探的人回来了!

    无论唐玄宗薨没薨,只这潼关还未失守,天子就携臣逃跑的事,就够被后世子孙戳一辈子脊梁骨,指指点点。

    李亨忽然觉得,他惦记了几十年的权力、地位,也没有那么香了。

    挥退众人,李亨居然趴在桌子上呜呜呜哭了起来。

    “殿下,”张良娣从后面走出来,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道,

    “殿下此举也是为保大唐万无一失,相信臣民会理解的。”

    “殿下,别太担心了。”

    此刻,也只有张良娣的慰抚,能使李亨的内心稍微安稳片刻。

    但没过多久,李亨就又听张良娣说道,

    “朝中这些大臣,既然得到消息,潼关失守乃是疑云,为何不传信灵武?”

    “令殿下在这朔方——”

    “呆若木鸡!”

    张良娣本想说像个傻子的,但考虑到李亨的面子,她立刻就换了口吻。

    “哼!待本宫回到长安,定要将这些人好好惩治一番!”

    李亨登时从榻上直起身来。

    他面色恼怒,没有胆量固守京师,杀大臣的心思倒是来得快!

    但他怎么也没想想,你逃跑都不带人家这些人,他们又何必为你这无能又无用的太子传递消息!

    很快,终日坐立不安,寝食难享的李亨安静下来了。

    因为派往潼关的人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消息立马把李亨推上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潼关不仅没有失守,朱元璋也安然无恙!

    听闻前几日只是突然昏迷不醒,此刻已经完全清醒恢复了。

    李亨现在抱着张良娣哭的心也彻底没了,他终日呆坐在灵武的驿馆里,整个人像抽魂去魄一般,终日惶惶等待着朱元璋最终的审判。

    “殿下,不若我们现在立即回返长安?等陛下亲征归来,主动请罪,陛下一定会从轻发落的!”

    广平王李俶虽也觉得此趟行程荒谬,但事已至此,总要解决。

    整日抱着一副惶惶就死的脸色,也不是办法。

    他不敢当面指责李亨,只好如实建议道。

    “不可!”太子李亨和张良娣几乎同时出声否定。

    太子一党本就被打压多年,而且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狠戾仍历历在目。

    说不定回去,就会被李隆基立刻斩了脑袋。

    而待在灵武,万一说不定能等到突然的哪一天朱元璋就薨了,突然的哪一天长安就沦陷了。

    这样他,总还是有机会的!

    李俶看着李亨,觉得他魔怔了。

    他可不能跟着他的好父王在灵武等死。

    若等朱元璋回朝,太子一行还没有自觉回去,难道还等着朱元璋发旨来请他们?

    李俶向李亨自请道,“那儿臣先回长安,替父亲打探一番消息。”

    “好好好……”

    跟随他北上灵武的那些大臣还不等朱元璋的消息传回来,便一个个又仓惶收拾行囊跑回了长安,连当初撺掇他北逃的韦见素也早已没了身影。

    李亨拉着李俶的手,哭得父子情深。

    那些大臣靠不住,亲儿子总还是靠得住的。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李俶回了长安,便也彻底逃脱了他的掌控。一开始还将朝中的动态传来,但后来送到灵武来的都是催促他回朝的书信,李亨发怒将这些废纸撕得一干二净。

    太子李亨,在朝中的地位,顿时尴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