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第二十七章 克抵陕郡,直逼洛阳

第二十七章 克抵陕郡,直逼洛阳

    抱怨一番后,太子李亨又不得不顶着满头冒汗的脑袋,开始重新思考。

    他竭力冷静道,

    “长安兵力如何?”

    “启禀殿下,现长安还有八万天宝军!”

    自朱元璋抄了杨国忠以来,军费开支立刻充裕了不少。

    所以现在长安的天宝军兵强马壮,日日操练,还是有一战的可能的!

    兵部的人还存了要悍守长安的念头,可还不等他的话说完,宰相韦见素就立刻跳出来奉劝太子李亨。

    “殿下,潼关据险而守,十几万大军尚全军覆没,京师区区八万人马,安之大用啊?”

    “那,韦相爷的意思是要弃守长安?”

    兵部尚书乃两朝元老,此刻已鬓发皆白,见此大难之际,韦见素居然毫不犹豫跳出来要弃守都城。

    他指着韦见素,半天话都说不利索。

    韦见素横着眼看过去,也不反驳,

    “殿下乃大唐之国本,若长安陷落,后果之重,责任之危,诸大臣谁来承担?”

    一时间太极殿内鸦雀无声,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只有兵部尚书坚持的声音,仍如黎明的一声尖厉的啼叫。

    “但弃守都城,同叛唐何异,何异啊?……”

    “李大人慎言!”

    随后,这声尖厉的啼叫也很快没了下文。

    李亨被这两个人吵得心烦意乱。

    他既害怕安禄山的铁骑踏进长安城来,活捉了他。

    又害怕贸贸然弃城逃跑,被百姓后世戳着脊梁骨骂!

    更重要的是,现在朱元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他这个举足轻重的帝王没了消息,叫他如何做决断!

    万一朱元璋在前面御驾亲征,他这个当儿子的转眼就丢家逃跑。

    那叫他以后还怎么做人!

    当然,最后一个想法,李亨只是短暂地考虑了一下,就将其抛诸了脑后。

    因为,朱元璋是真的没消息了。

    那日,高仙芝在西原大败燕军的同时,朱元璋也带着八千唐军骑兵埋伏在陕郡城外。

    当安守忠的部将从西原“大胜”而回,请求派军驻守潼关时。

    安庆绪微一存疑,便立刻将陕郡城内存留的三万燕军也派出城去。

    “陛,陛下,安将军请求从洛阳也调兵防守……”

    这叛燕的部将被迫向唐军留下了“投名状”,若是不能将洛阳的兵力也调出去,怕是出了城就会被唐军一箭射掉脑袋。

    安庆绪闻言皱眉,

    “安守忠手里不是有八万大军,既唐军在西原全军覆没,你们十几万大军还攻不下潼关?”

    安庆绪觉得哪里不对劲,可现在无论是陕郡,还是洛阳城内,到处都在传唐军大败的消息。

    他觉得高、封二人还不至于有胆量故布兵败疑云。

    令原本就人心惶惶的李唐臣民,散得更乱!

    他将心里飘起来的疑云,又立刻按回去。

    安庆绪盯着面前的部将,问,

    “唐军主帅是谁?此次可押解俘虏回来?”

    “启禀陛下,唐军此战主帅是高仙芝,在西原之战中被砸出脑浆,血肉模糊,命人将尸首抬了回来。”

    “陛下可要过目?”

    “不必了!”

    见部将对答如流,唐军主帅又已死,安庆绪完全放下了心中疑虑。

    “据前线兵报,潼关内现还有几千残兵败将。封常清用兵诡计,大将军担心攻关日长,特请求陛下增兵支援。”

    “一来可加速攻关速度,二来之后也可固守潼关。”

    安庆绪思虑一番,最终答应。

    他命人传令,将洛阳的兵力又拨了两万给安守忠,令他务必在三日内攻占潼关。

    部将领命退下,没有人注意到在其转身的那一刻。

    额角一颗豆大的汗珠砸在地上,溅起了水花。

    朱元璋和封常清在陕郡城外十里地的一个塞口,等各部骑兵汇合。

    在高仙芝大军出动之前,他命人分四支骑兵,每支约三千人,分别从关内出袭,自东南西北向四周分散。

    因人数之少,行军之快。

    其并未引起燕军的太大注意。

    但等到时间一到,这四支队伍又重新汇合,组成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奇袭骑兵营。

    封常清已经许久没有打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仗,这几个月来跟着朱元璋强渡黄河,挥师临淮,现在又奇袭陕郡。

    他眸子里闪着兴奋的火光。

    等了几日,见三万燕军又从陕郡行军而出,封常清跃跃欲试,

    “陛下,打援吧!”

    朱元璋盯着这支援兵,摇头。

    他们此番的目的并不在打援,而是反攻陕郡,逼抵洛阳。

    此刻打援,不仅会打草惊蛇,令蚕食安庆绪兵力的目的无法达到,而且之前的谋划也会功亏一篑。

    朱元璋立在飒飒的夜风中,目光如炬。

    “放他们过去!”

    “是!”

    于是,在陕郡城外又悄悄潜伏了一日。

    等到次日子时,一队一万人马的唐军铁蹄踏着滚滚黄沙,在暗夜中奔袭而至。

    陕郡城内此刻已无兵力,仅剩下几千的残兵弱将。

    安庆绪在鼓声如雷的阵仗中被惊醒,正巧内侍惊慌跑进来喊道,

    “陛下,快跑吧,唐军攻城了!”

    安庆绪如遭雷劈,只觉得一道惊天响雷此刻在他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唐军西原大败,哪儿来的兵力攻城。他一把抓过逃窜的内侍,连声追问。

    “哪儿来的唐军?哪儿来的唐军!”

    “陛下先逃吧,不管哪儿来的唐军,现他们已经快进城了!”

    内侍一边替安庆绪更衣,一边将他从帐内拉出来。

    “完了,全完了!”

    安守忠的大军必然是败了!

    不仅大军败了,估计援兵也羊入虎口,全军覆没!

    惶然的安庆绪怔了一会,竟难得的反应清晰而精准。

    他猛然推开内侍,跳出门去,一面召集亲兵,一面意欲逃跑。

    仓促之间,竟连鞋子也顾不得穿。

    亲卫护送他翻身上马,内侍才匆匆提着鞋赶来。

    安庆绪此刻只觉得奇耻无比!

    他对着城门口的方向,怒喊道,“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而此时,城门大破,唐军的旗帜已高举着冲锋进了陕郡城。

    安庆绪再顾不上呐喊泄愤,两百亲兵一路护送着他从东门突围而出,一队人惊慌失措,遥遥向东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