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第一章:狼来了,朱元璋脚踹杨玉环

第一章:狼来了,朱元璋脚踹杨玉环

    大唐。

    兴庆宫。

    冬夜,冷风呼啸。

    一阵慌乱急促的报告声从远到近,声音越喊越大!

    “报——”

    “急报——”

    “陛下,陈留失守!荥阳失守!洛阳失守!东都沦陷!”

    急促的脚步声从黑暗中传来,如踏着鼓点一般,咚咚咚令人心慌。

    兴庆殿外,高力士当值。

    他闻言面色微变,但随即一阵冷呵,打断了这声呼喊。

    进宫传信的禁军被拦在殿外。

    “叫什么叫,叫什么叫!”

    “三更半夜,陛下和贵妃娘娘正在就寝。冲撞了圣人,你有几个脑袋问罪!”

    传信的将士当然知道,冲撞圣人会掉脑袋!

    但洛阳失守,东都沦陷,若不速速据天险以守潼关,不日后安禄山的叛军冲入长安,掉脑袋的可不止他一人!

    “怎么回事?”

    多年打天下的警觉令朱元璋在听到“XX失守”时,嗖地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没有注意到这里早已不是南京的坤宁宫。

    横在胸前白嫩的葇荑悄然滑落,老朱轰地就是一嗓门。

    “滚进来!”

    想他朱元璋戎马一生,将蒙古、瓦剌等外族打得屁滚尿流,现在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攻他大明,还丢了城池!

    老朱越想越气,丝毫没注意到身前还横了个睡眼惺忪的美人。

    “圣人~”

    “启、启禀陛下,安禄山的叛军已攻下洛阳。”

    “东都失守!”

    “潼关危矣!”

    “长安危矣!”

    一连串的急报过后,传信的将士觉得自己必死无疑。

    他整个人趴在地上,浑身都在发抖。

    高力士也被朱元璋的怒气吓了一跳。

    自安禄山南下反叛开始,李隆基虽也怒极,但还没有哪次像今天一样怒气冲冲,要吃人的样子。

    “安禄山?!”

    “洛阳失守!?”

    意外的消息令朱元璋瞳孔一缩。

    他抬腿就要从床上跨下,但脚上忽地被什么东西绊住。

    一时间项羽的天生神力顿时附体,老朱脚上使力。

    “啊——”

    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他眼前飞了出去。

    “贵、贵妃娘娘……”

    于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羞花杨玉环,就这样被床榻前的李隆基。

    不,是朱隆基一脚踹下了塌。

    “啊,对,对不起——”

    “我没看见。”

    老朱摸着脑袋一脸懵,他确实没看见身前的杨玉环。

    不过顾不上细究美人,此刻一心都在安禄山、叛军、洛阳等字眼上的朱元璋,略一环视,面色铁青。

    “去,去把近期的奏折都给朕搬过来!”

    “是,是。”

    高力士被惨叫连连的杨玉环吓了一跳,动作略一迟滞。

    “算了,带朕去御书房!”

    朱元璋嫌恶地看了高力士两眼,抓过外衣,推开他迈入了冬夜的冷风中。

    御书房内,朱元璋屏退左右。

    将近期的奏折全部看完,又派人将钦天监叫来询问一番,他大致确定了一件事。

    朱元璋穿越了!

    他穿到了安史之乱的李隆基身上!

    “唐玄宗这个皇帝,前期还算励精图治,后期引发安史之乱简直就是昏聩无道!”

    朱元璋将洛阳失守的奏折“啪”地扔在桌子上。

    想到叛乱暴政带来的流离失所,白骨累累,他就想起了小时候被饿死的爹娘和大哥。

    战争,叛乱,带来的从来都是——

    胜,百姓苦。

    败,百姓苦。

    “不就是个安史之乱?想我朱元璋大明朝开局一个碗,照样立天下!”

    “现在还发愁收拾不了一个安禄山?”

    气愤归气愤,朱元璋立刻冷静下来。

    “来人,将杨国忠给朕叫来!”

    听说贵妃娘娘受伤,杨国忠此刻正四处打听消息。

    宫中突然传旨急召,杨国忠摸着下巴犹豫,摸不清李隆基的旨意。

    他使眼色,立刻有人将一锭银子塞到了传旨的内监手中。

    他眯眯眼睛,脸上带笑,

    “敢问公公,陛下忽然传召,可与贵妃娘娘受伤有关?”

    杨国忠果然老奸巨猾。

    朱元璋传召,他自然能猜到是因为洛阳失守一事。

    但因杨玉环突然受伤,听说还摔断了腿。

    警惕的杨国忠立刻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

    传召的内监并不知晓当晚情况。

    再加上朱元璋觉得将杨玉怀踹骨折一事颇为离谱,他下令高力士封锁了这一糗事。

    于是,在加塞一条小金鱼仍旧无果的情况下,杨国忠掸掸官服袖摆,暂时夹紧尾巴,进了宫。

    “参见陛下。”

    “起来吧。”

    朱元璋扫了杨国忠一眼,不动声色。

    此刻他正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个大奸臣。

    现在朝中多数都是杨国忠的党羽,李隆基久不摄政,承日生平,虽仍大权在握,但贸然处死杨国忠,朝中必有异乱。

    且现如今战事要紧。

    “洛阳沦陷,安禄山从范阳反叛以来,仅用三十天就一路南下,攻占东都。”

    “所过之处,不是难以抵抗,便是迅速投降,一如破如势竹之般——”

    “爱卿怎么看?”

    朱元璋面色肃然,几番话语间帝王天生的威严陡然叫人喘不过气来。

    杨国忠忽然低着脑袋不敢直视天颜。

    奇了怪了!

    半月前,当常州失守的消息传入长安时,李隆基可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地召集众大臣商讨对策。

    怎么这次狼冲到家门口,反倒镇定起来?

    杨国忠躬着身子,眼睛滴溜溜地转。

    他这次自然不敢再像上次一样夸下海口说,军中无人响应安禄山,平叛必在半月内结束。

    略微思索沉默片刻,杨国忠赶紧回道,

    “陛下不必担心,潼关为天然隘口,只要我军派重兵把守,安禄山的叛军必不会反进长安来。”

    潼关倒是天然关险,唐军中也确有良将,只可惜有你这样一个败类!

    必不会叛进长安来?!

    “哼”朱元璋看着杨国忠一阵冷笑。

    “爱卿所言有理,哈哈哈……”

    朱元璋的笑在御书房中一顿一顿,像一把钝刀子在割猪的肥肉。

    这声音诡异森寒,听得杨国忠心里直发怵。

    朱元璋盯着他笑了半晌,然后收回目光,起身走出御书房。

    “我已召集众大臣商讨应对之策,爱卿一起吧。”

    杨国忠看着风中那猎猎作响的明黄,慌忙用手擦干额角的冷汗,随后不敢怠慢,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