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妈妈写给儿子的历史书 » 吴越终于走向了称霸的道路

吴越终于走向了称霸的道路

    周文王的祖先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深知父亲喜欢老三季历,于是两个人远走他乡,季历继位,还真是好,生了儿子姬昌,最终开创了周王室。

    说这些就是为了说明老大太伯为什么没有继位,比较按照传子制,是要传老大的。同时可以看出太伯的人品,能够放弃地位。

    太伯来到了荆蛮之地,这个地方可以看看地图,就是下面版图很小的地方。但他由于品性,深得当地人的认可。直到周王室建立后,才正式册封吴地,位列诸侯。但太伯已经看不到了。

    从吴太伯到吴寿菊,十九世,吴国铁农具使用赶上中原地区,武装力量也强大起来。

    楚国叛臣申公巫臣来到吴国时,给吴国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了吴地生产业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先进的军事技术。把步军、骑兵训练起来。

    吴寿菊大胆任命了申公巫臣之子狐庸为分管外交事务的最高长官行人。这个任命可是知人善用啊!他了解天下大势,尤其了解中原事务,每年派特使去中原,邀请能人来指点江山,为吴创造了奇迹般的发展。

    吴国不停吸收外来的有用人才。同时还派宗室季札出使中原诸国,考察政治、经济和文化。

    终于在公元前509年,打败楚军在居巢,再三年,直逼楚都城郢,成为春秋后期的真正强国,而走上强国道路,只用了一百年时间。

    吴国为什么要去攻打楚国。还得说说这段历史。楚历史上,楚平王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听说秦国女子美,便让大臣为太子物色个美女,结果找来了美女,看到美女,这个爹舍不得了,便留下来自己享用,甚至连朝都不上了。大臣费无忌还为此加盖太子,声称太子因为美女与父亲结仇,平王一听,立马把太子逐出京城去戍边了。同时还连累了他的老师伍奢。伍奢被抓了起来,你说,这个费无忌太缺德了,不仅想杀伍奢,还要加害他的两个儿子。

    楚平王便诓骗,让伍奢把两个儿子唤回来,给他一条生路。但伍奢不傻,他声称大儿子一定能回来,小儿子伍子胥不能回来,听说自己有事一定会跑得更远。

    果然,大儿子回来了,与父亲一起被处死。

    伍子胥一路逃跑,路上真是遇到很多人舍弃生命,帮助他。真是让人感动。伍子胥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吴国,挑唆吴王攻打楚国。但吴王僚总以国力不足为由拒绝。

    这时候公子光热情接待了他,伍子胥才知道公子光原本是吴王诸樊的儿子,正常应该继位,但由于僚用阴谋手段夺得了王位。这样两个人正好,都想报仇,不谋而合。

    伍子胥便物色一位勇士专诸,在吴王进食的时候刺杀了他。公子光继位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这时楚国的叛臣伯嚭来投奔,正好他熟知楚国内情的人,三个人一起辅佐吴王。

    十年后,伍子胥仍然还记得复仇之事。

    此时的楚平王已经去世,继位的楚昭王更不中用。这对于吴国更是有利,此时又有人才了,孙武,但孙武来了,却阻止了攻打楚国,他认为时机不对。

    于是从长计议,先从楚的同盟蔡国和唐国入手,这样消除了攻楚的外部阻力,终于在公元前506年,经过五次战斗,楚国大败,伍子胥亲自把楚平王坟墓打开,鞭尸,来报仇。

    就这样吴一路攻打下去,攻越时阖闾伤重而死,儿子夫差继位。夫差的脾气非常不好,杀死了强谏的伍子胥。北上会诸侯于黄池,夫差以霸主自居,歃血为盟。

    可这时越国趁吴倾全国之兵北征的时候,举兵攻打吴国都城姑苏,夫差马上回去,派人向勾践求和,两家消停。

    这时得插播一下越国,他是夏朝国王少康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建立国家。春秋早中期,越国是吴楚争斗的一个小卒子。到公元前510年,越王允常在位时,阖闾攻打越国,越国居然瞎猫碰上死耗子,打败了吴国,才让越国上下吃惊不已。这才有了四面后的这头偷袭。

    也正因为这次偷袭,才酿成两国的仇恨。等到允常去世,勾践上任,唉,就又出现了两国打仗,越国虽然胜利了,砍掉了阖闾的脚趾,居然一命呜呼了,儿子夫差继位,就不再仅仅是两国的仇恨,变成杀夫之仇了。

    两年后战争的目的演变了,吴国居然能力超乎寻常,这也就出现了你们小时候学习的卧薪尝胆了。

    终于吴国的衰落为代价,越国胜利了。乘胜追击吧!北上第一件事就是会盟,齐晋国还有一些中小国参加了。你这么一看,卧薪尝胆换来了利益真是合适,之前被吴国打败,那时候的吴国也是强国了,这点别忘了。

    第二件事自然也是抱大腿,周天子参加了盛会,并且宣布了越国的盟主地位。

    这就是吴国越国相继称霸的过程。无趣,想说说勾践,上学时只知道勾践的卧薪尝胆,觉得他比较厉害,能屈能伸,但今天再看勾践,感觉远远不只学生时代对他的理解。

    首先越军退守会稽山时只存下了五千人,勾践也同项羽一样,仰天长叹,天要亡我,使自己成为越国的千古罪人。

    可当文种大臣站出来,告诫他不能就这样了此一生,并且说到商汤被囚禁夏台,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重耳逃奔狄国,最后怎么样,都通过坚持,成就一番霸业。

    勾践就这样,下定决心,也要奋起,做一个有大志向,干大事业的人,屈膝事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试想一下,那是怎样的痛苦,做吴王的臣仆,妻子作为奴妾。并且在吴国干了两年的苦活。回国后,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忘记会稽之耻。

    然后任用贤才,鼓励农业生产,鼓励生育,甚至还发展冶鋳手工业,加强军事训练,与周围诸侯国走动,还要麻痹吴王。

    史记里称为“苦身焦思”,失败到成功,这中间是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啊!带着国人一直奋进着,努力着,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到今天,我们的国民身上还有些这种精神,常说文化传承,我们今天的国人,不是说生下来就有这种精神的,那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所以当今天看到中国强大时,感叹那些创新者,奉献者时,别忘了从祖先中找寻基因。

    勾践作为国君,他能亲自种地,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吃肉,穿衣不穿鲜艳的。也许二十年,我们普通人都难以做到,何况是国君呢!

    他作为国君,对于身边的贤士,尊重礼遇,不摆君主的架子。对待百姓,他更加关心,与民同呼吸共命运,让大家有饭吃,有衣服穿。你想过吗?今天的中国,是不是也如勾践一般,民生看的至关重要呢!

    这是运筹帷幄时期,胜利后,对待战败国,他不杀,安置妥当,吴王是自觉对不起国民自杀,勾践安葬了吴王的尸体,将吴国的奸臣诛杀了。这种风度,与我们国家在抗日战争后的气度一致,所以我常想,今日中华,定有历史的遗迹。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相继称霸,但只有作为霸主的勾践做了不少抚平战争创伤的好事,尊重周王室,把抢来的土地还给各诸侯国,以至于回到了江南时,人们都称其为霸王,霸王和霸主,一字之差,但确差了很多意义。同时他还做了很多安抚的工作,维护和平局面。这也许就是今天中国,我们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永远不称霸,我们帮助各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看到勾践,我便会想到今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