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妈妈写给儿子的历史书 » 说完周礼不知道你会怎么看待

说完周礼不知道你会怎么看待

    周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周礼,但我原本以为跟我们今天让孩子学会待人接物的礼数一样,还真不是这么简单,我本想放到周的贡献一章讲,可那章内容太多了,我怕放后面,你们不愿意看,我也不愿意说了,单成一卷,好好说说,毕竟孔子特别推荐周礼,孔子之所以春秋时期到处游说国君推行“仁术”就是他认为当时已经礼乐崩塌。

    周公“制礼作乐”,是西周留给后世重要的政治和文化遗产之一。礼的起源非常早,但最初礼事神致福,但如果礼仅仅与祭祀、宗教、神灵崇拜有关,那还远不是周礼。周公就是把过去“敬鬼神”的隆重庄严仪式,加工和改造成为了一整套用来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体系。

    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都不敢想象,祭祀仪式,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地位、等次都会有严格的规定,甚至扩展到社会当中各个等级,要求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各有各的特殊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涵盖了当时人们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会知道了吧,我狭隘了。

    礼成为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总规范,融习俗、道德、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思想准则为一体。吓人不,方方面面啊!而且非常繁杂,如果我活到那会,我真背不下来这些环节。

    礼在周代,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内涵。广义的礼,包括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在内,文明、文化为其意义的外延。狭义的礼,主要是指礼仪、礼节、礼俗之类。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还真就是狭义的礼。

    周礼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意思是重大的礼有三百,细小的礼有三千。你让我说,重大的礼我能想到的是婚姻、祭祀、丧葬、饮食、阅兵、面见国君,我好像就能想到这些大的,所以一说到300,我真是震惊。

    你光记住这些礼名,还不行,你得记住具体的仪式啊!我还讲分封之礼,你看看要是今天你负责,是不是挺繁杂。听完你就会明白为社么史官是世袭,因为不从小接触,真是不行,可谓渊博啊!

    分封诸侯或者官员,都是一样的,周叫册命之礼。首先你得选择合适的地点,受命于太庙或者王庭,站位啊!君主面南站在在祚阶西边,祚阶是庙、寝堂前东面的台阶,祚阶是主位,代表了赐福。受命者在傧者的引导下进入,面北而站。尹氏将拟就的任命书交到王的手中,王命史官朗读册命文书,受命者两次行拜稽首大礼,稽首懂吧!现在朝拜神灵,看看XZ路上朝拜者就懂了。接受册命文书而佩带出去。又返回庙中,贡纳觐见。颂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厚重的美意,一顿彩虹屁后。做祭奠其死去的伟大父亲和母亲的宝鼎,用来悼念孝意,祈求得到健康、厚大的佑助、仕宦之途通顺、长命。颂自己长寿能长作天子之臣直到寿终。

    这我多说一下册命书都有什么,你就能感受到官员的礼多么细致了。命你管理二十家商贾,并监督管理新进的宫中用品。赏赐你黑色带绣边的官服上衣,配有红色饰带的大红色围裙,车马用具的銮铃、旗子和马笼头。吓人不,衣服和交通用具装饰都有要求。

    周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亲其所亲,强调血缘关系。尊尊,尊其所尊,强调社会政治关系,但无论怎样,等级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则。

    等级的规定,贯彻到礼的各个方面。举个最小的例子,丧服,想象不到吧,丧服与等级有关,一看你穿的就知道你与死者什么关系。第一个最粗的生麻布制成,不缝边。关系最亲密,子为父亲,父亲为长子,未嫁的女儿为父亲,妻妾为丈夫,所服丧期为三年。第二个有粗熟麻布制成,缝边整齐。如果是父亲去世了,儿子为母亲,母亲为长子,丧期也是三年。如果父亲还健在,儿子为母亲、丈夫为妻子,丧期缩短到一年。此外,男子为叔伯父母、兄弟、长子以外的庶子;已嫁出去的女儿为母亲,媳妇为公婆,孙子为祖,丧期也是一年,为曾祖服丧,丧期五个月。第三个是粗熟麻布制成,为堂兄弟服丧,丧期九个月。第四个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丧期五个月。第五个用极细的熟麻布制成,丧期三个月。总而言之,穿得越破,等级越高。这跟我们今天说的重孝有关,后期朝代里,重孝要回家服丧三年,不能参与国事。都是一样的礼数,所以你看周礼是不是对后世有影响。

    从社会政治关系看,等级规定在礼的各方面都有表现,都城规模,宗庙几个,贵族死后,墓葬规模等等都有规定。就连日常礼仪都有,吃饭,你能吃几个菜都是有等级的。

    这会你一定会疑惑,你说这些繁文缛节有社么用呢,孔子怎么还大肆惋惜。礼是标志每个人等级秩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维护、巩固、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就是用以调节统治者内部秩序和关系的一整套手段和方法。最简单一句话,你的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安于本分,不能违反自己的身份、地位所要求的事,社会秩序才能稳定。

    所以春秋,孔子为什么说礼乐崩塌,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安于自己的身份下,社会就彻底动荡了。

    礼你明白了,那乐有什么用呢!说这我说个题外话,你就懂了。讲意识形态教育,有个专家就说让韩国的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让中国男孩没有了阳刚之气,追求哈韩的风格,那么未来中国人不用攻打,自己就软弱了。明白了嘛,乐的重要。

    礼乐不分家,贵族行礼,必定要有音乐。乐也是有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贵族,用的乐也是有规定的。同时不同规格、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曲调和所使用的乐器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乐最大作用是区分等级,同时我心里的最大作用是音乐能够造成一种庄严、肃穆、安静、平和的气氛,感染到参加典礼的各方参与者,使之感受到共同一体的和谐。举个例子,今天颁奖放的音乐是不是很欢快,让你跟领奖者一样高兴,同时让你感受到向人家学习,但如果没有音乐,这种气氛很难营造。同时礼制强化的是等级,共同感受音乐,则起到柔化和平衡地位、身份可能带来的对立情况,一派祥和的感觉。音乐还有一个你想不到的作用,乐为心声,观民风民情的作用,你听了当地的音乐,你就知道老百姓的心声,可以对统治者达到自省和警惕的目的,统治者也可以利用音乐教育百姓人心向善。

    所以周王朝的周礼,起到了礼、乐、与刑、政并列的作用,成为统治者治理民众的基本制度,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