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8之庶人崛起 » 第13章 第二战 灰原哀

第13章 第二战 灰原哀

    次日上午,杨泽在岛上闲逛了一会儿,便出山回去了。

    7月10日,早上9点,杨泽看黄觉发来的股票行情,不出所料,他买的三只H股都下跌了,短短一个礼拜,就浮亏了90万港元,他打电给黄觉,叫全部抛掉,马上清仓。

    黄觉领命。

    开盘后,股票渐渐抛出,至10点多清仓完毕,最终下跌亏损近100万港元。

    杨泽再打电话给黄觉。

    “我要交易一只股票,这次需要再配资。”

    杨泽在华夏网大发横财,黄觉将杨泽惊为天人,不过后来3只H股的选择和操作,又让他觉得不过如此,心里认为杨泽真的是撞了大运,嘴上还是很客气,“杨先生,这次你要配多少?”

    “我账户里1500万,我想配10倍。”

    “10倍!”黄觉大惊,想干嘛,又想撞大运?

    “嗯,能办到吗?”

    黄觉面露难色。

    他因杨泽这个客户,业绩嗖的一声升了上去,以前不假辞色的经理对他稍微也有些笑脸了,勉励他好好把握住机会。

    但10倍显然超过了他的权限,而且金额巨大,实在有些难办。

    但是客户有要求,而且是他手头最大的客户了,能办的要办,不能办的也要办,况且这么大的金额,办成了他的提成可也不少!

    “行,杨先生,”他下了决心,“您稍等,我马上去办!”

    挂了电话,黄觉便去了经理的办公室,及时汇报了情况。

    经理叫做张威廉,年龄也才28岁,名校金融学毕业。

    “他要配10倍?”张威廉也愣住了,“本金1500万,那就是要1亿5千万。”

    “是。”

    “他有没有说投资哪个股票?”

    “没有。”

    “小黄啊,你对这位杨泽了解多少?”

    张威廉喝了口咖啡,接着说,“配资10倍没问题,不过我们不但要考虑客户个人的风险承受度,也要考虑一旦爆仓,这么大的金额,传出去,可能会给公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经理,我明白,如果是在平时,这么高的额度我直接就拒绝了,也没脸向经理您来申请,但是,经理您也知道,现在经济形势低迷,各大证券公司包括我们公司,都有很多大户流失,我担心我们不做这生意,杨先生转头到其他证券公司,他们白捡一个大户......”

    黄觉观察着张威廉,见张威廉点头,又加了把劲,给杨泽套了个光环,“这位小杨先生是我学长的好朋友,年龄小,据我了解的信息,小杨先生在大陆是有关系的,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的生意。”

    张威廉望了一眼黄觉,黄觉竟然向张威廉自信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着渴望,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过了两分钟,张威廉哼了一声:“行了,这笔配资我同意了,你给我盯牢了。”

    “好的,经理,您深明大义。”黄觉高兴得飞奔而出,马上打电话给杨泽,“杨先生,已搞定了!接下来就是网上手续需要您配合一下!”

    “没问题,黄经理辛苦你了。”

    “不辛苦,感谢杨先生您的信任。”

    随后在黄觉的指导下,杨泽办妥了配资网上手续。

    他继续关注他的第二个目标,灰原果汁。

    如果是80后、90后,很难没听过灰原果汁吧?它可是当年的国民饮料!

    曾几何时,“喝灰原果汁,走健康之路”、“有灰原才叫过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灰原果汁也是家喻户晓的华国第一果汁品牌,连续十几年占领了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作为华国首家港股上市的果汁企业,它成就了2007年以来港交所规模最大IPO,募资规模超过了24亿港元。开盘首日灰原市值就达313亿港元。

    灰原果汁创始人朱心里也由鲁省沂源的“农二代”跻身福布斯华国百大富豪行列,身家达到61.3亿元,当年也荣登CCTV年度经济人物。

    如果这个剧本这样演下去,杨泽肯定不会对灰原果汁如此记忆犹新。

    可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灰原果汁将迎来最后的狂欢!

    7月11日上午,杨泽下达指令,开始陆续买入灰原果汁。

    灰原果汁股价从4.1港元慢慢地被拉升到了4.8港元。

    黄觉建议分多天慢慢买入,杨泽说不用,尽快买入。

    最终一天时间,平均建仓成本4.4港元,1亿5千万,共扫货3400万股。

    12、13日,休市。

    7月14日。

    受上一个交易日出现大量买单影响,灰原果汁股价跳空高开,中午收盘于5.0港元,杨泽账户浮盈2040万。

    不过下午震荡下行,收盘价4.81港元。

    7月15日。

    股价该涨不涨,出现跌势,从4.81港元跌到了4.5港元,杨泽每股仅超0.1港元,总浮盈仅340万。

    7月16日。

    多空双方交战越发激烈。在4.5这个关口上僵持不下,最终空头占优,向下成功突破4.5港元,最终报收4.45港元。

    7月17日。

    空头气势高涨,进攻越发凌厉,势将多头歼灭,股价从4.45港元继续下挫,空头一路势如破竹,最后收盘4.3元。

    此时,杨泽已从13日的浮盈2040万到浮亏340万。

    黄觉连日来也都在重点关注灰原果汁,这个下行趋势着实让他出了不少冷汗:“技术分析明显利于空头啊,这再跌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向杨泽提出预警信息,杨泽不为所动,他却更加着急。

    “小杨先生为什么会挑中这只股票?”

    “还是太年轻,太意气用事,哪还有那么多的运气!”

    7月18日。

    果然股价继续下挫,多头依旧处于守势,不过只能且战且退,股价收盘跌到4.14港元。

    黄觉都快崩溃了,再次向杨泽提出减仓建议,杨泽故意狠狠地说:“妈的,老子偏不!要想让我亏损减仓,门都没有,除非爆仓!”

    黄觉要死的心都有了。

    张威廉也在关注,毕竟配资额度这么高,他也不可能坐视不理,看着灰原果汁股价连日下挫,势头不减,心里也咯噔一声,怀疑自己这次的决定是不是太鲁莽了。

    不过此时,杨泽却稳如泰山。

    就是这个价格!

    4.14港元。

    上次炒中华网时,他虽然知道会有个急速反弹,但因为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时间,而不知道具体会跌到什么价格,所以当时随着股价下跌,真有爆仓可能,是以情绪极为紧张。

    而这次,因为杨泽前世调查过灰原果汁,并且写过详细的报告,他记得很清楚灰原果汁在此次公告前的价格为4.14港元,所以尽管浮亏已达884万,他也稳坐钓鱼台!

    快出公告了!

    19、20日,休市。

    7月21日早上9点23分,果然,灰原果汁发出停牌公告。

    市场一阵惊疑。

    紧接着11点37分,灰原果汁又发了一份暂停交易补充公告:应华国灰原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该公司的股份已于今天(21/7/2008)上午9:30时起暂停交易,待该公司根据《公司收购与合并守则》发出该公司一项股价敏感消息之公告。

    市场一片惊呼!

    灰原果汁有收购合并重大消息!

    扑街!

    卧槽!

    黄觉惊得眼珠子都掉了一地,本来因害怕爆仓还瑟瑟发抖,此时兴奋地弹了起来,高呼了几声,扯下领带跳起了舞!同事像看智障一样看着他,但他依然翩翩起舞!

    小杨先生发达了,我,我也发达了!

    他冲进经理室,向张威廉汇报情况。

    22、23日,两日停牌,

    灰原果汁的消息满天飞。

    媒体上、网络上新闻铺天盖地,有说重大资本可能收购灰原的,有说灰原收购合并国内竞争企业的,等等等等。

    更有股评家在电视、网络、论坛上现身说法,从近段时期灰原交易量及股价变动的角度,说明灰原股东或者有机构早已经在慢慢吸收股份,灰原股价一旦开盘,将要一飞冲天!

    投资者对灰原果汁大为关注,死盯着最新进展。

    7月24日早上8点59分爆炸性新闻来了!

    灰原果汁发布复牌公告,并与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INDUSTRIES发布联合公告:荷银融资亚洲有限公司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INDUSTRIES收购中国灰原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份!

    每股收购价高达12.20港元!

    市场上顿时掀起一阵巨浪!投资者集体高潮!

    早上一复牌股价不出意料地大幅向上,跳空高开,势如破竹,一度飙升了172%。

    全天股价一直走在高位,最低价仍为10.5港元,并几度冲破11港元关口,盘中最高价达到11.28港元。

    杨泽下达指令,开始慢慢出货!

    100万股。

    100万股。

    100万股。

    ……

    股价高位反复,没有向下趋势,显然有机构入场,杨泽顺利以高价出货。

    平均清仓成本高达11港元,成本4.4港元,每股净收益6.4港元,3400万股,盈利21760万港元!

    灰原果汁最终收盘报于10.94港元,上涨了164.25%,但远还未达到可口可乐公司12.2港元的收购价。

    成交量为2.2亿股,成交总额高达24.8亿港元。

    杨泽闭上眼,靠着椅子,轻舒一口气。

    灰原果汁这一战结束了!

    但他也知道,灰原果汁最后的荣光也即将谢幕!

    2008年,华国颁布了《反垄断法》,而可口可乐对灰原果汁的收购,成了当年第一个触犯新法案的案例。

    商务部对并购方案进行了6个多月的评估调查,于2009年3月正式叫停了收购案。

    灰原果汁自此经历了失血的十年,连年亏损,债台高筑,2018年被勒令停牌,2020年被退市,2021年破产重整。

    灰原果汁的失败如果归因于收购案的被否决,那实在过于偏颇。

    决策层从保护民族品牌、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等角度叫停收购,有法可循,有理可依,绝对无可厚非。

    而且,资本是种极端的兴奋剂,一旦尝过,就会依赖成瘾,而且后患无穷。

    君不见,多少的民族品牌被外国资本收购以后,就直接香消玉殒,再也难觅其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