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英灵召唤,我的天赋多一个 » 第二十章 好苗子

第二十章 好苗子

    成康五十三年春,安置好大部分南方籍尊攘派官员后,陈玄礼就近在淮南一带招募了两千矿工,然后南下广南省。

    他在广南省早就买好了一处大型铁矿场,直接将矿工们安置在这里,一边采矿冶炼铁锭,一边遴选忠厚老实的成立矿场保安团。

    稳定下来,陈玄礼在广南省城一处宅子住下,开始复盘。

    “我的事迹已通过《海国图志》的大热和挂印辞官事件广为流传,江湖中也流传着我的逸事,成康帝这次应该不会破坏了。

    尊攘派虽然遭受重创,但主要人员都还活着,叶向高也倒台了,等尊攘派卷土重来,应该可以成为我下步计划的助力。

    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只等我练出精兵,就可以带安南国阮朝王太孙阮福瑞入安南平乱了。”

    陈玄礼这次入安南的计划与上次不同,他不准备再扯大义的招牌,而是打算诱骗阮福瑞离开广南省城,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以阮福瑞的名义平定并控制安南国。

    阮福瑞作为前太孙在广南省城的处境并不好,大义上下对他都不重视,更没有出兵帮他平定内乱的打算。

    膏土战争后,大义朝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敲碎,更不愿对外干涉,这让阮福瑞更加绝望。

    今日一早,前安南太子府詹事,孙千安向阮福瑞建言:“太孙殿下,听说大义名士陈玄礼在广南省万木书院讲学,很多广南士子乃至官员都慕名而去,咱们不如一起,说不定能结交些有用之人。”

    孙千安在安南太孙府地位很高,是众太子旧部之首,平日喜欢和广南士林结交,陈玄礼将天下名士的派头摆出来,再令人稍微引导,孙千安很快就意动建言了。

    阮福瑞左右没什么重要的事,自然无不可,点头道:“老师说的是,咱们一起去看看。”

    等两人到了万木书院时,已是人头攒动,陈玄礼站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谈,声音浑厚清晰,一身宽大丝绸白袍,长发飘逸,丰神俊朗,名士风范尽显。

    两人仔细聆听陈玄礼所讲,原来是西夷勃兰登国七年战争历史,听到精妙处不免拍手叫好,场面比评书还热闹。

    待故事讲完,陈玄礼向众人问道:“为何勃兰登国大公腓特烈能以中等国家的体量同时挑战西夷诸大国,鏖战七年,最终还能幸运取得胜利?”

    “是因为那个什么沙白女皇死了,白痴彼得登基。”

    “腓特烈大公知兵,堪比兵仙再世。”

    “我觉得……”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陈玄礼微笑听着,还请几个人上台交流,互相启发。

    本来阮福瑞站的挺靠在,但还是“幸运”的被陈玄礼请到台上,他看着台下攒动的人头,有些晕眩,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只得作揖道:“我思索良久,也不知原因,想听听先生高论。”

    陈玄礼还礼后看向众人:“我认为主要是勃兰登国提前完成了军事改革,军队训练度远超其他国家,具备了全国动员的能力,而且其军工足以支持勃兰登国武装全国潜在兵力!

    其他几国虽然是国大,但动员能力远远不如,这是勃兰登国可以和几国鏖战数年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成功的军事改革支持,腓特烈无法发挥出优秀的指挥才能。

    不列尼国也不可能资助一个废物国家七年,更不可能等到傻子彼得登基带来的战略转机,成功的彻底的军事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

    ……

    讲学很成功,也很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大义输的太惨,太多人觉得憋屈,想知道为啥败,怎么才能赢。

    阮福瑞也觉得大受震撼,回去后多次对孙千安说:“陈先生果真有超世之才,成康帝只知重用叶向高之流,不用挽天倾的大才,真是昏聩!”

    孙千安也感慨道:“是啊,陈先生不但有经世治国大才,同时经商有道,在西夷游历时挣下偌大家业。

    如今广南最大的私人铁矿和煤矿就是他的,田亩也有三百顷,省城商铺上百,远洋船队有大帆船三十艘。”

    阮福瑞本想能不能请陈玄礼辅佐自己复国,听闻陈玄礼如此富有,立刻沮丧道:“本想请陈先生助我复国,没想到他已如此富有,恐怕不会动心。”

    孙千安听了皱眉一会,忽然笑道:“殿下这想法很好啊!”

    “老师别取笑我了。”

    “不不不,殿下的想法真的很好。如能请得陈先生辅佐,那广南首富的家资不就都能为我们复国大业出力了吗?一定要想办法,让陈先生动心!”

    “原来如此,还是老师高明!”

    这以后,陈玄礼每次讲学安南太孙必至,且经常登台发言,一来一往间,两人渐渐熟悉。

    三个月后,阮福瑞觉得时机得当,开始登门拜访,几次三番后,他终于心情忐忑的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恳请陈先生出山相助自己复国。

    陈玄礼连续推辞三次后,终于答应阮福瑞的要求,并决定抛家舍业倾全力帮助其复国。

    但是,陈玄礼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殿下要用我复国,必须给予我大义和实权,我当为安南镇国大将军,殿下要将安南国军政大事尽数委托于我,我必鞠躬尽瘁,若殿下不愿,还请离去。”

    这要求可谓苛刻,如果真的复国,阮福瑞这安南国王也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但阮福瑞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知道除了陈玄礼,自己找不到任何复国的可能了。

    两人一拍即合,陈玄礼立刻开始动员自己的关系网,提前知会赞同自己主张的广南巡抚陆世杰,请其提供方便。

    陆世杰的亲子被肃恶局所救,此时不过是些许遮掩和帮助,他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成康五十三年冬,陈玄礼将自己的矿工和佃农组成五千人的安南镇国军。

    用从弗朗科国、郁金香国采买的三千前装燧发枪和四十门青铜炮武装了三千名火枪兵和二百名炮兵,其他全部训练为长刀盾兵。

    训练月余,陆介从塞外归来,带来了四百塞外牧民组成了轻骑兵营,主要负责侦查敌情、袭扰敌人、侧翼攻击和溃敌掩杀。

    成康五十四年二月,陈玄礼的军队已经训练整整四个月,并在广南多处剿匪练兵,为巡抚陆世杰提供政绩的同时也让军队迅速见血成长。

    同时,肃恶局也化身情报组织,深入安南调查搜集关键情报。

    一切准备妥当后,陈玄礼率大军携太孙阮福瑞杀入谅山府,仅用三日就克复谅山,正式打出安南国阮朝正统王孙和镇国大将军的旗号,宣称“灭除四凶,靖难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