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五十二章 本司胡同

第五十二章 本司胡同

    牛二一见走上公堂的乃是钟启,心里更是惊喜,当即“扑通”一声跪下:

    “草民牛二,见过青天大老爷。大老爷,你可要替草民作主呀……”

    钟启与郑经的关系一向不错,之前牛二还与钟启一起吃过饭,多多少少也孝敬过一些银子。

    钟启瞟了一脸是血的牛二一眼,不由皱了皱眉。

    随之又一脸不满地瞟向朱厚照与沈长安,抬手一拍惊堂木:“堂下所站何人?见了本官为何……”

    “不跪”二字尚未出口,这家伙突然脸色一惊,继而一脸煞白,豆大的冷汗从额头滚滚而下。

    他乃是一个从六品推官,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皇帝的。

    巧的是,在武殿试考核骑射那一场,他乃是外场协考官,主要负责一些杂务。

    所以他见过皇帝,也见过沈长安。

    这帮王八蛋真是瞎了狗眼,竟然招惹了当今天子……

    “微臣参……”

    钟启吓得赶紧弹起身子,腿一软便待行个跪叩之礼。

    实际上,一般情况下大臣参见皇上无需行跪礼,除非是特别隆重的场合,比如皇上登基,或是一些重大祭祀活动。

    当然,请罪时也得行跪礼。

    此时的钟启已然吓得魂飞魄散,只恨自己运气不好,偏偏今日当值。

    又恨手下那些王八蛋不长眼,竟给自己捅了个天子的漏子。

    这事一旦没处理好,别说乌纱,搞不好人头不保。

    “参什么参?赶紧坐下审案!”朱厚照瞪了钟启一眼,大声吆喝了一句。

    他这是不知不觉间展现了帝王的威严。

    但是,钟启心里有数,但其他人并不知朱厚照的身份,一个个呆若木鸡。

    这谁家公子如此嚣张,竟在公堂之上对一个推官如此傲慢无理,甚至是高声训斥?

    可他们又怎知钟启心里的苦?

    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恨不能寻条地缝钻进去躲起来。

    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刺得眼睛生痛,偏又不敢抬手擦一擦。

    这一切落在师爷眼中,也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不过,他没往皇帝身上想,那是因为他的想像力还不够丰富,只以为堂下所站之人可能来头极大,才会令得钟大人如此忌惮。

    他有心想替钟启解围,又怕弄巧成拙,更怕将自己也牵连进去,于是干脆装作没看见。

    偏偏那牛二不懂事,竟然抬头冲着朱厚照呵斥了一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

    没等他说完,钟启吓得赶紧抬手一指,喝令道:“来人,掌嘴!”

    他是怕牛二口无遮挡说出冒犯天威的话,那时候更没办法收场。

    牛二愣了愣:“大人……”

    “给本官狠狠掌嘴!”

    钟启已经豁出去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将牛二往死里整。

    这案子不用审都能猜到,一定是牛二等人瞎了眼,惹到了微服出宫的皇上。

    却不料一脚踢到了铁板。

    皇上身边跟着个武状元,这三个家伙哪是对手?

    “啪啪啪……”

    很快,公堂中响起了一阵清脆的声响。

    负责掌嘴的衙役十分卖力,打得牛二血沫飞溅,整张脸肿成了猪头。

    “没意思……”

    朱厚照眼见没得玩了,不由嘀咕了一句,随之转身走向公堂外。

    “好自为之吧。”

    沈长安瞟了钟启一眼,扔下一句话,也跟着走了出去。

    公堂内一下变得雅雀无声。

    再傻的人也看出了不对劲,没人敢吱声。

    过了一会,方才传出钟启气急败坏的咆哮:“来人,大刑伺候……”

    这时候他可顾不上什么人情了,牛二与其两个同伙就算不死,估计也会落得个发配充军的凄惨下场。

    谁讲情也没用。

    经历了一番小小的风波,朱厚照游兴不减,压根儿没有回去的打算。

    不觉间便到了傍晚时分。

    沈长安似有所觉,观察了一阵子不由道:“陛下,有人在暗中跟随,应是厂卫的探子。”

    朱厚照大大咧咧道:“不会理会他们,走,找个地方喝酒。”

    不久后,二人一起来到了位于东四牌楼南边一条赫赫有名的本司胡同。

    要说京师玩乐的地方很多,比如大栅栏一带便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条胡同。

    其中最有名的乃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石头胡同等等。

    这一片,被人誉为“花街柳巷”,男人的温柔乡。

    实际上,这些胡同中不仅仅只有女人,比如韩家潭便有不少打扮得粉粉嫩嫩的小官。

    但,无论大栅栏的名头如何响亮,要论地位,所有胡同加起来都比不上本司胡同。

    因为教坊司便在本司胡同,本司,指的正是教坊司。

    教坊司始于大唐,最初乃是掌管宫廷音乐的官署,名曰“教坊”,隶属于礼部。

    后来,逐步演变为烟花之地。

    不过依然还是属于朝廷的产业,教坊司中的姑娘大多数为犯官家中的女眷,也或是战争中俘获的敌方女眷。

    当然,这些女眷都是经过挑选的,年龄、容貌皆有一定要求。

    教坊司的主管官员称为“奉銮”,品阶很低,仅为九品。

    其下还有“左韶舞”、“右韵舞”、“左司乐”、“右司乐”等职,协助管理。

    另外还有不少宫廷乐师、画师、舞伎在此授艺,挑选一些有资质或是有底子的姑娘,教她们琴棋书画等各类才艺。

    教坊司的姑娘很多出身于官宦之家,再加上环境所致,故而很多姑娘皆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而且教坊司有很多姑娘卖艺不卖身。

    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一旦被一些位高权重者看中了,也只能屈从。

    本司胡同除了教坊司以外,还有不少小班。

    小班,也可以理解为戏班。只不过,这些小班与普通的戏班还是有区别的。

    懂行的人都知道,本司胡同的小班实际上就是京师最上等的勾栏。

    这些小班分布在本司胡同内,皆有自己的院落,规模大小不等。

    小的仅有一进四合院,规模大的则有四五进院子,带花园、戏台。

    一到傍晚,院门外便会挂上精致的红灯笼,门外站着俗称“大茶壶”的伙计热情地招呼客人。

    一般来说,有能力到本司胡同消遣的非富即贵。

    小富之家一般去大栅栏一带的胡同。

    没几个钱的……那就只能逛逛土窑子。

    一吹灯,反正就那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