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四十一章 这叫望远镜

第四十一章 这叫望远镜

    不久后,沈长安又来到了府中另一处厅房,参见了安月的母亲姚氏。

    安月也在厅中,不过却没有露面,而是躲在屏风后面偷看。

    看来,姚氏已经默许了这门亲事,开始打听沈长安的家世。

    “不知沈公子家里还有什么人?”

    “回大夫人,晚辈父母早亡,幸得义父义母收养……”

    沈长安将家里的情况大略讲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看来你义父义母也是心地善良之人,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晚辈准备先回乡祭祖……”

    这也是惯例,不管文举还是武举,凡中了进士之后皆要衣锦归乡并祭拜祖先。

    这是孝道。

    等到回京之后,再根据朝廷的安排各自赴任。

    “嗯,那要不这样,你先回乡,替我向你义父义母问好,等你回京之后再商量与姝儿的婚事。”

    “多谢大夫人!”

    不久后,沈长安辞别而去。

    没料,还没走出后院,素儿却一溜烟跑了过来。

    “公子,公子,快随奴婢来……”

    沈长安下意识看了看四周,随之整理了一下衣衫,随着素儿一起来到了后花园内。

    果然,身着一袭素白长裙的安月站在花架之下,一副羞涩的样子。

    真的是怎么看,怎么美。

    沈长安微笑着,加快脚步走上前去,轻轻拉起了她温润如玉的小手。

    “月儿……”

    “沈郎,你什么时候动身回乡?”

    “就这几天。”

    安月一副依依不舍的表情:“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一来一去怎么也得两个月吧,毕竟路途遥远。”

    “好吧,那你一路上要多加小心……对了,你上次说要送我一件特别的礼物,你是不是忘了?”

    “当然没忘!”

    说话间,沈长安笑嘻嘻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巧精致的小物件。

    “咦?这是……”

    安月一脸茫然。

    “这个呢是我自己做的,叫做望远镜,它可以让你看到很远的地方。来,你试试……”

    沈长安将望远镜放到安月手中,并讲解了一下用法。

    安月一脸惊奇,按沈长安所说的方法尝试了一下……

    “哇,真的好神奇耶!”

    安月忍不住惊呼了一声,换了个角度继续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素儿也被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跑到小姐身边踮起脚尖想看个究竟,可惜……她凑不上去。

    眼见素儿一脸着急的样子,沈长安不由笑道:“素儿,以后有空时给你也做一个。”

    “真的?太好了,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虽然她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好,但看小姐一脸惊喜的样子,一定差不了。

    数日后,沈长安启程返乡。

    这次他没有乘船,坐船虽然舒服,但路上耽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点。

    最快的方式便是骑马。

    沈长安如今已是五品武官,沿途的官驿皆可免费入住,而且还能在驿站换乘马匹。

    以他的体力,换马不换人,一天跑个三四百里地轻轻松松。

    一路上倒也算顺利,虽然也遇上过几个不长眼的小毛贼,但遇上沈长安只能算他们倒霉。

    路上仅用了九天,沈长安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小村。

    “状元郎回来了!”

    也知不谁大吼了一声,村子里一下子涌出来不少人。

    “哥!”

    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男子旋风般冲了过来。

    沈长安一脸笑意:“小东,一转眼你小子又长高了不少……”

    小东,正是刘成的儿子刘小东,他一直将沈长安当成自己的亲哥哥。

    不久后,院子里站满了人,甚至连院墙上也有人爬了上来。

    虽然大家都认识沈长安,但如今沈长安已是武状元,大家都想一睹状元的风采,顺便也沾点喜气。

    “阿娘!”

    沈长安冲着阿娘恭恭敬敬揖了一礼。

    “唉!”

    张氏一脸激动地应了一声,眼角有些湿润。

    “义父没在家?”

    不等张氏答话,小东一脸骄傲地回道:“哥,你还不知道吧?咱爹已经晋升副千户了,最近忙着呢。”

    “真的?”沈长安一脸惊喜。

    内地将士不比边关,想要熬资历晋升是很难的,就算有了空缺,说不准便有关系户及时把缺补上。

    正常情况下,刘成的确很难有机会晋升,基本这一生就是个百户官。

    他是沾了沈长安的光,正好千户所的一个副千户因病归乡,都司那边便让刘成补上了这个缺。

    具体的原因,是都司有人消息灵通,听说刘瑾宴请了沈长安。

    所以,不露声色卖了个人情。

    次日中午时分,刘成从千户所赶了回来,爷儿俩见了面分外亲热,少不得要喝上一通酒。

    随后择了个日子祭祖以及祭拜爹娘。

    接下来,沈长安又一次进入了应酬周期。

    同窗、亲友、乡绅、当地官员……一波接一波前来道贺,场面可比上次中了举人还要热闹得多。

    好歹也是个状元郎。

    村口的“武状元故里”牌坊已经立起来了,状元府也在加紧时间修建中。

    这天上午,孟德也来了。

    一见面,沈长安便问:“你小子怎么没去参加武会试?”

    “去了也考不上……再说,我现在已经是总旗了,好好干几年说不定就能升百户。”

    这话倒也没吹牛,毕竟他好歹是武举人,并非世袭,升迁相对要容易一些。

    如果有机会立功,升迁更快。

    等应酬得差不多了,沈长安找了个机会陪着阿娘坐在院子里聊天。

    “阿娘,我在京城买了个院子……”

    张氏吃了一惊:“啊?那一定很贵吧?”

    “也说不上多贵,是个带小花园的四合院,靠近皇城,花了八百两银子。”

    “八百两……那也不便宜。”

    这要是在县城里,一个小院子可能几十两银子都能买到。

    “阿娘,这次入京我想带你一起过去享享清福,我请两个丫鬟来侍候你。”

    张氏一脸欣慰地笑了笑:“阿娘知道你想孝顺阿娘,只是阿娘不在家,你义父便没人照顾……”

    “好吧,那等我回京安顿好之后再说。还有啊阿娘,我找了个媳妇。”

    “媳妇?”张氏不由眼神一亮,急急问道:“是哪家小姐?”

    “定兴伯的孙女,名叫安月,说起来,我与安月其实早就认识……”

    沈长安将当年在苏州与安月相识的过程大略讲了一下。

    “有这么巧的事?你俩还真是天定的姻缘呀,好,真好……”

    张氏高兴得合不拢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