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三十六章 简直是欺人太甚!

第三十六章 简直是欺人太甚!

    大约半个多时辰后,罗管家匆匆回府。

    “结果如何?”淳安公主问。

    “禀报大长公主,小人去问了,顺天府衙那边查了一下,并未查到相关的案卷记录与人员……”

    “有这样的事?”

    “难道有人冒充?”沈长安也忍不住喃喃自语了一句。

    淳安公主沉吟片刻,道:“罢了,沈公子,你先回去,此事我让人好生查一查。对方既然出动了那么多人,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多谢大长公主,在下告辞!”

    沈长安辞别而去。

    没想到,事态的发展却大大出乎预料。

    因为这件事闹大了,闹得满城风雨。

    也不知安望海老爷子怎么知道了此事,反正不是沈长安说的,而且他也没给安月说过这件事,以免她担心。

    那么,很可能是安月的姑姑传递了消息。

    不得不说,安老爷子还是有点能量的,竟然查到了幕后之人。

    当然,以老爷子的身份是不屑于去对付雷三这样的小角色的。

    他要对付的是雷三的靠山。

    这日午后,老爷子喝了不少酒,趁着酒兴骑着马,提着一把大刀直奔建昌侯府,也就是张延龄的家。

    要不是有他做后台,雷三敢那般嚣张?

    来到建昌侯府门外,老爷子声若洪钟,指名道名大骂了一通,侯府门外那些守卫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

    “张延龄,你胆大包天,目无王法,竟敢暗中派人对付武举考生,贿赂考官……”

    老爷子骂了一会,最后高高抡起大刀大吼一声:“你再敢为非作歹,便如此下场!”

    “轰!”

    一刀重重劈下,竟将门外石狮的头劈碎了小半边。

    这一幕,惊呆了门外的守卫。

    而这时候,四周还围了不少吃瓜群众……

    等老爷子策马一离开,吃瓜群众一哄而散。

    随之,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如插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侯府内,张延龄气得青筋直跳,连摔了几个茶碗,令得一众下人心惊肉跳,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被无妄波及。

    “侯爷息怒,这事……怕是得找太后娘娘断个公道。”

    “对,本侯一定要让太后娘娘评个理,安望海这个老匹夫倚老卖老,装疯卖傻,辱骂本侯……”

    这家伙又惊又怒又惧之下,还真就入宫告状去了。

    按理说,就算是他是国舅爷也不得随意出入后宫,毕竟后宫乃是宫闱禁地。

    但,规矩一向由人而定。

    张皇后对自己的娘家人可谓宽厚之极,不仅纵容自己的两个弟弟自由出入后宫,还将她的母亲也接到后宫长住,完全将后宫当成了她自己的娘家。

    弘治皇帝在位时,曾有个名叫何鼎的太监实在看不过眼,上疏道:“祖宗法度,外人不得妄入宫禁,近外戚观灯禁城,无所忌畏,事在必惩……”

    结果这事被张皇后知道了,便揪着何鼎的一些小过错不放,非要让弘治皇帝处置何鼎。

    最终,何鼎被活活杖死。

    总之,张皇后见不得有谁告她两个弟弟的状,谁告状,她总会想办法报复。

    比如弘治十八年初春,户部主事李梦阳上疏云:

    “陛下至亲莫如寿宁侯。今寿宁侯招纳无赖,罔利贼民,白夺人田土,擅拆人房屋,强虏人子女。开张店房,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虎……”

    结果,没告倒对方不说,还被锦衣卫给抓了去,无辜受了几个月活罪。

    也正是因为张皇后处处袒护,方才令得张延龄兄弟二人越发的肆无忌惮。

    果然,张皇后一听自家弟弟被人欺负上门,凤颜大怒,当即派了个随侍太监前去定兴伯府兴师问罪。

    哪知,老爷子早有准备,交了一封亲笔信给那太监,让其转交太后。

    信中,老爷子一个字没提沈长安,只是指证张延龄染指武会试,威逼利诱一众考官云云。

    这些事都是暗箱操作的。

    如今,却被人揪了出来,且传得满城风雨,已经有不少大臣纷纷上疏,要求严查此事。

    张皇后暗中找人打听了一番,随后召张延龄入宫询问。

    张延龄心知瞒不住,也不敢狡辩,只能承认自己的确找过几个考官打招呼。

    这次,张皇后可不敢一味袒护,毕竟科举一事牵涉到朝廷的根本,一旦闹开,她也不一定压得住。

    故而,只能训斥了弟弟一通,让他不许插手科举之事。

    好在,这是武科。

    要是文科会试出现这样的事,恐怕一帮读书人早已口诛笔伐,将京城闹翻了天。

    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

    比如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负责会试的官员要么流放、要么关押、要么处死。

    其实,此案并无人徇私舞弊。

    主要是洪武帝为了安抚人心,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也由此可见,一旦涉及到科举的案子皆非小事。

    经过安老爷子那么一闹,这次的会试结果便格外的引人瞩目。

    这日一早,录取名单终于出炉。

    一般来说,会试录取名额大约在三百人左右,而武会试录取的名额相对较少,毕竟应试的考生也相应较少。

    这一次,录取了六十八人。

    沈长安的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抬眼看向榜单……

    毕竟有人从中作梗,他已经不指望考第一,能上榜就行。

    好在,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排在四十二名,算是中等偏下。

    而雷三则排在第三名。

    这个榜单显然是多方势力搏奕与妥协的结果。

    要不然,沈长安很可能直接被淘汰,而雷三多半会排第一名,成为此次武会试的会元。

    显然,在场不少考生都看出了问题,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

    其中一个考生忍不住走到沈长安面前,拱手道:“在下宋少枫,恭喜沈兄上榜。”

    其实他也上了榜,名字与沈长安紧挨着:四十一名。

    沈长安回了一礼:“原来是宋兄……同喜同喜。”

    宋少枫叹了一声,凑过头小声道:“其实,沈兄的实力有目共睹,这榜单上的排名……真是一言难尽。”

    沈长安笑了笑:“无妨,能上榜已经很不错了。再说了,最终的排名还得看殿试。”

    “对,希望殿试能够公平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