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二十六章 买了房,还缺个俏丫鬟

第二十六章 买了房,还缺个俏丫鬟

    沈长安找徐祯卿只是叙叙旧,并不想麻烦他什么事。

    因为他知道,徐祯卿虽然是个京官,表面风光,其实混得并不好。

    因为他为人正直,属于被边缘化的官员,而且收入不高,月䘵仅仅八石。

    按眼下里的粮价计算,一个月大约五两银子。

    对于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一个月五两银子足以奔小康了。

    但作为一个京官,官服、祭服、常服、应酬、车马……这些开销是免不了的。

    另外还有一日三餐、酒、茶、书籍、笔墨纸砚……等等。

    这还不算一些必要的打点。

    因此,徐祯卿的生活一向捉襟见肘,根本存不下钱。

    就这一点来说,还真不如一个举人逍遥自在,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嗯,就买个小院子就行了。”

    徐祯卿道:“小院子的话,只要不是临街的,二三百两可以买到。”

    “对,就算以后不想住了,这样的小院出手也容易……”

    当晚,沈长安就住在了这间客栈。

    第二天上午,经掌柜牵线,沈长安与一个名叫王聪的房牙见了面。

    房牙,也就是房产中介,也称牙郎。

    这是因为这类人以前大多从事牛马牲口交易,一看牙就知道牲口的好赖,慢慢的也就形成了一个俗定名称。

    比如安禄山,最初就是个互市牙郎。

    朝廷有明文规定,禁止百姓私下里买卖房屋,因此便形成了房牙这个职业。

    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房牙,必须要经过官府认证,并发放牙贴,持证上岗。

    朝廷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一是方便管理,二来也是为了创收。

    “不知公子仙乡何处?”

    一见面,王聪便开始试探沈长安的底细。

    这是行业规矩,顾客的一些基本情况是必须要提前了解的。

    “在下金华人氏。”

    “金华府,好地方,好地方……”

    当然,这不过就是一句过场话。

    “不知公子在京师购房是为了做生意,还是……”

    沈长安回道:“嗯,算是定居吧,在下此来京师是准备参加武会试的。”

    一听此话,王聪不由一脸惊讶,赶紧起身揖了一礼:“没想到公子竟是武举人,失敬失敬。”

    “客气……”

    “敢问公子想买什么样的宅子?”

    “在下要求不高,就一个独立的小院,不用太大……”

    听完沈长安的要求之后,王聪拿出一个小册子开始一一介绍自己手中的房源。

    之后,又带着沈长安一起现场参观了其中三处小院。

    “沈公子,怎么样?看中哪一间了?”

    沈长安沉吟了一会道:“感觉不是很满意……”

    倒不是他挑,其中有两间小院其实还可以,只是周边的环境有些杂乱,说脏乱差也不为过。

    “这样啊……”王聪又翻开小册子看了看,随之道:“明照坊那里有一间院子很不错,还带了个小花园,只是价格可能要高一点。”

    明照坊距离皇城较近,四周挨着南薰坊,澄清坊、积庆坊等等,是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价格自然会贵一些。

    “哦?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原户主报价一千八百两,不过议下价的话应该能少一点。”

    “这样啊……要不,先看看再说。”

    “行,公子请!”

    不久后,二人坐着马车一起来到了明照坊。

    “公子,请!”

    在王聪的带领下,沈长安走进了一间标准的四合院。

    大门开在南房右侧,中间为院落,东厢房、西厢房,正房、耳房分布在四周。

    另外还有一个小圆门,连接着后院一处小花园。

    整个院子约占地七八分,小巧精致,功能齐全,书房、客厅、房间、花园、厨房、天井应有尽有。

    而且,四周大多都是这样的小独院,环境也比较干净。

    “不错!”沈长安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听有戏,王聪不由精神一振:“公子,要不小人带你去见见原户主如何?你们双方面对面谈谈价。”

    沈长安摆了摆手:“不用那么麻烦,就一口价,一千五百两。行的话,你明天到客栈找我,不行就看别的。”

    “这样……行,那回头小人去找对方谈谈。”

    要说银子,沈长安现在说不上多富有,但也攒下了近一万两银子。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那本《南北行路指南》分到手的利润。

    那套书到现在依然还在刊行,已经修正到第三版。

    市面上虽然有人模仿,甚至有人盗版,但总的来说,那套书的销量还是比较稳定的,一年能为沈长安带来两三千两银子的收入。

    当然,这笔收入并不纳入经商的范畴,刊行自有代理商。

    对于沈长安与唐伯虎来说,这笔收入美名其曰:润笔费。

    次日上午,王聪满面春风来到客栈。

    一见面便眉开眼笑道:“公子,经过小人的一番游说,总算是说动了原户主,答应一千五百两银子成交。”

    “呵呵,那便好。那你看什么时间方便签契约?”

    “公子如果今日无事,今日便可。”

    “行,那就今日。”

    签契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准备一张新的房契,买卖双方以及房牙都要亲笔签名画押。

    房契上要注明房屋坐落、四至(也就是边界线)、阴沟,暗道,包括四邻皆要注明。

    一直忙碌到中午过后,终于签完了该签的字。

    不过,还差最后一道手续,也是最重要的手续:到官府核验身份,加盖官印,同时还要缴税。

    这样的房契,称之为红契,是受律法保护的,也可以理解为大产权。

    如果是民间私下里签的契约,便叫白契,一旦发生纠纷,官府是不予理会的,说不定还会因此而坐牢。

    日落之前,沈长安终于拿到了盖着鲜红大印的房契。

    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毕竟,在京城有了自己的一套四合院。

    之后,沈长安又花了些银子,找人将房屋简单装饰了一下,添置了一些家具与生活用具。

    包括花园也修整了一番,移栽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花木。

    做完这一切之后,沈长安总感觉这院子里还是少了一点什么。

    对!

    还缺个嘘寒问暖、铺床叠被、善解人意的俏丫鬟。

    这个倒不急,得寻个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