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救皇孙,被朱元璋盯上 »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去杭州?”

    闻言,蓝玉再次不解的看向了朱元璋。

    好端端的皇爷为何要让自己去杭州?

    难道杭州也有战事?

    蓝玉并未着急回答,而是静待朱元璋继续说下去。

    只见朱元璋眼中寒光冷冽,将杭州出现倭寇以及袭击二虎的事讲述了一遍。

    “混账,一帮倭奴,竟然敢在我大明国土上肆虐,简直不可饶恕!”

    蓝玉说着再次跪倒在地:“皇爷,臣愿帅兵出征,荡平倭寇。”

    朱元璋看着蓝玉,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激发蓝玉的凶性。

    但他也有把握拿捏蓝玉,认为就算蓝玉再如何凶悍,也难逃他的掌握。

    不过朱元璋还是叹了口气,说道:“蓝小二啊,不是咱不想灭了倭寇,只是那些倭寇狡诈,都是以小股部队偷袭。”

    “朝廷每次派兵前去征剿,他们便化整为零,逃回海中,隐藏于海岛之间。”

    “而我们大明军队却无追赶的船只,也只能望洋兴叹。”

    朱元璋禁海政策也是为了杜绝倭寇的袭扰。

    早在元朝之时,倭寇就频频骚扰华夏海疆。

    元朝几次派兵前往倭岛,但是由于元朝军队虽然在陆地上无敌于天下,但却不善海战。

    到了海上所有元朝士兵都成了软脚虾,几乎都全军覆没。

    到了大明,朱元璋更是将倭岛定为了不征之国,不是他不想征伐倭岛,只是国力不允许。

    “皇爷,当初我们与陈友谅大战时,以陈友谅的船队对付倭寇恐怕会轻而易举吧?”

    蓝玉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当初陈友谅拥有强大的船队,在鄱阳湖上与大明军队进行了大战。

    陈友谅的大型船队几乎打的明军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朱元璋亲率突击队偷袭,再加上陈友谅轻敌,谁胜谁败恐怕还很难说清。

    随着陈友谅的身死,其造船技术也消失无踪了。

    陈友谅也是乱世枭雄,势力范围曾经一度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后来还登基称帝建立陈汉。

    当时陈友谅兵强马壮,在所有势力中堪称最强。

    然而他称帝之后让他志得意满,小觑了天下英雄,自认为能够统一天下,于是率领着六十万大军讨伐朱元璋。

    结果在洪都城下,陈友谅的大军就吃到了苦果。

    在守将朱文正的浴血奋战下,洪都以一座孤城抵挡住了陈友谅大军的进攻,为朱元璋领军回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后来朱元璋领军二十万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决战。

    在鄱阳湖决战中,陈友谅依靠自己战船体型大、数量多的优势围攻朱元璋的战船。

    但没想到朱元璋发动偷袭,亲率突击队采用火攻的策略,大败陈友谅的汉军。

    失利的陈友谅在率领残部突围时,不幸被一支箭射中头部而亡。

    对待仇敌陈友谅的后人,朱元璋更没有任何的慈悲之心。

    除恶务尽他实行的是非常的彻底。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将陈友谅的儿子尽数处死,反而让其留下了一些血脉。

    如此一来,朱元璋也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陈友谅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陈善儿、陈理。

    在鄱阳湖之战中,长子陈善儿被朱元璋俘虏。

    当时的陈善儿已经被立为陈汉的“太子”,在陈汉旧部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只要陈善儿活着对朱元璋就是一个巨大威胁。

    无论是软禁还是放逐,都会让陈友谅的支持者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他,继而对朱元璋的统一大业造成不利影响。

    甚至只要找一个陈善儿的替身,就可以打着为陈友谅报仇的旗号纠集人马反抗朱元璋。

    几番考虑之下,朱元璋便将陈善儿秘密处死,对外宣称是陈善儿是感染恶疾,死于家中。

    陈友谅次子陈理,在鄱阳湖之战后被陈汉太守张定边救回陈汉大本营武昌继承王位。

    朱元璋乘胜追击两次进攻武昌,而陈理也派遣将领前去应战,但无一例外都是大败而归,连陈汉丞相张必先支援武昌的兵马都被常遇春打败,本人还被活捉。

    之后朱元璋派人入城劝降,年幼的陈理在身边大臣的劝说下不得不打开城门投降。

    朱元璋见到陈理还是个懵懂的小孩,心生怜悯之心,将陈理扶起来并握着陈理的手说不会给他治罪。

    后来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准许其在府中任意挑选物品,长居应天。

    朱元璋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一方面这样可以抚慰陈友谅旧部,彰显自己仁德。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赢得民心,告诉天下人,只要投降朱元璋便会受到封赏。

    这一举动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在陈友谅死后不久,其大部分旧部都主动投降了,让朱元璋的实力飞速提升。

    陈理投降时虽然才刚刚十三岁,但也并非不记事,在京城中居住时经常口出狂言,甚至有时候还会对朱元璋流露出怨恨之心。

    这令朱元璋心中非常窝火,但是又不好食言除掉陈理,放到外地他又不放心,令朱元璋陷入了两难。

    后来还是李善长为朱元璋送上了一条策略,便是让其代表大明出使高丽。

    当时大明与高丽关系还不太好,再加上高丽王室与北元的关系依旧不清不楚,就算陈理遭遇不测也与大明毫无关系。

    当年的小明王,也是朱元璋按照李善长的计策处死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人护送陈理前往高丽,至此便杳无音讯。

    如果能找到陈友谅的造船技术,大明何愁无法剿灭倭寇。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事。

    “蓝小二,咱派你前往杭州有三件事,你要谨记。”

    蓝玉急忙说道:“还请皇爷示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首先,杭州知府沈冲是咱亲自提拔上来的,你去了杭州所有事必须与他商议。”

    “什么?”

    闻听此言,蓝玉再次不可置信的看向了朱元璋。

    自己一个堂堂的侯爷,遇事竟然要与一个小小的知府商议,让他的脸往哪里搁?

    朱元璋看了看脸色难看的蓝玉,心头有些不悦。

    “怎么?你不愿意?”

    朱元璋眉头紧皱,一字一顿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