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谢邀,人在八零年,刚登富豪榜首 » 第24章 你怎么知道你就是无名之辈?

第24章 你怎么知道你就是无名之辈?

    “路川?”林耀堂看向路川,说,“年轻人,你叫路川?”

    “是的,林总。”

    路川自然地回应林耀堂对他的询问,语言里既没有自卑也没有自负。

    语罢,路川举杯,对着林耀堂的方向,道:“林总,敬您。”

    “敬我?敬我什么?”林耀堂有些不解,更有些好奇。

    “敬您拨冗来见我一个无名之辈。”

    “哈哈哈,”林耀堂笑了几声,“年轻人啊,你怎么知道,你就是无名之辈呢?而且,你有名有姓,路川,不就是你的名吗?”

    路川一时没想明白,林耀堂说话这么哲学做什么,不过,鉴于人在屋檐下,加之林耀堂确实资历比他高,于是礼貌地回复:“借您吉言,只希望林总不要对我失望就好了。”

    林耀堂听到路川这么说话,心中难免吃惊。

    毕竟,在林耀堂的视角里,眼前这个小伙子也就十八九岁的模样,却能在比他资历高那么多等级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模样,实在是难得一遇的沉稳。

    “路川,你目前在什么行业发展?”林耀堂问道。

    魏星月心中一惊。本来,她虽然好意带路川来见林耀堂,但是,她也没抱多大希望,没觉得林耀堂能对他多么青眼有加。这并非是看不起路川,只是因为,他现在确实还太年轻了,社会的惯性就是这样,难以相信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任何行业的头部成功都需要大量实践积累,而实践检验需要时间作为成本。路川这么年轻,显然还没有付出这个成本。

    然而,现在从林耀堂的反应看来,路川可能就是这个例外。

    “晚辈不才,目前刚刚成立了一家十几人规模的小公司,主要业务是经营煤炭生意。很多地方都还不成熟,还需要林总屈尊指点一二。”

    虽然路川是一个说话不露真心的城府之人,但是这句话确实是真的。否则,他干吗坐在这里浪费时间。

    林耀堂在商界浮沉几十年,而且位居高位,别的不说,单是关系网,就是个无价之宝。

    “煤业?”林耀堂反问。

    “对,就是煤业。”路川如实回答。

    “嗯,路川,你的眼光很到位,”林耀堂稍稍露出赞许的目光,“近些年,大多人都只顾得上随波逐流,干的事情,要不然就是给人打工,要不然就是投机倒把。真正能有眼光去发掘出风口,并站上去的人,实在是不多。”

    “林总,您说得对。不过,这种现象并非是近些年特有,恐怕,古今中外,均是如此。”

    路川说完后,林耀堂的眼睛里像是亮起了什么东西:“路川,你很有自己的见地嘛!”

    路川谦虚地笑笑:“我不过就是替林总把您早就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而已,何谈见地?若真论得上什么见地,那也是林总的见地。”

    “好了,路川,我已经知道你并非池中之物,场面话我们就不需要多言了。虽然现在的社会依然是人情社会,但人情社会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浪费很多时间。我不喜欢浪费时间,尤其是没有异议地浪费时间。”

    魏星月展露出美丽的笑颜,道:“没想到林叔叔和路川会聊得如此融洽,倒是把我的创业热情都点燃了。若是林叔叔后续还有什么可以进行的合作,我看是一段很好的机缘!”

    路川说:“林总,晚辈不才,只知道您是做信托业务的,却不太了解这中间具体的内容?”

    林耀堂轻笑一下,神态中透露中只有对聪明的同类才会有的和蔼:“信托,顾名思义,就是信任与托付。不仅仅是商业的世界,在普罗大众的社会中,也会有很多需要信任的地方。但是,路川,你知道,信任,在人类社会,往往又是最容易缺失的东西。”

    “林总,我大概明白的意思。不过,我暂时不太懂,社会信用和金融信用,是一个道理的概念吗?”魏星月问。

    “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金融体系建立在信用之上,但是,人情社会中的信用,往往只是一种自发的信用。比如,自发地轮流请客吃饭等等。但是,金融丛林中的信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信用。”

    林耀堂喝了几口茶,作了一些简单的解释。

    “就像,在中世纪的早期,大不列颠施行过一种叫做土地保有制的制度。这个制度中有一些规矩,比如,保有人并不能按照自我意愿处理土地,而是必须交给长子继承,以及不允许把土地捐给教会,等等。

    “为了让这些限制少一点,逐渐有人发明了用益制。比如,虽然人死了不能用医嘱安排土地的归属,但是,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于是,保有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把土地转交给他所信任的人,另外,这个行为的进行目的是保障受益人的利益。

    “等受益人长大成人,或者满足了什么保有人提出的其他条件,就可以获得土地。”

    一边听路川说,林耀堂一边感到欣慰和赞赏:“嗯,不错,你说得很对。星月,路川说的正是信托的来源。这是英国人的一项发明,对金融信托业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刚才路川所说地这个保有人所信任的人,我们也称之为受托人。而如果受托人背信弃义,那么这桩买卖就完蛋了。”

    魏星月道:“林叔叔,我明白了,这就是信托的原始逻辑。本质上,是为了规避不守信用的风险。”

    “现在正是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构成大力发展的时候。有发展,就会有机遇。发展得越好,信托业务也就会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林总,我真是佩服您,眼光太独到了,早早创办了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没有错过黄金的市场机会。”

    路川表达了自己对林耀堂的佩服。当然,这些都是场面话。林耀堂刚刚说的那些,路川并非不知道。只不过,现在需要一个谈话契机,进入接下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