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授长生诀 » 第七章 梁帝郑桓

第七章 梁帝郑桓

    梁国皇宫之内,郑桓正在一座偏殿内饮酒作乐,这些时日,前线捷报频传,最新的那封战报显示:“陈留王有意要归降,前日早朝,群臣祝贺,看来自己很快就要完成太祖,武宗未竟之伟业”。是以,这些时日,郑桓连早朝都不去了,这几日在后宫整日饮酒作乐,除了前线战报,其余事物一概不问,都交于内阁处理。

    此时,殿中央一位身材丰腴的女子,身着薄衫在场中乐师的节拍下轻快舞蹈,倏然间水袖甩开,衣衫舞动,如蝴蝶般翩翩飞舞,扭动间腰如柳条,柔弱无骨,曼妙玉体若隐若现,只是场中乐师俱在垂帘后演奏,这般美景只被郑桓寺人才能欣赏。

    一曲舞罢,场中女子过来谢礼,此女乃是郑桓新近册封的丽贵妃,姓谢名子涵,乃是京中商贾之女出身,自入宫以来,便备受宠爱,郑桓几次想要册封她都被皇后联合群臣反对,如今前线节节胜利,郑桓也威隆日盛,力排众议,将此女册封为贵妃。

    郑桓让乐师退下,看着眼前爱妃面容幼态,身材却极为丰腴,肤色更是白如冬雪,许是刚才跳舞用了许多气力,此时樱唇微张,面若桃红,身上薄衫在美人香汗的浸润下宛如透明,那傲人的身姿若隐若现,郑桓不由得咽了下口水,将美人拉进怀中,肆意把玩。虽然自己这几日一直留宿在此,但是每次看到她的娇媚模样,却总是克制不住。

    丽妃被郑桓的禄山之爪抚摸的全身发痒,娇嗔道:“陛下,不要这样,臣妾身上全被汗湿了,你让臣妾先去沐浴一下吧”。

    郑桓却深吸了口气:“朕喜欢你身上的味道,没朕允许,你以后不准洗澡。”

    “那怎么行,那样不会臭死吗。”

    “朕帮你洗啊,郑桓的手在美人臀上揉捏了两下”

    丽妃却吓了一跳:“陛下,您封我为贵妃已经在宫里惹尽了非议,如今还要帮我…说到后面,丽妃压低了声音,宛如蚊子翁鸣,宫里人多嘴杂,我以后在宫里怎么和其他姐妹来往啊”。

    郑桓哈哈笑了出来:“爱妃,你怎么总是这么胆小,宫里的其他妃嫔,巴不得天天让朕宠爱,到你这里,却总是怕这怕那”。

    丽妃委屈道:“前些日子,我听见宫里传闻,说我是狐媚妖女,只知道勾引皇上,害的陛下荒废政事,臣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陛下以后还是少来臣妾这里吧”。

    “她们说的没错啊,便是狐媚子3也没你这么撩人,害得我每天都想往你这里跑”。

    丽妃闻听此言,却留下两行清泪,泣声道:“我知道我是商贾之女出身,身份卑贱,不比其他姐姐来的尊贵,姐姐们不愿做的事我愿去做,陛下就是因为这样才喜欢我吧”。

    郑桓见美人垂泪:“不由得心疼道,你怎么会这样想,自我在宫里第一眼看到你,心里便再无旁人了,皇后她们都是世家女儿,心思沉重,哪有你这般可爱。朕娶她们,不过是为了安抚朝臣,如今马上就要扫灭陈国,朕以后就是千古圣君,看谁以后还敢多言反对。就算我不是皇帝,这后宫佳丽我都能放弃,只愿意娶你一人”。

    丽妃听到此言,感觉像要飞到天上去了,她没想到,眼前之人贵为九五之尊,对自己的爱意却如此强烈,不由得用手轻轻抚在他的脸庞,想将他这时的模样永远刻在心里。

    “可是定国公如今正在前线苦战,你整日在我这里,岂不冷落了皇后”。

    “朕知道了,明日我便回去,只是今晚你要将答应朕的事兑现啊”,说着便在丽妃耳边轻语。

    话音刚落,丽妃就面目羞红,跳将起来,玉手捂臀:“不行,我什么时候答应的,那里怎么能做那种事,臣妾从来没有听闻过。”

    郑桓却佯怒道:“朕册封你为贵妃时,你不是答应无论朕要你做什么你都答应,君无戏言,你可是要抗命吗”?

    丽妃见此情景,立马跪下道:“皇上,你不要吓唬臣妾,臣妾只是害怕,不管您说什么什么我都依你”。

    郑桓见她娇弱,心里更是爱极,将她搂在怀中:“你放心,朕会很温柔的”。丽妃只轻声嗯了一下。

    这时,有内侍突然闯了殿内来报:“有信鸢传来前线急报,请陛下亲览”。

    信鸢乃是皇家所育极为珍贵的禽鸟,此鸟一旦结对,便终身不离不弃,便是在万里之外也要相会,也是因为这个缘故,雌雄分离过久两鸟便会绝食而亡,许忠带去的三只信鸢乃是皇室培养最好的一批,它们与雌鸟相隔半年也不会绝食。可以日飞三千里,战报传来也不用一日,是以非到要紧关头绝不会用它来传递讯息,第一次信鸢来信是梁军收服陈世美。第二次是前日前陈留王派人议和,仅过了两天,前线又来急报,莫非陈留王真的已经投降了?

    当下,便将信筏打开,只是一看到开头,郑桓就瞪大了眼睛,呼吸都被止住,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郑桓闭目许久,又睁开眼,见信中讯息还是没有变化,感觉身上一阵失力,拿信的手不住的在颤抖,跌坐在靠椅上,丽妃和内侍见此情景,纷纷跪倒在地,不敢出声,许久,郑桓才反应过来,将手中信件撕的粉碎:“许忠,朕不杀你,誓不为人”!

    这时,又有侍卫来报:“宁国公,陈相国在宫外求见。”

    让他们去御书房等候,来人摆驾:“送朕去御书房”。

    宁国公贾涉和陈道林今晚在内务府值班,是以得到的信息最早,他们已经派人去通知其他重臣,信鸢带的信件有两份,皇帝收到的是军中内侍所写,没有政事堂收到的监军写的军情详细,陈道林禀报道:“如今前线溃败,陈军兵锋很快就会逼**阳关,可平阳关如今只有两万守军,如果被陈军所趁,我西京道五洲十三府危矣”!

    “种师道呢,他有没有从前线撤回,平阳关一直是他镇守,有他在,平阳关不会有失的”。

    陈道林摇了摇头:“种师道在前线死战不退,只怕已经凶多吉少,折可适倒是逃回平阳关了,只是他在战场上中受了重伤,难堪大用啊”!

    郑桓又闻噩耗,只觉胸闷异常,竟一口吐出血来,昏倒在地,陈道林连命内侍去请御医。

    郑桓醒转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房间站满了赶来的重臣,朝臣将刚才的商议结果告诉了郑桓,郑桓考量之后也觉得只有这样了,当即下旨:“让兵部尚书刘宏调动建康城四万守军,速去平谷关支援,宁国公陈涉也赶赴前线统帅。”

    接下来几日,郑桓衣不解带,恨不得前线能一夕三报,总算得来一个好消息:“折可适已经苏醒了,他伤势好转后就带领了两万梁军出平阳关,收拢了近三万溃兵,如今平阳关有还五万梁军镇守,陈军对平阳关应该再难有威胁”。

    郑桓给折可适下令,让其固守待援,等建康城援军赶到,让其寻机反攻,誓要踏平陈国,对折可适所报定国公许忠失了联系却没有回复,郑桓心里有些庆幸,他死在陈国也好,如果许忠逃回来自己怎么处置,他犯下的错是万难饶恕的,只是许家与皇室世代联姻,还能真的将他株连吗?却不知此举又为梁国埋下大患。

    却不知此时许忠早已经成了陈留王的阶下之囚,原来许忠命周衡撤退不久,梁军就开始溃败。周衡从逃兵口中得知种师道以身殉国,心里已经对许忠已经充满了怨恨。然而许忠却毫无察觉,反而让其加快逃命,周衡在撤退途中思量许久。觉得许忠会将临阵脱逃的责任推给自己,自己就算逃回平阳关也不会幸免,心中发狠,将许忠擒拿,在被陈军的拦截作战中,带了几十名亲信,投奔了陈留王。

    陈留王得到周衡投奔,顿时大喜过望,自己正愁如何攻克平阳关呢,周衡就将许忠送来,心中已然有计,对周衡大肆封赏,赐其爵位。还称许忠为妹婿,答应会将其送回梁国,保住他的荣华富贵。许忠想起来之前栎阳公主对自己是百般迎合,当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却成为阶下之囚,还被要求配合陈军攻取平阳关,许忠终究是皇亲国戚,怎会挖自家墙角,被俘后,许忠数次想要寻死,俱都被人拦阻,陈留王并不需要许忠反叛,他心中自有定计,只需要让周衡配合骗开平阳关城关,若能成功,陈国定能在自己手上中兴!

    陈留王对周衡许诺,如果能攻破平阳关,会赐其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周衡虽然不想对旧日袍泽动手,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加上功名利禄的引诱下,决定用计诈开平阳关。

    陈留王命一队数百人伪装成梁军士兵,命周衡统帅,又喂许忠喝了嗨嗨的迷子,将其扮成伤重不醒的模样,又让陈军给周衡开了方便之门,让其收拢了近千名梁军溃兵,一路逃至平阳关下,平阳关守军帮他们击溃了追击的陈兵,却不愿放他们入城,只愿意给他们一些粮食补给,让他们从山道撤回梁境,只因为这两日已经很少有梁兵能逃到这里,这伙逃兵足有上千人之众,如何能逃过陈军的层层拦截,平阳关下的梁军纷纷在在城下唾骂,他们这些天在陈境犹如丧家之犬,结果逃到平阳关还不让他们入关进城,周衡也在下面起哄,说下面还有定国公许忠,许忠在战场上负伤,危在旦夕,如果被守将耽误了性命,定国公府上追究,谁也担当不起。城守虽然与周衡乃是旧识,也不愿违抗军令,只说要放下吊桥带定国公上来,城下残兵怎会允许,只要求大开城门,让他们一起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