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抽卡秦时,让大秦再次伟大 » 第105章 韩信的功勋之路

第105章 韩信的功勋之路

    咸阳。

    扶苏皱着眉头,自从一部分减少百姓赋税的《秦律》颁布出去之后,桌案上的奏折只见多,不见少。

    “这帮人,真是吃饱了就不管别人死活!”扶苏不满地说道。

    一会儿这个郡县赋税收不上,一会儿那个郡县有商贾闹事。

    看了几卷奏折,都是大同小异。

    扶苏嫌弃地把奏折丢到一边。心里嘀咕道:

    “也就是条件不允许,不然天天把这些郡守拉到朝廷,给他们好好洗脑!纠正他们的思想观念!”

    正当扶苏想得开心时,姜毕拿着一卷竹简,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陛下!上郡送来的军报。”姜毕气喘吁吁地说道。

    看姜毕的神情,扶苏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忙不迭地打开军报看了起来。

    “呼”

    看完之后,扶苏长长地松了口气,白了一眼姜毕:

    “以后拿军报来的时候,别摆出一副出大事的样子。容易让人误会!”

    “诺!”姜毕被训斥得莫名其妙,嘴上却在乖乖应和,见扶苏并不是真的恼怒,他又谄笑地开口道:

    “臣只是觉得陛下关心上郡,所以一拿到军报就赶紧过来呈给陛下,生怕有所耽搁。”

    扶苏“嗯”了一声,眼神没从军报上挪开,甚至还不由得“嘿嘿”笑了两声。

    姜毕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是上郡传来的捷报吗?”

    “你自己看吧。”扶苏把军报递给姜毕。

    姜毕接过军报,越看越吃惊:“陛下,韩军侯就是您从淮阴县找来的韩信吧?”

    “对,就是他。”扶苏笑道。

    “他可真是个奇才!这才不到两月吧!”姜毕由衷地感叹道。

    扶苏走出殿门,望着远处:“是啊。才不到两月。”

    姜毕并不知道扶苏此时在想什么,他朝扶苏竖起大拇指:

    “还是陛下慧眼识英才。不然,如今韩军侯还是籍籍无名之辈呢!”

    扶苏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你不明白。”

    若自己不先下手为强,将来的韩信必然不是他可以轻易掌控的人。

    原来,韩信送走胡姬和少司命,回到上郡之后,带着扶苏给他的那一千人,竟然来来回回杀掉了四千多个匈奴人。

    虽说这点功绩分下在每个人头上并没有多少,但对于初出茅庐的韩信而言,这已经算很好了。

    军报上说,韩信和这一千人,每日只睡不到三个时辰。

    每日除了跟着上郡的将士们同步训练之外,韩信还对他们有其他要求。

    而韩信更是拼命,除了跟着训练之外,还苦苦研读兵书、摆弄沙盘,遇见不明白的地方,立刻会去请教蒙恬或者王离。

    他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那手底下那一千人。

    没多久,有匈奴不断骚扰边境,韩信主动请缨,带着这一千人就去了。

    蒙恬也想看看,韩信到底有多少实力,于是便同意了。

    令蒙恬惊喜的是,韩信似乎真的是军事上的天才。

    第一战便以无一人伤亡的战绩,回到了上郡军营。

    虽然说第一战是韩信这边人多,但无人伤亡这件事,就值得推敲了。

    而接下去的每一次,韩信和这一千人,总是能以出其不意的招数制胜。

    不过,遇见人数悬殊时,还是会有人受点轻伤,但依旧是无人阵亡。

    这让蒙恬很好奇,于是叫来韩信,笑着问道:“韩军侯莫不是有什么制胜的法宝?”

    “为何每次都能带这手下全身而退?”

    韩信憨直地笑道:“大将军,末将哪有什么法宝?全凭书里看的,和将军教的。”

    蒙恬瞪了他一眼:“少来这些文绉绉的话!”

    韩信无奈地说:“大将军,末将真没有制胜的法宝,只是这几场仗,运气好一些。”

    “刚好能让末将把书里教的闪击和迂回用在上面罢了。”

    “就这样?”蒙恬半信半疑地盯着他。

    韩信点头:“真的就这样。”

    “那为何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最严重的也只是一些皮外伤。”蒙恬追问到。

    “嘿嘿。”韩信挠了挠头,“说出来不怕大将军笑话。”

    “末将时常和弟兄们说,有命在,就能不断积累功勋,没命了,就什么都没了。”

    “战场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枉顾自己的性命,一切以保住性命为主,要放心把后背交给兄弟们!”

    “大家在一起日子久了,相互的信任还是有的,所以才能全身而退。”

    但蒙恬似乎不太认同韩信的说法,他皱着眉头问道:“难道你就不怕这样会培养出来一堆逃兵?”

    韩信露出一口白牙:“大将军,末将认为逃兵和保命这两件事没有冲突。”

    “逃兵是躲避战事,临阵脱逃。保命是保住性命,再回过头来帮兄弟们。”

    “若是手下人真不能理解末将的意思,当了那个逃兵,末将也不介意亲手送他一程。”

    蒙恬这才哈哈大笑:“你小子,真是个滑头!”

    “早前听王离说过,他去接你的过程,一开始本将还只是当个笑话听了。”

    “不过细细想来,你小子可不是任人欺侮,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人。”

    被提及过去,韩信故作可惜地叹了口气,戏谑道:“大将军,当初末将在淮阴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也不知道怎的,突然就被陛下赏识了。末将本想着,帮陛下做了事,拿点赏钱就回淮阴扬眉吐气一回的。”

    “不过,和陛下相处过后,才觉得大丈夫有机会建功立业,又怎么能偏安一隅?”

    蒙恬见他半天说不到点子上,又问道:“等你建功立业后,那些欺侮你的人呢?你打算如何?”

    韩信想了想,笑道:“他们虽然欺侮过末将,但说到底,他们仍然是陛下的百姓。末将杀他们,不就是在跟陛下过不去么?”

    “等末将有了功勋爵位,再回去淮阴,他们一样也要对末将礼遇有加。”

    “不过,末将当初说过,要让一万人替末将的老娘守墓。”

    “真能建功立业活着回去,这件事末将是一定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