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抽卡秦时,让大秦再次伟大 » 第64章 秦明帝

第64章 秦明帝

    礼乐一响,早已准备好祭祀用品的宫人,把手中端着的美酒佳肴,小心翼翼摆放在嬴姓祖宗的牌位前。

    巫开始祈福。

    扶苏竖着耳朵,想努力听懂巫到底说了些什么。

    努力了一会儿,扶苏就放弃了。

    “这些话恐怕除了他自己,没人听得懂吧?还不如让晓梦来做场法事。”

    他在心里嘀咕道。

    想归想,能亲眼目睹一场古老的、真正意义上的登基大典,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何况,他这可是亲身经历!

    扶苏强行压着上扬的嘴角,心中是说不出的激动和喜悦。

    祈福大约持续了一柱香,巫朝扶苏和礼官行了礼之后退场。

    依照习俗,此时应该由扶苏的母亲,或者德高望重的皇室宗亲,拿酒敬献列祖列宗。

    不过扶苏生母早逝,先王又未立王后,有些辈分的老人,也被胡亥和赵高折腾没了。

    朝中已没有人比扶苏更尊贵。

    所以,之前礼官和扶苏商议过,敬酒便由扶苏亲自来。

    扶苏手持青铜酒器,笔直地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神情凝重,目光坚定:

    “嬴姓子孙扶苏,业已成人。”

    “蒙先祖广厦之荫,生六合一统之期。继列祖列宗之勤,承始皇四海之志。”

    “今大秦奸佞已除,北匈奴危机暂缓。”

    “扶苏虽比不上列祖列宗之功德,但有生之年必将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生,为秦之基业奋博。死,随列祖列宗佑华夏万世!”

    说完,扶苏将杯中酒撒在牌位前,燃香祭祖。

    随后,六名侍从把青铜打造的鼎抬到扶苏身后。

    鼎上用小篆刻着和礼官手中诏书一致的字。

    礼官打开印着传国玉玺的诏书,朗声念道:

    “公子扶苏,贤良仁爱,体察天下。文,可抵百家,武,可护江山!”

    “为明君之典范!”

    “公子扶苏上承天命,下继王事,今登基,为大秦第二任皇帝!”

    “号:秦明帝!”

    “请明帝更龙袍!戴皇冕!”

    紧接着,内务替扶苏脱下太子服,换上了黑金龙袍。

    扶苏又拿起皇冕戴上,内务这才敢上前替他整理。

    “佩王剑!”

    霎时,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都投向侍从抬着的精美的木盒。

    礼官打开木盒,古朴、厚重的轩辕剑映入众人眼中。

    隔得老远都能感受到其尊贵无比的气息!

    蒙毅眼皮不由得跳了跳,心想:

    “莫非陛下所言非虚?此剑的确是真的?自己当时为何不信?”

    扶苏拿剑,剑指长空,气势如虹地喊道:

    “从今往后,山川草木之地,皆为大秦粮仓!日月所照之处,皆为华夏领土!”

    “华夏!永世不衰!”

    文武百官的热血立刻被点燃了,对着扶苏方向叩拜后,喊道:

    “华夏永世不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喊声整齐划一,如雷贯耳,听得人心潮澎湃!

    三呼万岁之后,扶苏威严开口:

    “众卿平身!”

    百官感激道:“谢陛下!”

    扶苏看向蒙毅,蒙毅微微颔首,拿着诏书向前走了两步:

    “今,四海升平,海晏河清。”

    “新帝仁爱,特下旨,大赦天下!”

    “除谋逆、叛乱之罪者,皆可出狱回乡。今后洗心革面,重新为人!”

    话音一落,百官又喊到:

    “陛下圣明!”

    随后,蒙毅拿出第二道诏书:

    “前丞相李斯,虽为秦之肱骨,却犯下谋逆之罪。”

    “法家学子劝,以其功抵其罪。但,秦律威严,无从可赦。”

    “今特下此诏,邀天下法家学子于十五日后在咸阳辩法!”

    “不论言辞轻重,皆无罪!”

    此诏一出,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很快,有人跪下上表:“陛下!万万不可啊!”

    “罪人门生对李斯之死怀恨在心,让他们入了咸阳,若是伤到陛下,如何是好?”

    扶苏微微一笑,坦然自若地说道:

    “天下学子众多,所学五花八门,朕又岂能因此失了法家学子的心?”

    “朕是天子,金口玉言。已经发出的诏书,岂有反悔之理?”

    “这……”上表的大臣被扶苏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回去。

    不过脸上的担忧却不见少。

    很快,蒙毅又拿出第三道诏书。

    百官面面相觑,陛下刚登基,就连下三道诏书,这是何意?

    众人神色被扶苏尽收眼底。

    扶苏面无表情,拿过蒙毅手中的诏书。

    他看向嬴子婴:“长安君。”

    子婴诧异不已,但依然上前道:

    “臣在!”

    扶苏眼中带笑,打开诏书念道:

    “长安君嬴子婴,智勇双全,明辨是非,在大秦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只身入局,调遣虎贲军入咸阳铲除奸佞,对大秦有不世之功。”

    “今,封为秦王,封地汉中郡。”

    “赐兵符。”

    “汉中郡驻军不再是京师军,更名为:虎贲军。”

    扶苏收起诏书:

    “从今往后,虎贲军只可由朕和秦王调遣。”

    看着强颜欢笑的秦王,扶苏狡诈地笑道:

    “秦王,不愿接旨吗?”

    子婴心中叹了口气,万般无奈地抬起双手:

    “多谢陛下恩典!”

    扶苏和煦地笑着把他扶起来:

    “秦王智勇双全,爱卿们多和他学学。”

    这时,众臣立刻上前和秦王子婴道贺:

    “恭喜秦王,贺喜秦王。”

    “秦王实乃大秦臣子的典范!”

    “秦王敢直面危险,微臣倍感羞愧。”

    被众臣围攻的子婴,脸上的假笑都快绷不住了。

    扶苏见状,哈哈一笑:“好了!再说下去,朕的秦王就要被你们吓跑了!”

    众臣这才罢休。

    随后,扶苏广袖一挥:

    “赐宴!”

    早已准备好的宫人,立刻在百官面前摆下桌案。

    在外守护的军中将士们,亦是每人分到了一斤肉,一袋子高粱。

    厚重肃穆的礼乐不知不觉中,变得喜庆激昂。

    舞娘飘入殿中,随着礼乐声翩翩起舞。

    一曲舞毕,又有将士带着刀剑,上演了一场武道,展示着秦军的风姿。

    宴中夸赞的言语从未间断过。

    这时,一名身姿婀娜、戴着面纱,穿着大红裙子的女子,走入殿中。

    众人不由得被她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