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带存折的妖孽人生 » 第11章 一千元很多吗?

第11章 一千元很多吗?

    自从“脱煤坯”之后,李肖和“三大军”以及安老师的感情,似乎有了一个飞跃。

    同学们也都有意无意地主动跟他接触。

    以前上学和放学,李肖总是独来独往,肖木子也不会主动与他同行。

    现在同学们远远地看到他,也会刻意停下来等,或者跑几步追上他。

    “嘿!站住。”李肖的肩膀被拍了一下,是王小丽跑了过来。

    “等等木子呗。”他说着,又疑惑地问,“哎?你和木子为啥不一起走呢?”

    身后的肖木子也加快脚下速度,赶了上来。

    李肖回头看了一眼肖木子:“哦,谁先吃完饭,谁就先出来了呗。”

    “又要期末考试了,我还啥也没复习呢。”王小丽挽着肖木子的胳膊,担忧地说。

    “怕啥,咱们一起复习。”肖木子用另一只手拍了一下王小丽的手。

    前面路旁,叶学文用嘴往自己手上哈着热气,他似乎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学文,你也得帮我哈。”王小丽放开肖木子,过去拍了一下叶学文的肩膀。

    “当然,咱们仨是一个小组吗。”叶学文说。

    他故意无视李肖。

    王小丽推了一下李肖:“还有你,到底是学习好还是不好呀?”

    “当然是好啊。”

    李肖毫不犹豫。

    “嘁,那你总考最后几名?”叶学文一撇嘴。

    “这次就是第一喽。”李肖微笑作答。

    “拉倒吧,还想全班第一,你比木子都厉害?”王小丽也发出质疑。

    “靠小聪明是考不了全班第一的。”叶学文附和。

    “不是全班,是全校第一。”

    “别做梦了,你要能考全校第一,我买块豆腐撞死。”叶学文一脸讥讽。

    “我买豆腐。”刘军从岔路走来,不嫌事儿大地接茬。

    “那他要考不了全校第一呢?”叶学文追问。

    “他撞。”刘军哈哈笑道,“谁不撞就叫他瘪犊子。”

    刘美凤也追上来:“嗨,新年联欢会你们都准备啥节目啦?”

    学校新年联欢会?

    记忆里这个联欢会也是安老师最后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那次,李肖本打算当个好观众,静静看表演。

    可全班大合唱,不得不上台。

    脑袋受伤,裹着白布的李肖很快就成了联欢会上一个另类焦点。

    击鼓传花的环节,又无奈唱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果完全不在调上,成了同学们的笑柄。

    他不在乎所有人的嘲笑,唯有肖木子态度的愈加冷淡,让他心痛。

    从那以后,李肖总是偷偷练歌,唱各种风格的歌曲。

    多年后,李肖曾在异国街头卖唱为生。

    即使达到这种水平,他也觉得自己最该唱好的一次再也无法弥补了。

    弥补!一切都已重来,一切都可以弥补。

    “李肖,想啥呢?你有啥文艺特长不?”刘美凤拽了一把李肖,抿着红嘴唇问。

    “我?你觉得呢?”李肖微笑,不经意地扬了一下眉。

    ……

    午休的时候,李肖连饭都没吃就跑去了银行。

    银行里只有一个女柜员,在柜台后面吃午饭。

    他瞥一眼进来的李肖,不紧不慢挖起一勺秫米粥放到嘴里:“中午休息。”

    “哦~”

    李肖回答着,慢慢向柜台前溜达,心里盘算:下午我可等不及。

    “要不,我在这儿等一会儿行不?”

    女柜员继续将秫米粥往嘴里送,没理他,也算是默许了。

    秫米粥里几片白菜叶和几条腌的萝卜丝咸菜,寡淡得很。

    “姐,你吃的好单调啊。”

    李肖直视着女柜员,嘴角挂着朴实的微笑。

    “叫姨。”女柜员捋了一下额边的头发,向对面的镜子里看了看。

    “不会吧,你这么年轻还这么漂亮,叫姨都叫老啦。”

    “噗嗤。”听到恭维,女柜员差点喷出来,“你这孩子,还挺会唠嗑。”

    “姐,这个给你。”

    李肖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烤红薯,剥开外面包着的草纸递了过去。

    “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吃吧,这孩子~”女柜员连忙摆手。

    “哦。”李肖一脸不情愿地收起了红薯。

    向屋里扫视一周,也没发现合适休息的地方。

    那个时候,不像后来有等候的座椅,只能站着。

    李肖站在门前,面朝外,背对着柜台,站出了一副寂寥。

    刚过一小会儿,背后传来了女柜员的声音:

    “小伙儿,来吧,姐先给你办喽。”

    “谢谢姐。”李肖迅速来到柜台前。

    “这次取几块钱啊?”女柜员把还没吃完的饭盒向旁边推推,笑着问。

    看来她是记起了这个取过一元钱的少年。

    “一千元。”

    李肖递上存折。

    “啥?多少?!”女柜员瞪大了眼睛。

    “一千元~~很多吗?”

    一千元,在那个时候当然很多。

    八十年代,一个学徒工月薪37.5元,转正42元,就算收入较高的矿工,也不过不过五六十元。

    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张嘴就要取走一千元,不是多,而是离谱。

    李肖赶紧一拍脑门:“姐,瞧我,一见你,说都不会话了。一百元,一百元。”

    “确定?一百元?”

    “我确定。”

    女柜员笑了,拿过存折开始写账。

    当她写到:支出100.00元,结余9900.00元时,瞳孔再一次放大。

    她清晰地记得,有一天就是这个孩子,用这张存折来取钱。

    存折里全部存款只有一元钱,被他全部取走,自己给了他10角钱。

    怎么几天时间,就变成了一万元?

    李肖敏锐地捕捉到了女柜员凝固的表情。

    不好,可能是自己几天里上涨的存款数额让她产生了怀疑。

    无论哪个时代,银行柜员都受到过金融安全教育,对这类情况非常敏感。

    要是汇报上去,调查自己的收入来源,还真说不清楚。

    李肖又露出淳朴的微笑:“姐,你有零钱吗。我哥让我多取零钱,好给人找零。”

    “这是你哥的存折?”女柜员看了一眼旁边的电话机,警惕地问。

    “存折是我的,钱是我哥的。”李肖紧盯着女柜员的眼睛。

    “哦~”

    女柜员端起水杯,做出要添水的样子,慢慢向电话机靠近。

    “唉,这些钱要是我的多好呀。”李肖一脸少年的纯真。

    “你哥干啥的呀?这么有钱。”

    女柜员停在电话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