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火红年代之我是大好人 » 第1章 窑洞汇合

第1章 窑洞汇合

    村南边,一口依据后山坡而建的窑洞。

    数个从四面八方,背着背篓穿着打扮跟贼人一样的村民,偷偷摸摸的到来,在这里相聚。

    里面的窑洞的窗户里,亮着一盏暗暗的煤油灯,撑开了里面活动人群的身体影子。

    躲在阴暗角落里负责接应的,是一位双手互揣在衣袖里面,已经年近半百的团脸妇人。

    李安平和李本厚父子过来的有点晚,属于是在最后过来的那一批人。

    他家离这边虽然说不上很远,但是过来时的小道上,会有时常巡逻的民兵小队和邻居养的大黄狗。所以他父子俩只得是绕了一下路,从贴近村外边的一条小土路上匆匆赶过来。

    伸手推开篱笆一走进院子。

    负责接应的老大婶就赶紧凑过去看了看。确认是自己人之后,小声的说道:“本厚哥和安平娃来了,快进窑去!”

    “欸。”李本厚点点头。

    “马婶子。”李安平有礼貌的打声招呼,喊了一下对方。

    推开门进入窑洞。

    二十几个淳溪村的村民男男女女,蹲墙角的蹲墙角,坐炕上的坐炕上,坐在小板凳上抽毛烟的抽毛烟......

    大家伙儿上来都用着一副欣奇的眼神,看了一下这对刚进门的老少父子。

    “本厚哥和安平娃来了!”

    “过来了啊。”

    ......

    李安平和着爸爸李本厚,随便找了一个空闲的地方蹲下,与大家伙儿简单打个招呼通了下气。

    随着最后几个人的到来,外面院子里的篱笆被牢牢关上。

    窑洞里面的窗户口,也被人用一块破洞凉席遮挡了起来。

    做为此次行动的组织者马路宽大叔,朝着炕上人群坐着的地方挤了挤,进去占据C位发表讲话。

    “我看了一下,大家伙这是该来人的都来了啊,没有一个是落下临阵脱逃滴!”

    窑洞的大家伙儿都很安静,都在竖着耳朵,听他怎么说。

    因为没有凳子,所以只能蹲在一旁墙根的李安平,也在一脸认真的看着这位行动组织者马路宽大叔。

    “我再最后确认一下人数,啊。”马路宽的目光扫过窑内所有人群。“就从我左手边开始报数,我先开始。1!”

    旁边的村民开始缓缓小声接应道:

    “2!”

    “3!”

    “4!”

    “5!”

    ......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人数清点完毕。

    还是和原先说好的一样,26个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待会儿我们就从我家窑洞后面小坡上那条小道走,凌晨的时候趁着民兵换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走出村子”马路宽目光扫视现场说着,严肃的竖起一根手指头:

    “这次去鹿角坡挖野芋头,我再重申一遍!大家伙儿都是自愿的,要是万一出现点什么意外或者被巡逻队逮到,可千万不能把其余人也供出来。

    否则,他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叛徒!在大家伙儿眼里,他在村儿里面可是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放心吧,路宽。”一位头发比较突的小老头儿上昂了一下额头,壮气回应:绝对不做叛徒,我们都是自愿滴!”

    说完,他还面露凶狠的放了一句狠话:“谁要是做了叛徒,给人招供出来了。我永远都看不起他!”

    “是这!我们都不会说的。”

    “嗯嗯嗯,我们都保守秘密。”

    “放心吧,路宽。”

    ......

    其余的村民,也纷纷做出响应。

    蹲在墙角边的李本厚也低低的举了一下手,说了一句:“绝对不当叛徒!”

    然后他又拐动胳膊肘儿,顶了顶旁边的儿子李安平,使了一个眼色。

    “绝对不当叛徒!”李安平也稍低的举起了手。

    马路宽大叔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大家伙儿就先歇歇,到时间了我们出发!”

    “行。”

    “好嘞。”

    “知道哩。”

    ......

    窑洞内的所有村民,均不敢发出太大的响声,只是各自待在自己应该待的地方。

    他们也没有在互相之间唠嗑儿,只是默默低着头等待着行动时间的到来。

    夜十一点过,将近凌晨。

    悄悄开门走到院子里抬起头一望,星夜天空中的月亮已经高正。

    整个村子里面的狗叫声,也被这一片寂静所衬托,来到了所谓的巅峰时刻。

    它们三两只结成一群,不停的游荡在整个村子里窑洞门前的各个小道之中,嗷嗷的吼叫着。

    老一辈的人说,这些狗是在咬那些飘荡在村子外面,长时间不得归宿的孤魂恶鬼。守着让他们不敢进村子来,祸害这里的年迈老人和娃娃。

    点着火把在村子外围巡逻的民兵小队,也缓缓朝着村西那颗老槐树下,与对方交接班的方向行进。

    偷摸走去院子,到窑洞附近查探完一圈情况的马路宽,打开窑门进来道:“该走的时间到哩,大家都各自带上自己的锄头和背篓,准备出发!”

    窑内的男男女女,都立刻把自己方才进窑时候带来卸下放在一边的背篓家伙带上,有序的站成一排。

    随着院内‘出发’的这道小声话语发出,这队由普通农民组成的挖野芋头小队,每个人都适当遮挡脸颊半低着头,匆匆走出这处院子。

    李安平一直跟在父亲李本厚的身边,小眼睛不停的捕捉着周围四方可能会出现的异类状况。

    他们这次行动,被逮到了拉去劳改踩缝纫机倒是不至于,但是被公社点名批评,当着全村的面儿挨批斗,是免不了的。

    每一个人都想安安全全的回来。

    若不是饿的没办法,家里几口子人等着要吃要喝。谁又会大半夜跟贼似的,前来干这事?

    队伍里的大家都彼此彼此,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是困难使他们聚到了一块儿。

    此刻他们在心里面并没有多轻浮和担忧,他们只是觉得,有这么多同村乡亲来和自己一道共度难关,心里面感到挺欣慰的。

    再加上山里人本就骨子里伴带着那种对人的真诚,大家在互相之间都挺和谐。

    少数那个几个爱计较舍不得输,心里经常精打细算的人,也还是有的,终归是占少数。

    李本厚每走一段时间就会回过头来,看一下李安平是否还跟在后面。

    一位老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担忧与关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

    “爸,你放心吧,我机灵着呢。”李安平走着悄声解释道。

    李本厚又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成功岔入民兵巡逻队的交接时间,从那面事先预定好的小黄土坡脚走出淳溪村。队伍里的大家伙心里悬着的担忧,才缓缓放下一些来,开始互相之间小声的拉几句话。

    “欸,隔壁彭家坳子,那一个在县里上学的高中生,考上大学了?”

    “嗯嗯,是这。不过那家人现在的状况,可真是不好过了,一个贫困的家,要供两个娃同时读书。”

    “撑个两三年,等人家娃娃读出来分配工作,领上薪资,家里老两口那日子可就好过哩!”

    “也许吧。不过人家现在正想办法找亲戚借钱哩,要是筹不到,那事恐怕得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