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再造人间 » 第十三章吾家有麒麟子

第十三章吾家有麒麟子

    这个词还是贾敕教他的,倒是新奇有趣,所以他一直记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贾敕心头烦躁不已。

    这倒也不能怪他,他体内的基因种子是为了适应宇宙法则而改造过的。

    虽然平时没有什么影响,但一寻思阴谋诡计的时候,基因的局限性就会体现出来了。

    “而且小人以为,现在杀了那贾珍并不合适。”

    林九又道。

    “怎么说?”

    “贾珍若是死了,爵位定然由贾蓉承袭。那贾蓉也是个色中恶鬼,肯定要借此和秦府定下婚约,只等守孝之后便完婚。到时候少爷想从中干预,还要麻烦许多。倒不如...”

    他嘿嘿一笑。

    “有屁快放。”

    贾敕没好气地说道。

    “是。倒不如把那贾珍阉割了,假托被他侮辱妻女之人的名义。一来不会让那贾蓉承袭爵位,二来那贾珍心中嫉恨,肯定也不会让自己儿子如愿娶得美娇娘了,三来不是人命官司,官府就没有那么用心追查了。”

    林九正色道。

    “你小子,果真一肚子的坏水。”

    他用手指虚点林九。

    “嘿嘿。”

    林九羞涩一笑。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银子还是动暗箱的。”

    贾敕吩咐道。

    他把所有的家当分为明暗两箱,明箱放在梨香院由晴雯管理,暗箱则由林九租了个房子藏着。

    “是。”

    林九兴致勃勃地去了。

    “少爷,您给了九哥多少赏赐?看他那样子,跟吃了蜂蜜屎似的。”

    过了会儿晴雯敲门进来,一边收拾屋子一边笑道。

    “我让他去勾栏里睡觉去了,不睡足七七四十九天不许回来。”

    贾敕随口说道。

    “啐,不想说就罢了,又拿那些浑话来糊弄我。还是秀才老爷呢,真羞死人了。”

    晴雯朝他做了个鬼脸。

    这个主子什么都好,就是行事常与世人不同,每每作疯癫之语,让人无言以对。

    不过晴雯第一次听的时候还又恼又怕,到了晚上贾敕都不让她和小红陪寝时就知道了,自家少爷功夫只在嘴上罢了。

    她却不知,这次贾敕说的却不全是假话。

    “对了,刚刚二老爷让人来请少爷过去说话呢。”

    晴雯想起了正事说道。

    贾政和贾赦赴了王子腾的宴回来后就心事重重,每日忙着接待宾客,今日才得了空找贾敕叙话。

    “知道了,我这就去。”

    他点点头。

    贾政还是要见的,身为贾府现在唯一的朝官,宁荣两府的一多半资源都落在他的身上,也是荣国府实质上的掌舵人。

    贾敕要在荣国府长居,少不了要和他打交道。

    因为是亲戚,所以贾政约了他在书房见面。

    贾敕在小厮的引领下到了书房外面,却见牌子上正刻着“梦坡斋”三个大字。

    贾政在原著中是个严肃迂腐之人,但看这书房的名字就知道,他的性格并非天生而成。

    不然的话,书房的名字就应该是“梦庵斋(朱熹)”、“梦川斋(程颐)”了。

    这点,在原著贾母的话中也有印证。

    进了书房,迎面可见的就是满屋的书籍。

    除此之外便是些字帖、挂画之类的,一概陈设也都是半新不旧,看上去有些寒酸。

    实际上,那些发黄的书籍都是珍品孤本,那些字帖挂画不是古物便是当代名家之作,随便拿出一件都能当做普通人家的传家宝的。

    公侯之家,累世富贵,不用金银珠宝也能彰显。

    因为是亲戚聊天,所以贾政也没有让清客相公作陪,书房里只有他一人。

    “二老爷。”

    贾敕叉手打了个招呼。

    “三弟来了,请坐。来人,看茶。”

    贾政听到声音,转过身来。

    贾政此时四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保养得当。

    三尺长髯飘飘欲仙,倒是一副当官的好相貌。

    不过仔细看,除了脸型窄了几分外,五官和宝玉倒有七八成相像。

    宝玉的性格除了后天养成外,恐怕和他爹的遗传也脱不了干系。

    “前几日忙于公务,未能与三弟一见,是为兄失礼了。”

    贾政朝他行了一礼。

    “二老爷忙公务是正经事,何须道歉,倒是让贾敕惭愧了。”

    贾敕避开了这一礼。

    “三弟还叫二老爷,莫非贾政当不起三弟一声二兄?”

    贾政佯怒道。

    “二兄。”

    他从善如流。

    “好好好,三弟,坐下说话。”

    两人分次坐定了,开始闲聊。

    无论是地方人情还是文章经典,贾敕都对答如流。

    那基因种子的缺陷只在谋划用计之上,论读书的天资,他还在常人之上。

    贾政越聊越是兴起,再观贾敕的人品更是满意之至。

    宁荣两府四代只有两个读书种子,一个出家当了道士,一个年少夭折,实乃他心头第一憾事。

    如今来了个贾敕,不仅天资聪颖,难得的是还身强力壮,不疑有早夭之祸,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

    虽然出了五服,但两家先人却是生死至交,便和一家人一般。

    而且,出了五服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三弟可有诗作?”

    贾政问道。

    “敕平日只知研习经典,在诗词歌赋上未有所得。”

    贾敕摇头道。

    若是他想成为一代文坛宗师,那诗词文采还是很重要的。

    但贾敕并不想成为什么贾子,他读书只是为了走科举的路子当官。

    所以也就不愿意花时间在这种无用之事上了。

    “三弟此言有些偏颇,不过你如今年轻,把心思全都放在学问上也是对的。”

    贾政点头道。

    诗词乃是文人雅事,也是标榜身份的工具,写的不好可以,但不会是不行的。

    不过他也怕贾敕学了诗词后沉迷其中,和贾宝玉同流合污,所以也没有多劝,日后再说吧。

    “你上京来原是为了进学,但以你的学问,族学已不堪用。下一步或是聘请西席,或是入学院读书,你是如何考虑的?”

    贾政捋着胡须问道,态度和煦异常,和平日对待贾宝玉简直天壤之别。

    若是让宝玉看了,只怕要怀疑贾敕才是亲生的了。

    “聘请西席吧。”

    贾敕不假思索地回道。

    “三弟可是怕书院清苦?”

    贾政眉头一皱。

    依他的心思,肯定是想贾敕去学院读书的。

    府中生活过于安逸不说,在学院积累人脉也是仕途基础之一。

    贾政自己虽然连个秀才也没考上,但对于科举的种种关窍却甚是了解。

    这大概是就是差生文具多吧。

    “二兄竟如此小觑与我。敕在乡下时,每日不待鸡鸣便下地耕作、练武读书,直到亥正方才入睡。书院再是清苦,可苦得过毒日当头,汗滴成雨?”

    贾敕怫然不悦道。

    “三弟勿恼,是为兄说错了。”

    贾政连忙道歉。

    他其实是个好脾气软弱的人,只是对宝玉才要装出严父的样子。

    贾敕是他的同辈,又是读书种子,他自然另眼相看。

    “二兄和我相处久了就知道了,莫说寒窗苦读,便是马革裹尸我也只当等闲。”

    贾敕傲然道。

    “好气魄!三弟真乃我家麒麟子也。”

    贾政喝彩道。

    他不会觉得贾敕是口出大言,因为此子是真的手刃过倭寇的。

    “只是为兄实在不解,三弟为何不愿去书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