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再造人间 » 第九章宝玉求饶

第九章宝玉求饶

    一阵阵惊呼声中,贾敕忽然听到一丝杂音。

    “好汉饶我一命,弟子日后定有厚报。啊!”

    他只听到一声细微的惨叫,便归于沉寂。

    贾敕把通灵宝玉拿在眼前细看,却见玉石之上并无裂痕,但石胎却明显浑浊了许多。

    “那声音莫非便是通灵宝玉之精魄,那声惨叫难道是漏了行藏,遭了反噬?”

    他内里思忖,脸上却不显。

    “既然求我饶命,这石头显然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我于这方世界了解全都来自于原著,只是原著描写本就模糊不清,矛盾重重,不可过于依赖。这厮也算是仙家中人,定然知道些内情,今日便暂且放它一马。”

    想到这里,贾敕便握住通灵宝玉道。

    “你若真心求我饶命,便感应于我。”

    他话音一落,手心便微微发烫,那“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隐现红光。

    等红光散去,石胎便又浑浊了三分。

    “果然是个银样镴枪头,和你那主人一样。”

    贾敕不屑一笑,把石头又扣进了金锁扣里,给宝玉戴上。

    “不过说笑而已,我岂能摔他的命根子。宝玉,你这玉是个稀罕物,须要仔细收好,万不可随意损毁,伤了老太太和你娘的心。”

    他叮嘱道。

    众人大松了一口气,又觉这位敕三爷虽然行事不羁,说话却是入情入理,让人佩服。

    只有宝玉心中发寒,他刚刚看得真切,贾敕是真心想把这玉砸碎,万不是说笑而已。

    他正欲声张,却被一双杀气未散的深瞳一扫,身子便软了半截,只能默然不语了。

    “老太太,该摆饭了。”

    气氛正有些尴尬之际,还是鸳鸯站了出来,打破了沉默。

    “是了,我这玉儿一路来风餐露宿,正要吃些好的补补才是。”

    贾母拍着黛玉的手背道。

    小丫头含笑不语,心中却在腹诽。

    她这便宜舅舅一路上见缝插针地让她进食,每到一地便上岸寻地道美食,日日都和过年一样,又哪儿来风餐露宿的机会。

    “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吃饭。”

    贾母又命道。

    “是。”

    王夫人、邢夫人领命便去了。

    众人随贾母回了后院,按次坐定,饭菜便走马灯似了上了来。

    林黛玉本小心观察着众人举止,唯恐不合公府之式,却偷眼瞥见贾敕大开大合,举箸不停。

    她恐舅舅被人笑话,忙环视众人,却见贾母只是含笑看着,没有半点嫌恶的样子。

    “还记得当年贾三爷刚刚娶亲,携妻上京看望代善公。代善公心中欢喜,拉着贾三爷开怀畅饮,对月高歌,吃相便和你一模一样。”

    贾母笑道。

    “先父也常言道,他一生孤僻,唯有代善公是他的知己。”

    贾敕说道。

    “唉,如今他们都去了,就留我一人...”

    说着,她眼中便流下泪来。

    众人顿时慌了神,连忙安抚了半晌才劝住。

    等吃了饭,有人便来请问贾敕、黛玉之房间。

    “你父亲信上也未说,你如今几岁了?”

    贾母问道。

    “回老太太,我今年十四。”

    贾敕回道。

    十四岁?他竟然只有十四岁?

    众人看着坐着都快有宝玉站着高的贾敕,陷入了沉思。

    都说北方人高马大,莫非如今风水变了,江南的饮食更加养人?

    “可曾行冠礼?”

    贾母又问道。

    “先父去世前已为我举行冠礼。”

    贾敕回道。

    古人一般二十及冠即视为成人,不过提前的也大有人在。

    依贾代业的意思,最好等贾敕入学后,由业师、房师乃至座师为其举行冠礼,效益最大。

    但他坚决不允,贾代业也只好在临终前亲自主持。

    贾敕之所以如此,不是被这个世界的孝道同化,而正是因为他有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

    除生养者外,此世无人配为其加冠。

    “既已行冠礼,那便是大人了。”

    贾母点点头。

    她本欲就让贾敕在她后面客房住下,但他既已成年又是秀才,辈分又高,如此未免有些不尊重。

    想了半晌,终于有了主意。

    “那东北角上的梨香院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后来也就没人住了。地方依然偏僻,却也在院里,也有十来间房。敕哥儿可愿意?”

    贾母问道。

    “能感悟荣公遗风,实乃幸事,贾敕当然愿意。”

    贾敕说道。

    “好好。敕哥儿可带了服侍的人?”

    贾母又问道。

    她刚刚聊天时见黛玉带的下人老的老,小的小,都不中用,就派了身边叫鹦哥儿的服侍,如今又问起了贾敕。

    “只带了个长随林九,乃是我家的家生子,最是忠心伶俐,倒也堪用。”

    他回道。

    “只有一个长随怎么能行?我们这样的人家,虽然勤俭,但日常琐事也需有人料理。敕哥儿又是要高中的人,读书时间都不够,哪儿有时间作别的。”

    贾母摇头道。

    按照常理,如今荣国府的当家媳妇儿是王夫人,管家的媳妇儿则是王熙凤,这种事情应该交由她们去操办。

    但贾敕身份毕竟不同,贾代业乃是她丈夫的救命恩人,生前却没得她丈夫半点好处,虽然是其自己不愿,但毕竟有些亏欠。

    而且,贾敕自己也是人品一流,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贾府对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贾雨村都愿意下大价钱拉拢,也何况是自己实打实的亲戚。

    要论尊贵,自然是从贾母自己房里的挑一个最好。

    只是年纪小的鹦哥已经送给了外孙女,沉稳得力的鸳鸯自己又离不开。

    剩下的琥珀、珍珠、翡翠等虽也不错,但到底轻佻了些。

    万一仗着自己是她房里出来的,对贾敕不尊重,反而不美。

    正思忖间,那赖大家的见主子苦恼,连忙凑过来耳语。

    “老太太,何不把晴雯给了敕老爷呢?”

    贾母一听这话,眼前一亮。

    是了,那晴雯是她前阵子刚找赖大家的要过来的,生得标致不说,一手针线活也是十分出挑。

    看贾敕的衣服虽不粗劣,磨损也多,有个人替他缝补也比另做贴心。

    而且来的时日尚短,又是赖大家转送过来的,想必也不会认为自己多有脸面。

    “好,那就把晴雯给你当个大丫头吧。”

    贾母说道。

    “谢老太太。”

    贾敕叉手道。

    “至于剩下的使唤人,就交给凤哥儿安排吧。”

    贾母朝王熙凤说道。

    “放心吧,老祖宗,我保管安排得妥帖。”

    她笑道。

    贾母点了点头,又一把搂住林黛玉。

    “至于玉儿,就把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玉儿就搬进碧纱橱。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吧。”

    她开口道。

    那边宝玉方惊魂未定,竟然没有出言央求。

    而贾敕也没刚进来就喧宾夺主,安排林黛玉住处的道理,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