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妆卷浮沉 » 第39章 考量

第39章 考量

    那梁氏笑了笑道,“不瞒夫子说,我家老爷能有今日成就靠的是军功。他们男子在外打拼,想要搏个封妻荫子,可是那担惊受怕的个中滋味又有谁懂?我是不想让玉儿再受这个罪了,到时候给她找个家风不错的诗书之家我也就放心了。但玉儿的性格你也是知道的,有时候倔强的很,真是让我为难。”

    张书颜沉吟片刻说道,“如此,倒也不难。夫人,其实从周朝起凡是世家大族、官宦人家都是非常重视君子六艺的教学,所谓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就是本朝那些有名的书院或是官学都会教这些。只是咱们县里官宦人家或是那富户家的女子多学的是礼、乐、书、数,那御和射几乎无人学习,我想这可能和咱们南边人对女子多要求温婉有关。但我听说京里的一些世家大族就特别喜欢打猎、打马球,那些世家小姐们也经常参加此类活动,这也是交际的一种方式。若是玉儿还很坚持的话,夫人不如让人先教她御和射,这两项也是六艺之一,说出去也是正当的并无不妥。若是她吃不了这训练之苦,慢慢的也就放下了,夫人您看如何?”

    梁氏想了想也是,现在若是强硬的不给玉儿学武反而会激发她的逆反心理,反倒不美。

    其实梁氏不想让玉儿学武,让她学琴棋书画真的是一片慈母之心啊,想当年她说亲的时候可是吃过大亏的。

    一般来讲,走军功路线的基本也不是什么世家出身。梁氏祖父原就是个低等军官,经两代人的努力才发展成中等武将世家。梁父因在边关浴血奋战,才累功晋升成正五品副都指挥使。不过京城多的是官,四五品官员一抓一大把,更别说是武官了。

    梁家虽是京城人士,未发达前也就是个小门小户,人口简单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讲究。梁氏从小跟着父母兄弟在边关长大,每天不是打仗就在准备打仗,别说琴棋书画了,就是那基本的礼仪规矩学的也是一般般。后随父兄调防回京时,可不就经常被那些所谓京中闺秀暗地里嘲笑过,其实说是京中闺秀,不过也就是四、五品京官家的小圈子。后来梁氏嫌不自在,也不怎么经常和母亲出去交际了。

    梁母也是一片慈爱心肠,希望女儿能嫁在京城过那安稳日子,就想在那些年轻学子中挑选,很有点那榜下捉婿的意思了。寻寻觅觅中梁氏父母相中了位年轻举子。一打听,那举子父母为人也是宽厚,家境虽不大富,但家里也有那百十来亩上等耕田,是妥妥的耕读之家。

    这举子呢,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读书也是刻苦。听得书院的先生们说,考个进士不过是迟早的事。梁父想着反正自家还是有些家资的,待以后多赔点嫁妆、再有娘家帮衬着,不管是中得那进士还是捐个官,那日子也能过得不错。

    那天约了去那郊外的寺庙里相看,本来一切都安好,怎奈突来一个小贼,偷了那举子的钱袋,梁氏也是个热心的,一个箭步冲上前就将那小偷踢翻在地,那身手矫健异常。后梁氏又喜滋滋的将那钱袋送还给那举子。小女儿家心态总是有些娇羞,所以没有看到那青年才俊当场就白了脸庞。事后家里等那媒人回话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后来家里等不及直接去找那媒人,那媒人熬不住,只得说那举子福薄恐配不上。梁家虽气那举子一家子做事有点不靠谱,但姻缘二字讲究的是你情我愿,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没曾想,有次梁氏跟着她母亲外出交际,听得那些个所谓京中闺秀悄悄说那八卦,才知道那举子回家后当晚就做了个噩梦,第二天就和那媒人说了自己只想娶那红袖添香的女娇娘不想娶个女罗刹。那举子还是个嘴碎的,觉得自己还委屈了,于是和那书院里的一些学子说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那大八卦!只是那些个闺秀不知道那八卦中人正在听这八卦。

    梁氏听后,强忍着回到家后,气的狠狠哭了一宿,待在家里一个月都没有出门。那梁母也气势汹汹的将那媒人喊到家里狠狠骂了一顿。梁氏的兄弟心疼她,准备拿个麻袋偷偷套在那举子头上,狠狠揍他一顿。梁氏听说后虽心中感激兄弟们为自己出头,但想到那举子身量瘦弱,要是被兄弟们打个好歹出来反倒连累了家里,于是赶紧给阻止了。后来,梁氏父母花了重金请了位从宫中放出来的教养嬷嬷给梁氏狠狠补了课,方才有今日的梁氏主母。

    好在千里姻缘一线牵,最后还是和赵毅成了婚,两人恩爱至今。不过这事也成了梁氏心中一根刺。于是梁氏铆足了劲就想将玉儿培养成个大家闺秀,这样在以后的婚事上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这次女儿一句想学武艺,可真的是让梁氏心都要碎了。不过刚才听到张夫子的一番话,才知那骑马、射箭竟然还是六艺之一,那些个世家大族还挺崇尚的,看来还是自己着相了。

    “原来如此,昨日我也没有说死,只是说待得玉儿学完《千字文》再说。我看不如到时候夫子你给她考个试,看看她学的怎么样?一是检查下她既往功课学的如何,二是让她珍惜后面的学习机会。”梁氏说道。

    张书颜立马赞道,“还是夫人想的周全。”

    梁氏又问道,“夫子,我听说你弟弟十月就要考童生试了?不知准备的如何了?”

    张书颜笑道,“是的呢,夫人。我也问了县学里的夫子,夫子说只要不出意外,问题应该不大。”

    两人又说了些话,一看时间不早了,张书颜赶紧告辞回家了。

    根据梁氏的安排,第二日张书颜就将课业安排告诉了玉儿,并说道一旬后要考教功课,若是考的不好那学武的事情就免谈了。玉儿一听学武有戏,那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听那杨嬷嬷说玉儿晚上还挑灯背书呢。

    梁氏看在眼里虽感欣慰,但也不知自己的决定对不对。过了几日发生两件大事,让梁氏觉得那武艺也得让玉儿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