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迎娶蔡文姬 » 第十八章 忽悠,是一门艺术

第十八章 忽悠,是一门艺术

    卫渊这才挣脱出西凉军的束缚,整理了一下衣衫,昂首挺胸走进董府。

    吕布没有给卫渊面子,那卫渊自然不会热脸贴冷屁股,谄媚三姓家奴。

    刚走进正厅,就听李儒脸色阴沉,呵斥道。

    “贼子,果然回来了!

    来人,将他与蔡邕一并处死!”

    吕布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立即将卫渊拽了起来。

    “哼,没想到相国竟然也会变成傀儡,任人摆布。”

    卫渊虽看不到吕布愣神,可却清楚董卓这个人。

    刚愎自用,爱惜人才,生性多疑。

    对手下放心,却也不放心。

    尤其是他自己,就是通过背叛袁家,才获得相国府地位。

    因此对手下,开始越来越忌惮。

    卫渊这句话,杀伤力不大,却痛击董卓软肋。

    “且慢!”

    董卓的声音如约而至。

    “卫渊,那你又为何投靠贼人!”

    卫渊哈哈哈的笑了起来,指着李儒反问。

    “相国,谁忠谁奸,难道就只听一面之词么!”

    “你!竖子!若不是投靠关东联军,你为何逃出雒阳!”

    李儒被卫渊一指,出言反驳。

    可卫渊根本不理会李儒,而是对董卓说起南匈奴受关东联军委托,意图染指直隶,截断董卓退路。

    董卓脸色大变,看向李儒等人,询问真伪。

    “一派胡言!区区南匈奴又怎么抵御得了我西凉铁骑!”

    李儒出言反驳。

    此时的李儒已经陷入怪圈,无论卫渊说什么,他只有下意识的反对。

    这是谋士的大忌,因私情影响判断。

    “西凉铁骑虽然勇猛,可主力都在虎牢关与关东联军对峙。

    匈奴又有谁来对付!

    一旦匈奴占领三辅地区,你难道要相国腹背受敌!”

    这是卫渊给李儒下的套,但凡李儒碰到的不是卫渊,他都不会钻进如此拙劣的陷阱。

    可是他被卫渊影响的,完全丧失了判断。

    “小子,妖言惑众,南匈奴能不能来尚未可知,就算来了,我也可以让他们有来无回!

    相国,请立即诛杀此贼!”

    李儒跪在地上,看向董卓。

    他恨卫渊,恨这个屡次坏他好事的人。

    “报!”

    一位黄门急匆匆的跑进来,跪在董卓面前。

    “相国,军情谍报,河东郡发现南匈奴骑兵,人数不下五万。”

    董卓犹豫之际,听到黄门的话,心里一惊。

    看完军情谍报,整个人都傻了,扔给李儒。

    “这!”

    李儒深吸一口气,看向卫渊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杀气。

    “相国,小子此次前来,便是为相国平定后方!”

    卫渊很恰当的插进话,没有丝毫的突兀。

    “噢?说说。”

    董卓连有人给他解决问题,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子此去便是接到家中长辈密信,知晓匈奴异动,故而离开雒阳,通知家族招募士卒,为相国护卫北方。

    谁曾想,刚刚回城,就听到岳父问斩的消息……”

    卫渊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

    董卓闻言一拍大腿,指着吕布吼道。

    “奉先我儿!快!快!

    让他们刀下留人,切莫杀了蔡邕!”

    吕布应了一声,骑上赤兔马扬长而去。

    “仲道,你招募私军,有多少?”

    董卓的态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给卫渊看座。

    “不怕相国大人笑话,因为小子并无官职,只招募近百人。

    不过,小子想着,若是相国封个一官半职,定然可以拉起一支过万的部曲!

    到时莫说小小匈奴,就算关东联军,也可以为相国解决!”

    忽悠,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创业者必备的技能。

    董卓听着卫渊的大饼,脸上的肉都要堆积在一起。

    不停的点着头,越看卫渊越是喜爱。

    “好!好!这才是忠臣良将!

    文优,看到没,仲道这是为咱解决后顾之忧!”

    李儒面如死灰,对卫渊的恨意更盛。

    可是眼下董卓态度已变,李儒只好将这个仇再次记下。

    “是,相国慧眼识珠,文优学会了。”

    等到蓬头垢面的蔡邕被带回相府,卫渊这才长舒一口气。

    人救下来了,琰儿不会伤心了。

    “仲道?!你!”

    蔡邕看到卫渊出现,大为震惊。

    “伯喈贤弟,都是咱误信谗言,险些铸成大错。

    幸好仲道及时赶到,将问题解释清楚,否则咱要抱憾终身。”

    董卓连忙扶住蔡邕,夸赞着卫渊。

    接着脸色一沉,对李儒呵斥道。

    “文优,将构陷伯喈的袁槐立即问斩,袁家所有人,一个不剩!”

    董卓不傻,就算李儒此次判断失误,也是自己的心腹爱将。

    所以,为了平息蔡邕和卫渊,袁槐这个,被袁绍袁术兄弟俩坑了的袁家当家人,成为了牺牲品。

    “遵命!”

    只要没有卫渊,李儒的智商再次恢复,立即明白董卓的意思。

    既然袁绍成为关东联军的盟主,那对不起,袁家其他人就只能祭旗了。

    “仲道,还不赶紧送你岳父回府?”

    “那仲道就拜别恩相。”

    借着这个由头,卫渊搀扶着蔡邕离开了相国府。

    一路上,卫渊只是讲述从山匪救出蔡琰等人,将白波军的事情隐瞒。

    毕竟对于蔡邕这样的大儒,无论是白波军还是黄巾军,就是反贼。

    “都是老夫,竟害得琰儿和王妃险些落入歹人之手。

    仲道,老夫悔啊!!!”

    蔡邕顿足捶胸,连连摇头。

    “岳父,此事已经过去,若非如此,仲道也无法结识英雄周仓。

    福祸相依,福祸相依嘛。”

    蔡府门口。

    蔡琰正站在门口,不停的张望着。

    周仓等白波军一个个拿着武器,在府门内站着。

    卫渊可是太平教的宝贝,绝对不能有所闪失,如果不是卫渊走之前下令保护蔡琰,他们恐怕已经杀进相国府。

    “夫君!是夫君!”

    蔡琰看到卫渊和蔡邕,立即兴奋的挥着手,冲了出去。

    “女儿拜见爹爹。”

    “走,走,大庭广众之下,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蔡邕抱了抱蔡琰,带领众人走进蔡府。

    唐姬因为身份的问题,没有在大厅出现。

    蔡邕,卫渊,蔡琰三个人坐在大厅,正商议着什么。

    “仲道,说吧,你觉得老夫应该去哪里入仕,冀州?徐州?衮州?还豫州。”

    蔡邕一口气说出了四州之地,这也是他此前思考过的结果。

    已经被朝廷安排的州牧,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扬州牧刘繇,冀州牧韩馥,

    至于剩下的凉州已经名存实亡,被马腾、韩遂控制。

    并州、交州太过偏僻,人烟稀少,蔡邕也看不上。

    算来算去,也就只有豫州、徐州、青州和衮州这四个选项。

    哪知卫渊的回答,令蔡邕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