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开局打死贾珍 » 第二十四章、土匪总督

第二十四章、土匪总督

    贾蓉问道:“蒙古人真这么厉害?咱们大虞百姓是他的十倍还多,难道还敌不过他们?”

    刘安冷笑道:“蒙古人与咱们不一样,他们生活于漠北苦寒之地,一切享乐之事全都简陋至极,因此他们的人从小就以弓马为事,不像咱们勋贵子弟,玩乐的花样可太多了,斗鸡走狗,狎妓听乐,赌博看戏,无所不为,就是不习骑射,纵然有勋贵之家还保留着子弟进行骑射的训练,也不过形式而已,实则毫无战力可言。”

    他这话可以说是明晃晃的抨击勋贵子弟,可贾蓉面色如常,并没有因为受到批评而愤怒,

    刘安心中暗暗称奇,越发觉得宁国府这位老爷,似乎与别的勋贵家中成长起来的纨绔大不相同。

    他本就是爽直的人,话已经说到这里,他干脆说个痛快,于是继续道:“所以临到战时,蒙古人几乎成年男丁都可出战,甚至连女人都弓马娴熟,虽然并不上战场,可组织起来防卫营地,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咱们大虞,百姓虽多,可要想将百姓训练成可以作战的将士,又谈何容易,不要说普通百姓,纵然是世代从军的军户,在训练强度上面,比起蒙古人也还差得远。”

    “因此,咱们百姓虽多,可真能与他们抗衡的精锐之师,却寥寥无几。”

    “最近三四年,蒙古人屡屡进犯,凡攻破一城,即将男人杀死,女人连同牛羊骡马粮食都掳回去,这么打几年仗,他们反越来越强,咱们边境上的百姓纷纷逃往内地,使得大片防线变得千疮百孔。”

    贾蓉听得心情也有些沉重。

    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的冲突,这是他前世常在书本上看到的事,只是书本上终究只是没有温度的几行字,而现在却全化成实在的压力,沉甸甸搁在他心头。

    哪怕不考虑民族大义,只从自身利益着眼,他也不希望蒙古人再次入主中原。

    到时候他恐怕就成了所谓四等人了,随便哪个蒙古贵族都能欺侮他,当然,如果他能活过最初的动乱的话。

    而且,听说蒙古贵族对封地内的女人还有初夜权…

    光是想一想,贾蓉就感觉热血上头,恨不能到朝堂上大声疾呼,让满朝公卿放下私人恩怨,能戮力同心,对付这个大敌。

    当然,这些只是他自己的意淫,他根本进不了朝堂,更不会有人会听他的意见。

    至少目前他的地位还远远达不到。

    贾蓉叹息一声,说道:“我早就想打听西北戎情,只是京中流言纷纷,难辨真假,今日有刘大人这等从宣府回来的将士讲述,才知道形势竟然这样危急,希望朝中大人们能摒弃成见,全力支持对敌抗战,莫要使前朝之事重演。”

    “全力支持?”

    刘安不屑道:“他们不掣肘就谢天谢地了,宣府将士已经几个月没发粮饷,军心尚未溃散,全赖冯大人自身威望维持,只要兵部能将该给的粮饷发下去,已经莫大的安慰,全力支持?嘿,不敢想。”

    虽然他已经离开宣府,在京城任职,可说起话来,还把自己当做冯总督麾下的一名将士,而不是兵马司的指挥。

    贾蓉惊讶地问道:“已经三个月没发粮饷,那将士们衣食如何维持?”

    刘安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全靠冯大人勉力维持罢了。”

    至于怎样勉力维持,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朝廷不发粮饷,可将士们也不能饿着肚子训练作战,于是宣府的带兵将军们,在总督默许下,偶尔让官兵脱去官兵的衣裳,扮做土匪的模样到富户家里去“借粮”,有时甚至直接抢夺村子里贫民仅存的粮食,总算得以勉强维持。

    只是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种事做得多了,难免露出马脚,出去“借粮”的官兵,有被乡勇整队俘虏的,严厉盘问后才明白,这竟然是宣府的官兵。

    能在乱世中保有财产,组织乡勇的人,在朝中岂能无人?

    于是弹劾冯总督的奏章雪片般飞向京城,好在朝中大臣虽然庸烂,却也知道冯总督是大虞少有的会用兵的将领,若无冯总督维持,西北局势势必糜烂,因此任由弹劾接连而至,冯总督却稳如泰山。

    不过久而久之,冯永便落下个土匪总督的“雅号”。

    贾蓉自然不清楚这些内情,他见刘安不肯细说,于是也不多问,两人又交谈一阵,他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向外叫道:“换茶。”

    不多时有小丫鬟进来换茶,等小丫头退出去,赖二却走进来,说道:“尸体抬回来了。”

    贾蓉当即道:“如此就不妨碍刘大人公务了。”

    贾蓉起身将刘安送到门口,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说道:“这把匕首是我赠给刘大人的礼物。”

    刘安脸色一变,忙道:“万万不可。”

    贾蓉笑道:“刘大人先不急着推辞,正所谓宝刀配英雄,我向来敬佩为国征战的将士,今日得见刘大人,心中着实欢喜,我想与其让它随我做件摆设,倒不如赠给刘大人,或许以后还有大用也说不定。”

    说着,他把匕首拔出来,刀刃发着寒光,显见是一把罕见的利刃。

    刘安是个识货的人,一见之下就心生欢喜,又想着这位宁国后人与别的纨绔子弟不同,并不因为他是一个小小兵马司副指挥就存有傲慢,而是平等相待,言语之间又对戍边的将士充满敬意,这让刘安不由得生出亲近之感,于是说道:“大人相赠,卑职却之不恭。”

    他双手恭恭敬敬将匕首接过来,越看越喜欢。

    贾蓉笑道:“赖二,你带刘大人去验尸吧。”

    赖二答应一声,随即带刘安去会同兵马司的差人。

    一行人走出宁国府,赖二道:“刘大人,尸体就在后街院子里,我这就带你过去。”

    刘安摇摇头,说道:“贵府既然已经查明,老子何必再多此一举,走吧,咱们回衙门去吧。”

    说着带领一众兵马司差人径自离开。

    赖二等刘安众人走出宁荣街,这才回来复命,他对贾蓉的做法有些不以为然,说道:“老爷,不过是一个小小副指挥,何必对他这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