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泥土的艺术 » 第二十六章 洪水漫平

第二十六章 洪水漫平

    夏日里,连续三天三夜的暴雨,灌满了所有储水的沟沟渠渠,导致湖口决裂,洪水漫进了千家万户,蓝怡的院子成了池塘,整个城都成了河流。很多人在洪水中消失,或失去了生命。房屋坍塌,农田淹没,牲畜死亡。

    湖水倒灌至陶瓷作坊里,几日辛辛苦苦做好的陶瓷,还没来的急烧制,就化为了泥浆,那些绘画,雕刻,花费了多少心思和时间啊,窑也坍塌了,一部分陶瓷破碎掉。大家躲在屋子里等待着洪水的退去,屋子里也进了一些水,勉强可以生活。

    蓝怡看着这一切,心在滴血,看着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心血,又毁了,在这辛苦维持生计的日子里,经不起这样折腾。付出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走过的路也只有自己能体会。她独自在屋里默默的留着泪水,想把所有的苦哭出来。一个人扛着所有的一切,在努力的前行,可是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感慨自己的命太苦了,感慨上天给自己的磨难太多了,辛辛苦苦只为了平平淡淡的日子,可是却很艰难,害怕自己倒下,扛不起这一切。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够稳定下来多么不容易,来回奔波只为了充实自己,让生活更好一些。可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损失巨大,即使在坚强的心也有脆弱的一面,蓝怡伤心,痛苦,泪水止不住的流淌着。谁又能理解,她的难,她的苦,她经历的一切!

    大约过了十余日,洪水才慢慢退去,整个院子泥浆填满了,蓝怡看着这一切,感到心如死灰般,感到很迷茫,一切又要重新开始,重新筹建,诗茗看着伤心的母亲,和母亲拥抱着,她能感受到母亲的伤心,痛苦,她也深深理解生活的窘境。可是无论多么难,总要坚持下去啊。

    蓝怡和诗茗说,我们重新开始吧,找人开始筹建,诗茗看着母亲骨子里的坚毅,甚是佩服,她目睹了母亲的一生,母亲是她坚实的依靠。母亲,姜公子和诗茗把手里的积蓄拿出来清点了一下,找人手开始重建作坊和窑。这次要建的地基高些,结实些。

    大概一个月,清理了院里的泥浆,运来了石头,重新建好了作坊和窑,这次基本上花光了手里的积蓄,她们要尽快让生意盘活,要挣些钱,维持生计。蓝怡,诗茗和徒弟们开始制作陶瓷,姜公子开始联络朋友,老板们出售陶瓷。一场灾难,又造成了一次衰退,生意也是难上加难。

    杭州这边稳定的出了几批陶瓷,蓝怡就去了苏州,希望和赵老板盘点一下,能够拿些银两回来。苏州也受到洪水的影响,虽然赵老板店铺和作坊没有受到影响,可是百姓们生活还是影响很大,生意也不景气,她在这边呆了一个月,赶制了一批陶瓷,拿了一点银两又回了杭州。

    蓝怡想起来,刚来杭州各个集市上卖陶瓷,为了节约一些租金,原本打算在开两个店铺,现在只好通过集市卖,蓝怡给周公子,欧阳公子写信,从杭州和苏州运输陶瓷过去,广开销路才行。

    蓝怡和姜公子开始游走于各个集市,虽然很辛苦,但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家里的生活,诗茗在家里做陶瓷,陪士琦,生活的路,谁也不确定发生什么,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行。

    集市上卖的价格很低,主要是老百姓常用的陶瓷物件,店里的精致陶瓷多是商人购买,客栈那里,现在商人驻店的也少了许多。或许洪水刚退,道路也需要修复,往日的四通八达一下子萎靡不振。

    蓝怡和姜公子早出晚归,很辛苦,获利微薄。一天,终于收到了周公子和欧阳公子的回信,她们赶制了几批陶瓷,姜公子带着一个徒弟一起运往潇湘,蓝怡也希望周公子和欧阳公子能够帮他们出手一些陶瓷,缓解最近的压力。

    路途遥远,路上颠簸不平,历经坎坷终于到了潇湘,两位公子热情款待了姜公子,了解到杭州最近洪水造成的损失巨大,他们给姜公子准备好了银两,并带了一些特产,代向蓝怡问候。

    困难之时,朋友能够及时帮助,让蓝怡心里宽松了一些,这段时日压力太大了。蓝怡和姜公子寻找了一个小点的店铺,希望能够稳定做出蝶瓷声誉,刘老板的店里一直是合作的,那边继续放着一些陶瓷,刘老板也极力帮忙招呼生意。有了自己的店铺,蓝怡用心的把店铺墙壁绘上了陶瓷制作的过程,绘画雕刻,烧制的过程等,在外面墙壁画上了精美的陶瓷样式,挂上蝶瓷牌匾的那一刻,蓝怡开心的笑了,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要让自己的店铺像以前一样飞黄腾达起来。姜公子更加忙碌,蓝怡专心做陶瓷,陶瓷作品和绘画也开始变的更加明亮,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的灵感,绘画的色彩,每一个陶瓷制品也提现了蓝怡的内心。

    慢慢地,生意开始起色,走过那段灰暗的时日,他们总算迎来了一丝丝光芒。蝶瓷又深深印入在附近人心里,蓝怡和姜公子在努力扩展蝶瓷的声誉。

    一年一度的法会又到了,蓝怡和静月师傅商量,一同办一场陶瓷展出,回想起以前在少林寺的陶瓷盛会,也吸引了不少人。蓝怡把自己的陶瓷按不同的文化分类展出,配上她为陶瓷写的诗词,还有故事,每一件陶瓷都带着奇异的色彩。敦煌文化,西安文化,中原文化,苏杭文化,潇湘文化,也串起了蓝怡的经历。

    这次盛会吸引了很多人,人群熙熙攘攘,场面壮观,或许这并不像简单的陶瓷展出,她让更多人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文化,让百姓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色彩。

    蝶瓷通过这一次盛会,一举成名,卖出数量也超出了蓝怡的想象,蓝怡也为净慈寺特地捐了两个自己精心制作的香炉。

    经历过苦难,挫折,总会迎来一丝转机,可是蓝怡心里经历的太多了,一点波澜让她心神不宁,也是压力太大了,经历过这次的灾难,蓝怡告诉自己,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去接纳面对,想办法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