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泥土的艺术 » 第十三章 南下扬州

第十三章 南下扬州

    蓝怡自从去了齐鲁之地,思维开阔,觉得以往的自己太闭塞了,她想去更多的地方,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产生更多的灵感,E希望创作与众不同的陶瓷制品,她决定带着诗茗去趟文明的江南扬州。

    一直生活在中原的蓝怡,还从未去过江南,在她印象中的江南还停留在古书诗词中的印象里,扬州是诗词中描述最多的地方,美轮美奂。蓝怡记得那首词《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蓝怡选择了扬州,这是比以往更远的一次出行。

    正值阳春四月,是下扬州的最佳时节,扬州的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不仅建筑古香古色,特色小吃遍地都是,大街小巷里都是古韵的味道。小西湖风景主要围绕弯曲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蓝怡带着诗茗游园赏花,坐船戏水,沿途欣赏各个建筑及风景,整个江南水乡的风景体现的淋漓尽致。怪不得许多诗人游览扬州,留下千古流传的诗词锦句。

    蓝怡陶醉于扬州美景之中,坐在船上,却与相对而来的站在船头上的周公子偶然间四目相对,蓝怡又立即回避,蓝怡虽然年过四旬,风韵依旧不减,美丽如初,邯郸自古出美女,蓝怡也是其中之一。这只是擦肩而过,蓝怡也并未放在心上。

    小西湖游览之后,蓝怡和诗茗又去了有名的大明寺,古老的树木,雄伟的栖灵塔,正巧遇上寺庙法会,蓝怡对于古寺也怀有敬仰之心,在念经诵佛人群之中,蓝怡看到有个人貌似薛将军,只是人多杂乱,也不太确定,直到诵经结束,蓝怡在他们逐一退出之时,等待在那里,薛将军迎面而来,两人对视,惊讶,眼神里互相传达着内心的思念,只是如今已物是人非。薛将军,现法号,静月,同师傅一起游走四方,传经送佛,她告知蓝怡,现已遁入空门,望蓝怡和诗茗多多保重。蓝怡泪流而出,他让蓝怡稍等片刻,前去取出两支发簪,那时他之前为蓝怡打造的,只是后来没有机会在送给她,他一直带在身边,就好像蓝怡还在陪伴着他。蓝怡好想扑在将军的怀里,可是再也不可能了,而上天依然给了他们一次相见的机会,让这一对发簪能够亲手送到蓝怡手中。将军狠心走开了,留下满脸泪水的蓝怡和诗茗。扬州一游,难道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吗,能够再次遇见将军,和将军在一起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蓝怡带着诗茗回到了客栈,心里未能平静,或许两人心中都保留着那份情,只是无法在一起。第二天,蓝怡和诗茗一起逛了一些有名的店铺,途中在一间茶社休息品茶,巧合的是,那天眼神擦肩而过的周公子也在茶社,周公子主动和蓝怡问候,闲聊起来,周公子来自于潇湘,前来游玩,问到蓝怡来自于哪里,蓝怡道,来自于中原,前来扬州赏花游园,品尝特色小吃,并向周公子介绍了爱女诗茗。周公子说,如果方便可以一起游赏,遂一起边走边聊。周公子家里做丝绸生意,蓝怡做陶瓷生意,周公子对陶瓷也颇感兴趣,游览一路,闲聊一路,两人互留地址,相互道别。

    几日游玩过后,蓝怡怀着一份思念之心,带着诗茗返回中原,她细心的保存好那对发簪,也是保存着那份深深地情感,继续潜心做她的陶瓷,蓝怡将更加复杂的经典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情以绘画形式呈现于陶瓷之上,增加了陶瓷丰富的意义,每一件制品上花费的心血和时间更长。

    不久,蓝怡收到了周公子的一封信,周公子欲前来中原游玩,拜访申府。蓝怡出游,不仅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结交了新的朋友,这是她以前从未想过的,以往朋友较少,而且多为近处。

    周公子,大名周之旭,兄妹四人,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家境还算不错,他和弟弟一直跟随家父做丝绸生意,周公子贤妻为王爷之女,也沾有皇亲国戚,此次周公子携爱妻及一儿一女前来中原游玩。

    中原陶瓷自宋代以来就已有名气,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的洗礼中,起起伏伏。蓝怡也是在各国并立,太平盛世之间,重拾陶瓷而发扬光大。再加上蓝怡潜心研究,不断革新,蝶瓷能够远扬在外。

    周公子和妻子对陶瓷都很感兴趣,观赏了蓝怡的作坊,店铺,以及蓝怡制作陶瓷的过程。蓝怡又陪同他们游玩了中原的响堂寺石窟,女娲庙,五指山等。

    此次和周公子建立了合作,蓝怡的蝶瓷也能够远销之潇湘之地,为蝶瓷又开辟了南去的一条道路。蓝怡和周公子,姜公子往来密切,建立了长期合作,诗茗慢慢长大了想也成为了母亲的左膀右臂。

    作坊里更加忙碌,蓝怡也十分上心,把握好每件成品质量,保证蝶瓷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