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文明大探险:秩序搅局者们 » 第三十七章 洗脑大师的战略和决策

第三十七章 洗脑大师的战略和决策

    夜色深深,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古朴的驿馆上,投下一片朦胧的光影。这处驿馆坐落在一片静谧的古道上,人烟稀少,只有风声和马蹄声在耳边回荡。

    驿馆的内部陈设简单而雅致。中央有一张方形的木桌,桌上摆着烛台和茶具。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和书法作品,透出一股书卷气。房间的角落里,一架古筝静静地放置着,似乎等待着有人来弹奏。

    主位上坐着一位老者,他须发皆白,面带慈祥。这是褒城南门口的那位老者郑伯友,他身穿一件灰色的棉袍,手持一根雕花拐杖,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微笑。

    坐在郑伯友对面的,是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庄盛南和王世明。他们和李承林等人虽都穿着是古装,但气质却大有不同,他们更像是文雅之气的书生文人。此刻,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倾听郑伯友讲述往事。

    郑伯友面色红光,他的眼睛在回忆中闪烁着光彩。他看着那微弱的灯光,用深沉的语调讲述道:“想当年,我年轻时,华夏九州遍地狼烟,周边夷狄更是不断叨扰,我跟随先王率领众诸侯联军征战四方,那时你们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子。”

    庄盛南和王世明相视一笑,他们的眼神在空中交汇,然后又重重地点了点头。然而,他们的表情却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像是有什么难以言说的疑虑。

    郑伯友,这位经历过风雨、见证过历史的智者,似乎看出了他们心中的困惑。他微微一笑,说道:“你们现在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要记住,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有起有落,有得有失。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

    王世明是一个急性子,他显然对于郑伯友的说教有些不耐烦了,他想赶快进入正题。然而,庄盛南却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保持冷静。他知道,郑伯友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们需要耐心地倾听。

    郑伯友看了他一眼后,笑道:“年轻人,你可知目前褒城现在的局势如何?”他的问题像是一道开启新篇章的钥匙,立刻引来了庄盛南和王世明的兴趣。

    王世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感觉到了话语的重量。他明白,他需要将复杂的局势说得清楚易懂,才能获得郑伯友的信任,以及将来的支持。他开始说道:

    “褒国曾经是姒氏周人褒珦的天下。褒珦聪明而有野心,他一方面对周王室表示忠诚,不断向周王室纳贡,以换取王室的保护;另一方面,他收容四方蛮夷,与犬戎结交,试图通过这种平衡制约的方式慢慢扩兵,达到摆脱朝廷控制的目的。但是,现在褒珦因为某些原因被关入狱中,褒国就分为了三方势力。”

    王世明停了停,扫视了一下两人的反应。他看到庄盛南和都听得非常专注,于是他继续说道:

    “这三方势力分别是:以褒洪德为主的姒氏周人。他们主张和周室和亲,借助周室的力量摆脱申国的控制。他们此前已经多次向王宫贵族提出和亲的请求,但至今还没有成功。”

    王世明顿了顿,继续说道:“另一方势力是申公候扶持的——褒珦的弟弟褒叔休。他的正室夫人是西申国姜氏,因此他主张借助申国的势力,先驱逐蛮夷,逐步恢复独立诸侯国的地位。”

    最后,王世明说道:“再就是以开明氏为主的褒国杜姓士大夫们。他们主张联合巴国等一众外围诸侯国和周边蛮夷对抗朝廷。脱离周王室,彻底废除掉褒城的阉割制度,成为完全自主的西部独立方国”

    王世明的话语就像一幅画卷,将褒国的局势清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块色彩斑斓的画板,相互交织,构建出一幅壮丽的画面。褒国的三方势力,像三个巨大的棋子,在棋盘上相互制约,动态的局势在他口中娓娓道来。

    郑伯友被王世明的见解所吸引,他捻着胡须,聚精会神地听着。随着王世明的话语,他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褒国的生动画卷,每一处势力,每一个可能的行动都在他的脑海中清晰浮现。他点了点头,表示对王世明的赞赏。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你觉得面对这种局面,目前朝廷又该如何破局呢?”这就像是在棋盘上的一次重要落子,需要慎重考虑。

    王世明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思。他回想起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历史事件,尝试从中寻找破局的线索。然而,他发现现实与历史有着天壤之别。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谦逊地回答:“学生见识短浅,实在不敢妄加推断。”

    在郑伯友的视线下,庄胜南立刻站起身来,他谦恭地拱手道:“学生愚昧,还望老师指点学生!”他的态度充满了敬意和求知欲,希望能够从郑伯友那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指引。

    郑伯友长叹一声,目光深沉地望着窗外的天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周朝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他慢慢地开口,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与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我大周自武王推翻商纣暴政以来,一直秉持着以宗法教化为主,武力震慑为辅的原则来对待四方蛮夷。那时候,朝廷的力量强大,各地的诸侯也都以朝廷的命令为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边疆的诸侯们获得了私募扩兵的权利,逐渐做大,朝廷的力量却因为数次出征的失败而渐渐势微。”

    郑伯友的眼神闪过一丝悲伤,他接着说道:“到了宣王时期,朝廷已经是再也无力四方征伐了。于是,宣王开始采取和亲怀柔政策,以比较柔和的方式笼络各方势力,直到现在形成了目前的靖缓笼络政策。”

    他的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而如今,周室要想要自保,首先是要稳固我们的根基——镐京。在镐京的周围布置防御战略重地。而如今镐京的战旅略要地分别是:骊山、丰京、镐京南郊、渭水和申国。”

    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这些战略要地对周室的对外征伐和防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周朝得以长期保持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褒国,位于秦巴谷地、汉水两岸,是西境从秦岭以北进入关中的要冲之地,也是阻扰西面蛮夷的第一道屏障。”

    郑伯友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所以,要想最大限度的拱卫镐京的西面,王室必须要选择与褒国联姻,且形成长期的联姻关系。再用褒国来做为西部外围的点,组成对抗蛮夷和牵制申国外围犬戎的重要棋子。”

    他的话语在室内回荡,犹如一道道古老的咒语,将每个人的心灵都引向了那遥远的年代。他们仿佛看到了周武王的英勇,看到了宣王的智慧,也看到了周朝的兴衰起伏。

    郑伯友再次开口,声音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念:“现在,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周朝的和平。我们要利用这些战略要地,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将那些企图侵犯我们领土的敌人阻挡在外。”

    他的话语让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两人都沉浸在这股保卫家园和周朝和平的热情之中。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也深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庄胜南首先打破了这股寂静,他站起身来,紧握拳头:“学生愿为老师的理念而战!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会坚守下去!”

    王世明也激动地站起身来:“我也是!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保卫周朝而战!”

    郑伯友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知道,他已经激发起了他们的热情和信念。他们将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一起为保卫周朝而奋斗。

    “好!好!”他连声赞道,“有你们在,我大周必定能够重振旗鼓,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