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纣 » 029幕·传承

029幕·传承

    邹凡正认真复习《太长经》,瞧见清源子从祖祠里走出来。

    他警惕地把经书揽在怀里,生怕老头又固执地撵他下山,那么死皮赖脸地捞本秘籍好歹不亏。

    他却没想过,若他与二郎山无缘,二郎山秘传宝卷自然也和他无缘。

    弟子一旦遭师门除名,其全身道行必定会被掌教废除,这是天下仙门约定俗成之规矩。

    毕竟大多数除名弟子都是因为严重危害师门安全权益,且露出马脚,才面临师门公开审判。

    如此,必须重刑重罚,才可以儆效尤。

    列位祖师已经降下仙示,清源子自然不能忤逆。

    他开门见山,“小子,你五脏颓败,似有缺折。百骸淤塞,丹田芜荒。究竟何故?”

    邹凡装作茫然摇头,不肯明说。

    万一老头套了他的话,晓得他死后复生,不人不鬼,再嫌弃他,可就得不偿失。

    邹凡问:“我可以炼气,不可以炼《太长经》吗?”

    清源子问:“你炼得哪门子气?”

    邹凡仔细想了想,才说:“好像叫《五气甲》……”

    清源子脱口而出,“《五气甲辰要义》?”

    邹凡眉开眼笑,“就是这个!老头,你怎么知道?”

    清源子晓得这是西岳传承的筑基炼气窍诀,问:“你是西岳叛逃弟子?”

    邹凡忙摇头,“西岳”之名闻所未闻。

    清源子注视邹凡双睛,确定他没有扯谎,又问:“可晓得西岳监兵天君,独孤诵?”

    邹凡又摇头,却问:“天君?听这名号,他是不是很厉害?你和他谁厉害?”

    “我在问你要紧事,休要瞎扯有的没的。”清源子问,“你从哪里得来的《要义》?”

    邹凡有些不耐烦了,“朋友给的!”

    清源子还要再问,邹凡学会了抢答,“他叫云长!云——长——!”

    清源子听完直接笑了。

    邹凡狐疑地瞧着他,“你笑什么?”

    清源子问:“你说这个“云长”是你朋友?你可晓得他是谁?”

    邹凡直摇手,“不管他是谁,就是我朋友!”

    他们虽约莫有三、四年没见面了,邹凡觉得,应该还算得上朋友。

    清源子自然晓得,云长是独孤诵座下爱徒,亦是大周王朝当朝君王之嫡次子,名副其实的世子大贵族。

    “长”实是他的假名,他真名曰“昌”。

    朱门与竹门,其中天堑,媲迹仙凡之别。

    清源子也不点破,只说:“无论以前如何,就此揭过。现在你既入了咱二郎山,当努力重头再来。”

    “努力!我一定努力!”邹凡心花怒放,只要不撵他下山,万事好说。

    清源子简单嘱咐,“你且用心研读经卷,等为师回来。”

    他指向右边茅庐,“若累了,可以去那里歇息。”

    邹凡乖乖点头。

    他觉得自个儿也不能太过分,老头乐意自称“为师”且随他去,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他也该更礼貌些,不能总叫“老头”。

    “欸,”邹凡问,“你刚才说我“百骸淤塞,丹田芜荒”,还有救吗?”

    他虽然完全没有觉察出自己身体有何不妥,却不妨碍他因为清源子的话而忧心忡忡。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邹凡瞧出清源子特别厉害,愿意听他解惑。

    清源子侧目瞅邹凡,无言胜有声,仿佛在问:“臭小子,你竟敢质疑我的本事?”

    邹凡憨笑挠头,相当不好意思。

    清源子手指《太长经》,吹胡子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你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要天天向上!”邹凡攒拳自我打气,清源子已经无了身影。

    邹凡忽然觉得有些疲惫,掂着《太长经》走近那间新属于他的茅庐。

    磨刀不误砍柴工,他打算先补个好觉。

    清源子陡然现出身来,邹凡差点撞在他下巴上,被他摊掌精准抵住脑门儿。

    邹凡大吃一惊,“老头”险些脱口而出,及时闭住了嘴。

    清源子问:“你找的那人,姓甚名谁?有何特征?常出没于何处?”

    邹凡心底有股莫名情绪油然而生,“他身材有些胖,戴着一个木制蛇头面具,不晓得长什么模样,也不晓得他名姓。我从一个叫“小桑村”的村子离开,向东走了约莫四、五十里遭他偷袭,再醒来时就到了一个山崖上。那混蛋把我打下山崖,还好我命大没死!”

    “对了!”邹凡补充,“还有一个戴着龙头面具的家伙,也不知道他的模样、名姓,那厮抢走了我的宝贝!”

    “宝贝?”

    “嗯!一个百宝袋,是我朋友云长送的!”

    “他平白送你的?”

    “当然喽!袋子里装了好多金银财宝——!”

    “行、行!晓得了。”

    清源子身负重任下了二郎山。

    他挟邹凡上山,叫这笨蛋小子误打误撞入了列位祖师青眼,便不得不为他四方奔劳。

    人哪,不当家做主,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贵。

    这当二郎山的掌门也是一样。

    而今穷得只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就现在,叫清源子翻遍二郎山,都不一定能找着一把像样的宝剑给邹凡作入门礼。

    他只能下山去想办法。

    这也是寒门小派的悲哀。

    至于像五岳、五镇此等高门大派,则丝毫没有这样的烦恼。

    三十六洞天是他们的,七十二福地也是他们的,甚至天下九州七大王朝都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奇珍异宝,自然信手拈来,想要多少有多少。

    即使没有的宝贝,也会有过江之鲫花样百变炼出宝来双手奉上。

    无它,敬个孝心而已。

    清源子有时候也会感叹,就这般艰难境地,二郎山到底也是跨越了近千年,苟延传到他这十二代。

    如今第十三代在望,清源子自忖须加倍努力向上,把二郎山的传承平稳交到下一代手上,万不能叫它断送在自己手里。

    高门大派占据得天独厚的宝地,藏珍纳奇无可计数,留着不用也是浪费,这倒便宜了像清源子这般急需救济的寒门小派掌门。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薅高门大派羊毛悄然盛行。

    他们有“三不薅”。

    一不薅五岳五镇,这十家是天下仙门领袖,实力超绝,一旦东窗事发,其雷霆之怒必难以抵挡,万万薅不得!

    二不薅没落仙门,他们的气运正在衰败,万不能主动去沾染那晦气,徒惹因果是非。

    三不内薅,寒门小派,个个都在底下挣扎,谁也别欺负谁。

    他们必薅那些高不成低不就,徒有高门大派之名,确实藏有珍宝,又没有足够实力守住珍宝的仙门。

    这才是最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