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光宗耀祖!! » 第七节 憨子胡得喜

第七节 憨子胡得喜

    这个世界上注定有些人是不被善待的,胡得喜就是这一类人。他成了村子里继“毛蛋”、“二疯”之后的继位者。以前村里小孩不听话,大人会说:“‘毛蛋’来了,‘毛蛋’来了”。“毛蛋”死了之后,大人会说:“‘二疯’来了,‘二疯’来了”。“二疯”死了之后,村里面的大人也必须重新塑造一个恐怖的人物,来恫吓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于是胡得喜就这样被命运安排上了这个位置。如果有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开始说:“‘憨子’来了,‘憨子’来了”。淘气的孩子立马就会冲回大人的怀里,像受了惊吓的鸡娃子躲进母鸡的翅膀下一样。大人们对“憨子”的威慑力十分满意,至少能让闹腾的孩子安静一会,腾出手来,干一些手头上的活。

    村里的人习惯把傻子喊成憨子。于是,胡得喜的本名在村里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只要村里人一提到“憨子”俩字,上到八九十岁的老头,下到刚会走路的孩童,都知道这个名字指的就是胡耀祖家的四儿子——胡得喜。

    胡耀祖有个憨儿子,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胡得喜其实并不傻,田里屋外也是一把好手,奈何他长得丑,歪嘴,驼背,眼睛一大一小,说话也不利索,总让人感觉他嘴巴里像含着一个癞蛤蟆,说话时咕呱,咕呱的,听不清亮。胡得喜在村里遇见熟人,总是歪着嘴巴嘟嘟囔囔地向人打招呼,别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也懒得搭理他。

    胡得喜由于身体上的缺陷被人认为脑子也有问题,这个成见真的是缪天下之大稽的存在。但是他注定无法改变,只能选择默默接受,或者被动式接受。

    胡得喜以前并不是现在这副样子。因为小时候和别人打闹,爬上了村头的电线杆子上,触了电,从七八米高的电线杆上掉了下来,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落成现在的样子。胡得喜一直渴望被别人接受,他会帮村里人干一些零碎的活,虽然没人主动喊他帮忙,但是他依旧乐此不疲。干完活,别人给他吃的,他也不要。只是嘟嘟囔囔地说着只有他自己能听懂得话。

    村里的小孩喜欢拿石子追着他跑,胡得喜性子憨,脾气好,遇到孩子打他,骂他,不还口,也不还手。有时候被淘气的孩子追打得急了,胡得喜举起手,会假装要跑过来打这些小孩,胆子小的孩子,被吓哭了。家长领着哭闹的小孩,找胡耀祖算账,说“憨子”打了自己家的娃。村子里的人一般不喊胡得喜的名字,喜欢喊他“憨子”,虽然这名字带着辱人的味道,但是他们怎么会管一个憨掉的人的感受。

    胡得喜在一旁嘟囔着嘴为自己解释,两只手不断的比划着。来讨说法的大人看不懂,也听不懂“憨子”在说什么,脸上依旧带着怒气,好似自己的孩子被疯狗咬了一般,怒不可遏。

    直到胡耀祖给了胡得喜一巴掌,大人才总算消了气,领着孩子离开。胡得喜蹲在地上,泪水在眼里打转,他不知道自己被欺辱了多少回,也不知道父亲明明能够看懂自己在比划,嘟囔什么,可是依旧给了他一巴掌,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别人眼中的“憨子”。

    后来胡耀祖给胡得喜买了一头黄牛。胡得喜整日和牛混在一起。黄牛锋利的犄角吓住了想来戏弄胡得喜的孩子,胡得喜也开始摆脱了这些烦人的“小苍蝇。”

    胡得喜洗好衣服上的牛粪点子,穿上鞋子,呦呵了一声,拉着牛,从河岸的缓坡处上了岸。

    张四火从河埂上跑下来,从唐明礼家的地里偷摘了几个西红柿和黄瓜,然后跑到淮河边上洗了洗,往裤子上蹭了蹭水,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张四火看见胡得喜牵着牛,沿着河边的小路走过来,热情主动地打起招呼说道:“憨子,放牛呢!”

    胡得喜嘟嘟囔囔地回了一句话,张四火没听清楚憨子说的是啥,但大致能猜到一点意思。张四火从口袋拿出一个西红柿丢给憨子,说道:“唐明礼家地里的,洗过了。打了药也没事,放心吃吧。”张四火自顾自地在黄瓜上狠狠咬了一口,然后说道:“想从这个老小子手里讨一点便宜还真不容易。”张四火嘴里的他,自然说的也是唐明礼。唐明礼是沿淮村的村支书兼村长,官虽小,但是官架子很大,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般的存在。村里人都怕他,因为村里宅基地的审批、种田的优惠补贴、贫困户申请等等的事情都要经过他的手签字盖章。因此,村里的人都不敢开罪他,更不敢在他身上讨便宜。

    张四火刚想转身离开,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说道:“刚才从后湖地里回来,我好像看见你二哥胡得禄了,开着一辆汽车,坐在车的驾驶位置,不知道是不是他的车。你二哥在外面好多年没回来了,估计在外面是赚着钱了。我看见唐明礼也坐在他的车上,否则我也不敢冒着被唐明礼“穿小鞋”的风险,来他家地里偷点吃食。”

    胡得喜没有接话。他上面的几个哥哥们成了家之后就和他们分了家,本是一家人,却过成了路人。现在的胡得福是胡得福,胡得禄是胡得禄,胡得寿是胡得寿,好似一颗土豆上分的芽,一坑一个,再也没啥关联。

    张四火见胡得喜没有接话,于是吃着西红柿,拖拉着脚上破了洞的布鞋,灰溜溜地逃离了案发现场。胡得喜的黄牛嘴馋,用粗糙的舌头卷起胡得喜手中的西红柿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