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年代末 » 第18章 分红物资

第18章 分红物资

    露天电影还没有结束后,赵柯就被陈小香叫醒,两人提前离开了。

    陈小香最主要是怕赵柯着凉,感冒了,而赵柯则是对电影提不起兴趣,他只是想陪陈小香而已。

    “楼门”巷里,黑暗无比,但两人熟门熟路地走着,赵柯准备先送陈小香回家,然后再自己回去。

    本来他想让陈小香住他家的,而且陈小香也有些意动,可是陈业以孤男寡女,不能共处一室为理由,拒绝让陈小香去。

    “赵柯,刚才那里是不是有人?”

    在分巷转弯的时候,陈小香指着下水道口的地方说道。

    “没有啊!是不是看错了?”

    赵柯看了陈小香指的方向,还走了过去见什么都没有,疑惑地开口。

    “我刚才好像看到有人影钻进下水道。”

    “呵呵,谁会这么无聊,三更半夜钻下水道。”

    赵柯笑了笑没在意,陈小香也觉得不可能有人会钻下水道,于是两人都走了。

    ……

    随后的日子,赵柯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每天都是捉些泥鳅去卖,同时去赚一些工分。

    直到这一天,在地上干活的赵柯,听到了一阵铜锣敲响的声音,抬头就看见了池春明,潘广辉几个治安队的人,拿着铜锣在田野小道上敲着。

    “老池这是什么情况?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颜梓江在地里高声问池春江,一般村里敲响铜锣,代表着让所有村民到村委会集合。

    “估计是今年供销社的物资提前要发下来,我前两天听我家大哥说过。”

    听了池春江的话,众人脸上都带着喜悦,一年忙活到头,不就是为了能分到各种物资。

    “今年公社怎么这么早就分发物资了?现在还在秋收,有些东西还没有交上去呢。”

    一个姓郑的老汉疑惑地开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他的年纪比较大,不会因为有物资分就放弃该有的警惕。

    “是啊是啊!没理由啊!”

    众人也觉得郑老汉说的有理。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吧!”

    池春江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提前发物资。

    但是赵柯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供销社里有人想“贪”了。

    因为现在的物资发下来,那么后面上交的东西,只能算明年的。

    而今年十二月份,岭南就会收到承包田地的相关文件,到时候生产大队解散,各村只能分村里的余钱,供销社的物资,是分不到的。

    在池春江带领下,小组的人来到“张氏祠堂”外,这里已经挤满了人。

    至于为什么不去村委会,那是因为村委会太小了,挤不下这么多人,所以有什么大事,一般都是到祠堂这里。

    村里四个大队,各自分开排队,大队长和出纳员在查工分,按工分进行分配物资。

    治安队的人在维持秩序,村支书,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干部在派发物资。

    而所谓的工分制亦称“劳动日制“,以劳动工分作为计量劳动和分配个人消费品尺度的制度,是集体单位采取的计算劳动者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报酬的一种办法。

    同时男女的工分也不一样,男人全工为十分,女人全工为五分,若是迟到,早退等,就会扣工分,比如赵柯之前迟到,就拿不到全工十分。

    同样的为集体做出了贡献,也会得奖励工分加成,总之突出多劳多得。至于工作其间,偷奸耍滑的,严重的批评一翻,一般情况组长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赵,你等一会分到香烟和烟票,能不能和叔换别的东西!”

    排着队的张大山忽然转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跟赵柯低声说着话。

    而赵柯错愕了一会,点点头:“可以的大山叔,不过烟丝我要留着。”

    生产大队每年都有烟,酒供应,烟是“大刀”,“双叶”,酒是“烧刀子”,“汾酒”。

    但是烟,洒供应是那些工分比较多的人,才有资格领,而且数量也是极少。

    比如烟,一户只有一包,烟票三到八两,烟丝一到五两。

    而酒同样也不多,一户也就一到两斤,酒票半斤到五斤,能领多少按工分算。

    “行,你需要什么,粮食,油,盐叔都可以和你换。”

    张大山带着兴奋的说道,他家的烟鬼太多了,每年的烟都不够抽,经常和别人换烟票。

    张大山夫妇都好抽两口,连带两个儿子也喜欢这一口。明年年初他的大儿子张震宇要结婚,也需要备一些,所以有些捉襟见肘。

    “大山叔,就换一些粮食吧!”

    赵柯还是选择换粮食,因为张大山家里或许别的东西会缺,肯定不会缺粮食。

    “小赵,要不你换花生油吧!换粮食叔心里过意不去。”

    或许在别的村粮食就是命根子,但是在竹蔗村,粮食虽不是大白菜,可也不是什么太过金贵的物资。

    不如烟,酒,糖,油等东西值钱,所以张大山才会觉得不好意思。

    “大山叔不用了,我家真的很缺粮。”

    见赵柯这样说,张大山也只能点点头。

    排队领物资很枯燥无聊,因每个大队有百来户的原因,所以排在后面的人,一直等很久。

    赵柯是等到了中午,才领到东西,粮食有半斤米,半斤面粉,十斤地瓜,花生油三两,火油两斤,红糖半斤,白糖二两,冰糖半两,盐八两,酱油一瓶,酒一瓶,烟一包,烟丝三两。然后就是各种票,粮票,布票,肉票,酒票,烟票等等,还有钱三十块六毛七分。

    东西看似很多,但是大多数量比较少。赵柯弄了水桶装起来,准备挑回家。

    “小赵,你的烟换不换东西?”

    这时的池春江,也找上来想换赵柯手里的烟,他也知道赵柯不抽烟,所以同样想把烟换走。

    只不过还不等赵柯开口,张大山就急了。

    “老池,小赵手头的烟,我先看上了,你别和我争。”

    池春江明显没想到张大山速度这么快,已经和赵柯谈好了,于是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算了,我找别人问问。”

    “池叔,我还有烟丝,你拿去抽吧!”

    赵柯留下烟丝就是准备送给池春江的,毕竟他帮赵柯提亲,又帮赵柯压制潘家的人,不让他们上门找麻烦,赵柯送点烟丝也是应该的。

    “那感情好,小赵你需要什么,叔跟你换。”

    “不了池叔,这点烟丝就当我孝敬你的,你最近帮了我这么多,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在农村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所以该还的人情,必须还掉。

    “好,那叔就收下了。”

    除了赵柯他们在换东西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在换东西,甚至沈家有人更是暗中买票,这种事情有的地方会上纲上线,有的地方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