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 第七十五章调兵遣将

第七十五章调兵遣将

    元澄这哥们儿猛拍一巴掌,震得越州各大道卡上的元氏子弟们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活跃起来。

    他们召集起自己的小伙伴,直奔越西仓耍大刀。

    天雄关、巨益关、魏县、吴县……这些原来固若金汤的城门,此刻就好像要把嘴巴咧到耳朵根子上,大开方便之门。

    身上披挂整齐,手里舞刀弄枪的越州步兵骑兵们,在元家将军们的指引下,一个劲儿往外冲,凶神恶煞,就像一条怒吼的铁铸巨龙。

    沿路的老百姓瞧见这一幕,纷纷停下脚步围观,就像是看热闹的猴子,兴奋得不得了。

    二十多路人马就好像黄河泛滥,凑热闹般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数量之庞大,堵得越州的马路就跟铜墙铁壁一样,居然达到了吓人的十万之多。

    这股强大得就像是饥肠辘辘的狼群,在越州的大地上横冲直撞。

    军情文书就跟泡桐花的花瓣一样,一股脑儿地撒在樊经的桌上。

    看着堆成山的文书,樊经的心情简直比烤爆米花还要火爆。

    他的手紧紧抠着,狠狠地拍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吓得墙边的蝎子都哆嗦了两下。

    “这帮小鬼竟然敢瞒着我这个领导,自己调动军队!”

    樊经大声嚷嚷,活脱脱就像放生一只被关久了的野猪。

    尽管已是半夜三更,但州府的书房里依旧灯火辉煌,烛光照得墙上映出点点光芒。

    张肃站在一旁,严肃地提醒:“大人,这次出事儿的兵马主要是元家的子弟当主官,他们的意图不言而喻。虽然他们打着去越西仓支援的旗号过来,但其实他们的目标直指盈城,甚至就是大人您呀。”

    樊经听完,脸黑得跟撩过的锅底似的。

    但他立马把心情调过来,心中的火焰熊熊燃起,琢磨了一会儿,又恢复了庄重神情。

    他摩挲着下巴,严肃地说道:“即便如此,骆西人一旦休整完毕,越西仓的大混战就要开始啦。越州的兵马得先守好那边,才有空琢磨盈城。”

    张肃对樊经的高见赞不绝口。

    他深知越西仓对越州的生死攸关,那儿藏着的粮食多得让人流口水,那可是越州西部的救命稻草啊。

    若是越西仓夭折,整个越州西部可都得闹饥荒,对那儿的百姓和士兵来说,那简直就是一场地动山摇的祸事。

    如今,越西仓可不只是骆西人和官军争抢的焦点,它还是以陈骁为首的越州新势力和四大家族展开经济对决的战场。

    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双方都拼命砸钱,一门心思想把握住粮食供应就能占得先机。

    四大家族为此不惜血本从渔翔粮号买粮食,然后源源不断地给越西仓灌输。

    “大人,四大家族以前靠军粮和官债逼您低头,结果被您巧妙地利用渔翔城的力量化解。现在他们放大招了,想用兵谏来让您屈服。不过我们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不如……”

    张肃的眼神里寒光闪烁,仿佛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樊经听了,淡淡地说:“十万大军又怎么样?那四只老狐狸还以为我会像小狗一样自己跑过去,向他们摇尾巴乞求,主动交出军权、财权和粮权,重新当他们的小跟班。他们根本不明白,他们已经成了我手里的人质。”

    樊经最近可是被军情的破事儿给忙得团团转,各种琐碎的事儿让他没工夫管别的。

    今儿个张肃恰好在这儿,他就趁势八卦一下:“那四个家伙最近都忙啥呢?”

    张肃站在边上瞅着樊经的脸色,回答说:“这四哥们儿最近总是凑在一块儿鬼主意,不过我瞧见他们好像在商场上跟渔翔城磕起来了。”

    樊经一听,这可有意思了。

    他一向清楚四大家族在商界的分量,而渔翔城作为新兴的商业扛把子,双方的比拼自然吸引着他的眼球。

    他示意张肃别停,想听听这场商业大战的详情。

    张肃瞧出了樊经的兴趣,便把四大家族和渔翔城自打有了军粮危机之后在粮食市场上的你争我夺一五一十地说给了他听。

    他细数了双方如何竞价粮食、如何抢夺粮食资源、还有最后怎么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这些数字背后的热闹事儿让樊经听得乐滋滋的,他不仅对那些吓人的数字瞠目结舌,还对四大家族和渔翔城的商业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渔翔城咋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粮食?”

    在樊经的印象里,以前的渔翔村粮食库存并不多,即使后来送过去的粮食都是经过他亲手过手的,就算数量不少,也绝对到不了现在这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张肃被樊经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有点儿懵,他急急忙忙惶恐地双手抱拳,说对此毫不知情。

    “大人,卑职只是听闻渔翔城的港口扩建后一直十分繁忙,而那一带及其附近的街道都成为禁区,任何未经许可的人严禁靠近。我们和四大家族为此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少好手都在那儿被沉海喂鱼了。”

    樊经估摸着这一切的玄机都藏在渔翔城的码头扩建上,似乎有个大秘密正在那儿静悄悄地发酵。

    换了别的时候,他一准儿亲自出门去探究竟,弄明白这幕后的真相。

    可惜现在盈城忧患重重,四大家族的当家人又不知道趴在哪家的书房里密谋算计自己。

    他哪能离开盈城半步,只好暂时把心里的好奇心和疑问压下去。

    他叹了口气,对张肃叮嘱道:“有渔翔城的牵制,咱们肩膀上的担子能轻一点,他们的事儿先暂时放一边。张肃,你让人暗地儿盯着那四个老狐狸,有任何风吹草动立马告诉我。必要的时候……”

    “末将遵命!”

    在元澄的书房里,大伙全围在一块儿,就跟开茶话会似的。

    元稹从剑波关的回信一拉开,瞬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天牛山的那帮流民匪竟然没跑到预计地点?!

    王葛是第一个坐不住的,他嘟囔着,“那帮流民匪咋就人间蒸发了呢?我可是在那布了人马的,虽然不多,但至少能唬住那帮穷光蛋啊。”

    他瞅了瞅房里,似乎是在找人站他那边。

    元澄倒没马上搭理他,他拿着信纸挥舞,看样子像是想找出更多的奥秘。

    “咋不可能呢,难道我那小幺敢公然违抗命令,悄无声息地端了那帮反贼?”

    房里一时有点静默。

    要说咱们盈城的贸易坊市,郭品波就是个苦撑的主儿,他耷拉着脑袋坐在椅子上,看上去就像自个儿遇到了啥大事儿。

    生意一落千丈,损失惨重,现在可好了,全押在粮食上,这让他焦虑得像像猫爪挠的,过得紧张兮兮。

    樊经和张肃吵得正欢的时候,郭品波瞅准时机看向了赵泰来。

    他期望这位老大能够拿出妙计拯救自己的生意。

    赵泰来捏着胡须琢磨着,他已经派了鬼虱的精探去摸清天牛山流民匪的底细。

    元家子弟奔赴越西仓的决定虽然能短期内吓吓樊经,但这跟疗伤似的,不能立即解决那个烂疮痈疽般的隐患。

    他一直想留下樊经,因为换人又是一场折腾,四大家族得花时间来适应和调适。

    而更让赵泰来乐的是,要是这帮匪徒能够攻占渔翔城,那么他们现在面临的危机就能解决一大半。

    到时候,他们就能悠哉悠哉地对付那啥骆西人的事儿,这才是赵泰来最想看到的结果。

    想到这里,赵泰来的嘴角自觉地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自从天牛山的流民匪被彻底消灭之后,原本驻扎在劈云谷周边的部队就匆忙撤离了,这简直给鬼虱的精探提供了如鱼得水的场地。

    他们火速确认了那帮匪徒的窝点已经被烧成灰烬,并且从几个想要跑路的匪徒口中得知了王阳已经挂了的消息。

    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情报让精探们不得不赶紧报告给赵泰来。

    一名鬼虱的精探不顾元家管家的挽留,冲进内院,直奔书房,并大声呼喊赵泰来。

    书房里的赵泰来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发雷霆地痛骂这个冒失的秘探,反而立刻像个弹簧一样蹦了起来,把眼下的议题都给抛到了九霄云外,飞快地冲了出去。

    一看到赵泰来,那个鬼虱扑通一声跪趴在地,磕磕巴巴地嚷嚷:“大爷,天牛山那些闹事的流浪汉们完蛋了!”

    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把赵泰来给吓得魂飞魄散。

    就在这会儿,一阵杂乱无章的马蹄声在门外咆哮,渔翔城的快马已经杀到门口了。

    马背上的探子在元家管事的引导下,疾速冲进了书房。

    一见到赵泰来,他立马嚷嚷道:“大爷,渔翔城的粮食价钱疯长了五成。”

    这个消息就像扔进湖中的大冰块,引起的波动可不是一般的小。

    郭品波紧跟着赵泰来走出来,听到秘探的报告后,他摸着光溜溜的脑袋呲牙咧嘴道:“一下子长这么多,难道他们的粮仓见底儿了吗?”

    他的话刚说完,王葛脸上的乌云瞬间就烟消云散,换上的是一张得意洋洋的笑脸。

    他跳着脚嚷嚷道:“真是天助我也,那还等什么?赶紧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