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 第二十三章都是千年的狐狸

第二十三章都是千年的狐狸

    当大队越州军抵达村外牌坊时,罗帆与一众村民早已在此等候。

    樊经的眼神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陈骁的身影,然而并未如愿。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调整了情绪,与罗帆等人谈笑风生,场面显得十分融洽。

    与此同时,被众多护卫簇拥着的四大家主,神情显得格外凝重。

    他们一言不发,对热闹非凡的庙会并无兴趣,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径直走向码头。

    在临时指挥部门外,樊经恭敬地请安后,陈骁才缓缓现身。

    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仿佛一道光芒照亮了整个场地。

    郭品波立刻迎上前去,语气中充满了敬佩:“殿下如此年轻有为,刚到越州便为百姓殚精竭虑,真乃我等之楷模!”

    陈骁淡然一笑,并未直接回应。

    他转过头,将目光投向其他三位家主,微笑着说:“看来外界所言非虚,越州有事,就是四位家主有事,甚至比樊大人还要忙碌啊。”

    他的笑容让郭品波略微有些尴尬,他立刻转移话题:“殿下不辞劳苦亲自在建设一线坐镇,不知我等能否为您分忧?”

    陈骁收起笑容,认真地说:“四位家主已经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之前的粮食和金银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已全部投入到了码头建设之中。若四位家主能再提供一些支持,那便更好了。”

    其他三位家主低头不语,只有郭品波硬着头皮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骁看出了他们的为难,轻松一笑:“好了,我开玩笑的。”

    他手指着繁忙的工地,兴致勃勃地说:“走吧,我先带你们去看看新码头,然后再登祭祀船。”

    樊经和四大家主面面相觑,他们费尽心思都未能得到的东西,此刻竟然如此轻易地实现了。

    在通往码头的路上,樊经与四大家主谨慎地保持着沟通,眼神四下游移,深怕错过任何微小的细节。

    他们的小心翼翼,陈骁等人都看在眼里,但只是嘴角含笑,并未点破。

    当他们抵达码头时,一侧的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工具和建筑材料散落四周。

    而另一侧的码头则热闹非凡,众多的渔船中,赫然停靠着十余艘祭祀船只。

    村民们进进出出,正紧张而有序地搬运着货物。

    陈骁满怀激情地指向那片繁忙的工地,向樊经介绍道:“樊大人,看那边,那便是码头建设项目。想象一下,未来的日子里,那里将停靠着各式各样的游船,甚至我的海上行宫也会威武地屹立于此。这,都离不开您和各位家主的鼎力支持。请相信,我会在父王面前极力赞扬你们的贡献。”

    眼前的码头还只是一个雏形,樊经看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心中满是疑惑。

    他只能像小鸡啄米一般,不停地点着头,不时地道谢。

    当陈骁提到他打算建造海上行宫时,众人皆是一惊。

    他们的脸上浮现出各种复杂的表情,心中却都认定陈骁是个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

    然而,他们也清楚这笔开销的庞大,于是下定决心,不仅不会再为陈骁花费任何一分钱,还要趁机狠狠地敲他一笔竹杠。

    正当樊经准备转移视线时,陈骁却迅速地抓住了他的胳膊。

    “樊大人,本王急需的建设物资必须尽快到位。本王计划在码头建成后,邀请父王前来参加剪彩仪式。”

    听到“物资”二字,樊经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为难。

    “殿下,您也知道,越州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而且地形复杂,运输费时费力,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物资确实不易。因此,我建议……”

    在上次的酒宴中,元澄与陈骁的关系得以拉近,这位元家家主趁机靠近陈骁,为其提供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建议。

    “殿下,我建议您向朝廷申请援助。这样不仅能表明您正努力发展越州,让陛下清楚了解您的行动,同时也能为越州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促进本地的发展。”

    听到这个建议,陈骁的面部肌肉微微颤动,他终于明白了越州本地势力的真正意图。

    原来他们一直在暗中观察和克制,想利用他来获取朝廷的资源。

    陈骁淡然一笑,回应道:“好说,等本王有空,必定修书禀告父王。诸位的功劳,本王也定当如实陈述。然而,目前我们的物资所剩无几,工程也即将因此停滞。若各位愿意,恳请伸出援手……”

    面对这一请求,众人面露犹豫之色。

    赵泰来却率先表态,他慷慨地说:“殿下的需求,岂能不满足。请放心,我们会尽快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

    王葛看着赵泰来,眼神中带着一丝疑虑与不满,正要开口说话,却被樊经轻轻打断。

    樊经充满感激地说:“四位家主的鼎力相助,实属难得。在下代殿下先行谢过,这份情谊我们定当牢记。”

    此时,郭品波走上前来,轻扯王葛的衣袖示意他稍安勿躁,同时向陈骁与樊经保证:“请殿下和樊大人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们来处理吧。”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众人继续向着祭祀船队的方向走去,继续他们此次的行程。

    在前往祭祀船队的路上,四大家主极为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心中充满困惑:为何之前精心布下的防线会让他们损失惨重。

    罗帆谨慎地走上前,仔细检查了船只的每一处细节,然后放心地伸出手指引道:“殿下,诸位大人,祭祀船已经准备妥当,请随我来。”

    陈骁毫不犹豫地迈上船,神态自若地招呼着众人:“我们上船吧,一探究竟。”

    站在高高的船舷上,渔村的景色一览无余。

    傍晚时分,村中的灯火如星星般点缀在夜幕之下,温暖而宁静。

    尽管如此美景,几位家主仍感不安,他们四处查看,试图找出隐藏在美丽背后的秘密。

    但一切似乎都如平常,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此时,樊经的感叹打破了沉静:“这座渔村真大啊!”

    众人纷纷笑着附和,试图缓解这紧张的气氛。

    陈骁沉醉于这美丽的渔村景色中,缓缓道:“确实规模不小,都快赶上一个县城了。郭老,您对这里似乎情有独钟啊?”

    话语间,他转过身看向赵泰来,神情严肃。

    突然间,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郭品波跪在甲板上,声音颤抖:“殿下,当初小民确实不知殿下看上了此地。否则,就算有万丈之胆,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陈骁紧紧盯着赵泰来,冷冷地说:“而且此地流民众多,难以确保没有细作混入。他们究竟有何目的?难道是想行刺本王不成?樊大人,还请尽快安排密探组织进行调查。”

    赵泰来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心中虽有不满,却又不敢发一言。

    樊经则立刻回应:“殿下多虑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村,不会有细作的存在。这里并无什么秘密可言。”

    陈骁冷笑一声,不屑地说:“也对,毕竟是在樊大人的管辖之下,又有各位辅佐,天下太平。”

    罗帆缓步走来,轻声提醒:“殿下,樊大人,吉时已到,我们该启航了。”

    港口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满怀好奇与期待,只为见证这盛大的启航仪式。

    所有的祭品已经井然有序地安置在船中,只待一声令下。

    陈骁与樊经互相对视,彼此心照不宣。

    随后,陈骁威严而庄重地下达命令:“启航!”

    随着号令的传出,鞭炮声震耳欲聋,锣鼓声如雷鸣般响起。

    船队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拔锚启航,向着广阔无垠的大海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