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陈霸先 » 第一百二十四章:请命

第一百二十四章:请命

    陈霸先其实心里何尝不早就猜出陈昌梦中之所示,只是不便轻易言明罢了。

    他寻思陈昌这样一个稚子,此梦断然也不是胡诌。

    他也没必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只是考虑到他实在太小了,若是应梦而往,恐经受不了风浪,故而不愿意道破,还想要装糊涂。

    此时被陈法念父子先后说出,不得不郑重考虑。

    并问起陈昌的意思。

    陈昌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乃站起身来,向父拱手:“李贼作乱,有妄图割裂我神州之意,此风断不可长。此去交州,瀚海凶险,若是上天所示,能助我父一臂之力,平安到达,昌虽九死,亦无所怨!”

    “好!”

    身边陈佛智等早就喝彩。

    陈法念与陈霸先对视一眼,皆都对此儿所论表示钦佩。

    陈昌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父亲,莫以孩儿年幼无所为也。甘罗十二为相,我固不如他,然拳拳之心,亦有以报朝廷,还望父亲成全。”

    陈霸先到底还是不放心,并没有急着答应。只是说还要想想,让他在此不要耽误学业,安心呆在这边。他在泷州也只呆了不了一天,第二天也就辞别陈昌等,自回了。

    当然,为了更好的训练水军,在回到高要后,又立马带队去了广州番禺。

    番禺渡口为远洋海贸集散地,前方可停靠大型楼船,进行水战练习。

    陈霸先为了不惊扰商旅,自然将楼船尽量在旁边远处停靠,并不打搅正常出入。他这边将人马屯扎了,一面训练,一面征集粮草,赶制器械,并推演沙盘,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陈法念重金所聘的王阿武也随陈霸先一道过来。

    陈霸先平生最是好学,一有机会自然免不得向其请教有关观星定位方面的问题。

    但听王阿武言,舟行大海,不比陆地,陆地有山川河流为标识,而大海里没有,也就容易迷失方向,于是就有了为寻找方向应运而生的舟师。

    正如《淮南子•齐俗》里的一句话,道是,“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北斗则寤矣。”

    他告诉陈霸先,说,寻常舟师只需以手掌指节之数便能测辨星辰高下,以此来确定方位。只是这样的办法实在局限于各人手指指节之长短,不免有误差,故而他家另有其法。

    这个办法还是祖先从‘圭表侧影’中总结出来的。

    所谓‘圭表侧影’,其‘圭’横放于地面,而‘表’则垂直于地面,形成一个直角,通过‘表影’长短判断季节。久而久之得出‘寸影千里’的规律。

    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所谓‘地中’,也就是地之中央。

    由此,延伸出借助他物之位置、角度、距离等测量天地之四方的办法。

    于是,他手中的‘卡尺’应运而生,号为‘定天之尺’。

    ‘卡尺’早在王莽时期就有,其之作用或许不是为此,而他家借助此物,稍作改动,以为观星定位之用,沿用至今,也就传下此‘定天之尺’。

    陈霸先觉得这‘定天’二字不妥,乃建议其改名为“量天”。

    王阿武是粗人,陈霸先既然有此吩咐,也就听了,从此呼为‘量天之尺’。

    陈霸先这边操演水军等事,身在泷州的陈昌,则接到了一封书信。

    书信是王正从建州派人送过来的。

    其实要说起来,建州到泷州的距离其实比起到石州的距离还要近。

    王正此时突然来信,也不难猜出其之意。

    果然,王正是听说了他父亲授命为前锋事,得知他也已搬到泷州,特意问其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来。

    陈昌对其人之殷勤很是感激,欲要随便客气两句将之打发了。

    想想,有一事倒是可以让他帮忙。

    他常常改进弓弩等,虽有奇思妙想,奈何没有立马帮助他实现之人。高要的匠人都被其父陈霸先带去了,其父因为赶制器械,正是缺少匠人时候,自然不能去要。就连泷州的,义父也将之叫去帮他父亲了,民间匠人也是差不多全都征用,自然再难找到一人。

    王正既然书信来,也就顺便提起此事,并送些重礼。

    陈昌也没指望太多,毕竟此时匠人大部分都有匠户的,地位几乎与奴婢相当,民间匠人很少,又是征用期,只怕更难轻易找到。

    不过好在,王正还是办到了。

    他僚人中颇能善于铁、木等工匠者十数人,挑出了其中手艺较好的十人一并送了过来。

    陈昌自然很是感激,再次去了书信表示感谢,且一并送了重礼。

    重礼王正收下,也回了信,同时也回了他的礼,表示不必客气,有需要尽管说。

    陈昌不免再次客套两声,送礼表示感谢。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陈文戒来泷州见他。

    石州一战,陈文彻彻底被降服,事后陈法念与陈霸先联合表其为南陵太守。

    陈文彻心灰意冷,已是无力搅动西江风云了,自然是希望安稳待在一个地方,能为一方之守,当然高兴。

    陈文彻赴任前,曾来见过陈昌。

    陈昌将那两面大铜鼓让他带走,陈文彻起先还不要,以为陈昌是在试探他。及至见到陈昌情真意切,也就收下了。

    对于陈昌,被他折服的同时,亦对他感激不尽。

    是以,陈文彻在临走前,交代了其弟陈文戒,要报陈昌的恩,以后到德州了,要帮助陈霸先平定交州李贲云云。

    石州之败,按照规定,他们只留下了千数兵马,其余则需尽数解散。

    陈文彻此去南陵赴任,只带了百数人,其余兵马也就交给了弟弟陈文戒。

    陈文戒被朝廷任命为德州刺史,只是德州尚在逆贼李贲手上,需要兵力争夺,故需留有人马。

    而陈文戒自然不可能带着这千人莽莽撞撞就去赴任,还得指望于陈霸先。

    既然听说陈霸先已是前锋,自然带着人马前来会合。

    只是,他于半路听说陈霸先子陈昌尚在泷州,于是也就带着人马前来,顺道见见陈昌,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