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太孙,朱棣求我做皇帝 » 第53章 真的赔钱么?

第53章 真的赔钱么?

    要知道,朱棣可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

    他当皇帝这二十多年,大明一天都没消停过。

    五征蒙古,四征交趾,又疏通运河,又是大修北京城,既要编纂《永乐大典》,还要赈济黄河的灾民……

    在这种情况底下,还要支持七次,消耗巨大的出使……

    别说是一个刚刚经历过“靖难之战”之后,经济尚没有全面恢复的阶段,就算是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上,又有几个阶段能抗住这样的花销。

    上一个这么干的,早在江都就被人干掉了。

    如果朱棣跟在江都被干掉那位一样,好大喜功,那么郑和出使确实有可能是面子工程,但事实证明,朱棣可不是那一位。

    退一万步讲,就算郑和出使真的是朱棣的面子工程,考虑到郑和下一次西洋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这样花钱买面子的事情只会干一两次,而不是在永乐朝连续下西洋六次之多。

    毕竟,朱棣可不是傻子!

    更重要的是,朱壕很清楚,在永乐朝,至少到永乐十三年,朝廷确实缺钱,毕竟花钱的地方太多。

    但是,大明的整体财政,却一直保持在了良性的阶段。

    这固然有,朱棣和代替朱棣监国的朱高炽都是明君的缘故,但是在常规收入不变,开支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财政稳定,那么,能影响财政稳定的因素就剩下一个了,那就是变量。

    而朱壕能想到的最大的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和出使,准确说,郑和出使从事的贸易活动给大明朝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壕通过贿赂户部的官员,拿到了数据。

    要知道,郑和船队不仅有大量精锐军队随行,更携带大量瓷器、丝绸等硬通货。

    通过将瓷器和丝绸贩卖至海外,郑和为大明攫取了巨额的商品差价利润。

    郑和的船队,带出去的是瓷器和丝绸,带回国的主要货物为胡椒和苏木。

    通过贿赂随行人员,朱壕得知,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岛,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百斤胡椒。

    而大明呢,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五斤,这还是因为海外贸易使得胡椒的价格下跌,饶是如此,利润也超过了二十倍!

    事实上,郑和前三次出使,以及他带来的对外贸易,至少,给大明至少带来了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的收益。

    若非如此,在大明总税赋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朱棣疯狂的花钱没,大明怎么可能不出现财政危机。

    由此可见,郑和出使非但不是“入不敷出”的赔本生意,反倒是为大明王朝带来巨额财富。

    所以,朱壕很清楚,那些反对派的话,统统都是在放屁!

    当然,这些家伙为什么会睁着眼说瞎话,朱壕也很清楚,否则朱壕也不会在收益的前提下加上一个把大明看做整体的限定。

    正如朱壕所知道的,站在大明这么一个整体的角度下,大明收益惊人,但是,如果具体拆分一下呢?

    郑和的船队是大明倾全国之力打造,大家都出力了。

    在出使之前,采购物资的时候,朱棣也没有通过正常的方式进行采购,而采取低价采买的方式盘剥,就连朱壕家的奢侈品都没能跑得了。

    大家为什么愿意支持出使,还不是为了赚钱。

    结果,朱棣,把郑和出使定性为了大明朝廷的行为,从而以这种方式将海外贸易的收益直接垄断了。

    朱棣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其他人连口汤都喝不着。

    朱壕这种躺平派不介意朱棣把自己这点微不足道的收益拿走,但不代表每个人都愿意赔着钱看朱棣赚钱。

    如果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每一次都这样,恐怕就没人能忍过去了。

    人家跑前跑后,又出工,又出力,为的是什么,为的难道是让朱棣赚钱么?

    换句话说,朱棣犯了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吃独食!

    但凡朱棣稍微松松手,把利益分配一下,何至于……

    想到这里,朱壕很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整个人的情绪也突然低落了下去。

    看到原本兴致勃勃的朱壕突然沉寂了下去,脸上甚至还带上了几分恼怒,朱棣也是一阵茫然。

    “你这是?”

    “哦,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来关于郑和船队的一些事情,感觉有些可惜。”

    “哦?”

    这一下,朱棣原本就不太低的兴致更是被引动起来,他和姚广孝今天过来,为的就是关于郑和船队的事情。

    只不过,他的兴致来了,朱壕的情绪却不太稳定。

    看着自己眼前的“黄老头”和“黑衣和尚”,朱壕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问出了一个藏在他心中很久很久的问题。

    “我说,老黄,你能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人么?”

    听到朱壕的话,“黄老头”朱棣眉毛一挑,嘴角微微扬起。

    “你真想知道?”

    犹豫了一下,朱壕点了点头,有些话,只有有足够身份,足够地位,足够影响力的人听到才有价值。

    “嗯,那我现在告诉你?”

    “嗯?”

    朱棣如此的不以为然,朱壕反倒忐忑起来。

    有些东西就是一层膜的事,谁都知道这层膜卵用都没有,什么都挡不住,但这层膜却代表了很多东西,只要这层膜还在,很多东西就有无限可能。

    这层膜不在了,未必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破了就是破了,只要破了,就绝对不可能再如同以前一样无所顾忌,无法修补,更不可能回到之前那种真正的忘年之交。

    略微犹豫之后,朱壕开口,但是说的内容却和今天没有任何关系。

    “前两天答应我的事,你确定能做到是吧,老黄。”

    “前两天?”

    朱棣微微一愣,瞬间恍然。

    “你说的是圈地的事?”

    看到朱壕点头,朱棣随之说道。

    “放心吧,没问题,已经在运作了,折子这边已经快到司礼监了,最少五天,最多半个月,肯定能完成,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