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八八小农民 » 第18章 盖新房和白酒厂借款

第18章 盖新房和白酒厂借款

    春耕结束,趁着多时间没活,父亲决定要盖房子了。作为家庭的大事件,动土第一天孙明德自然得在场。

    胡同南头的场院里,父亲早早拉来了红砖红瓦,整齐的摞在那里。打地基的石头,也已经拖石匠刻上了条纹。

    孙明德自交易会回来后,就买了一辆摩托车,黄河川崎250,红色的车体,黑色的皮座椅,银白反光的轮毂,一切看起来那么的时髦和帅气。

    不是他不想买车,而是没地方买,没指标买。桑塔纳还没有国产完成,奥迪100那不适合咱坐,进口车得到外地去买,干脆先骑摩托吧,至于汽车,等天冷了再想办法。

    “突突突”摩托车冒出一阵烟,托着孙明德从厂里回到了家。拎着买的两条大前门下了车,拆开一条放到门口摆放的小桌上。桌子旁有暖壶,桌子上有几个搪瓷缸子,这是备着大家伙渴了喝水。烟也是一样,大家伙累了,就抽支烟缓缓。

    对门邻居大叔正在指挥挂线,这是农村盖房打地基的必要步骤。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挂线的作用你说大不大。另一个乡邻按着大叔的指挥,拎着石灰包在地上撒出一条白线。

    今天邻居大叔是大匠,孙明德按父亲的意思,给大叔专门送上一包烟。而大叔乐呵呵的收了,这是规矩,他收了主家的烟,就得尽心尽责,指挥大伙儿打好地基。这年月,要是大匠干活不尽心是要毁名声的,之后就接不到活了。而主家要是太抠门,也会被乡邻笑话的。

    这时候,农村还没有挖掘机,夯土机搅拌机等那么多机械,纯靠人工。也奇怪,当年村子里靠人工建起来的房子,好多居然比机器建的结实。

    ……

    这一天该上梁了,三大爷亲自写的上梁大吉,孙明德买了糖果,大方的撒了两斤,彻底让来看热闹抢糖的小孩子们过了瘾。鞭炮声中,喊着号子的汉子们把梁调正,准确的立在留好的位置上。

    ……

    一个月后,新家完工。全新的门窗,全新的家具,孙明德怕甲醛,要求只刷了桐油和清漆。四白落地,地上是青灰色的水泥,顶棚是白色雕花的石膏板,整个屋里干净利落,乐的母亲脸上笑容止不住的要溢出来。

    “就是可惜烧不了炕了”母亲说。

    “你要喜欢,给你盘一个”孙明德说。

    “不用,我就是说说,现在用暖气多干净,和城里楼上一样”母亲说。

    母亲说的暖气,是农村的土暖气,一个火炉带个小锅炉,管道联通其他屋子,火炉可以烧火做饭。当然,以父母节约的习惯,不到冬天冷的时候,不会开暖气的。

    院子里没有全部预制,影背墙后留了块菜地,这样一年到头基本上家里都不缺菜,就算不够,不是还有南山么,山上大片的坡地,随便刨一块儿种点菜就够一家人吃的。

    不过砖瓦房新房容易返潮,得多通风才行,这对于农村来说不成问题,大院们一关,所有的门窗都打开也没问题,反正只要你大门落了锁,就代表现在家里不接待客人,你要说小偷的话,可能需要很大的胆子才敢来孙家村,这可是从山上寨子里搬下来的,往上数两辈,都是响马。

    ......

    这一日,孙明德在厂销售科安排发往琴岛的货,这是沃克先生订的第三批货了,据说因为口感好和价格便宜,已经打开了口碑,销量上涨很快。而沃克先生也代表他们公司和绿源签订了独家代理销售协议,不过在孙明德的强烈要求下,改为绿源是沃克公司的中国独家供货商合同,为期三年,不过沃克限制了一个条件,产品仅限于浓缩苹果汁。反而脚盆和新坡的订单倒是保持平淡,没有增长。

    “厂长,刚才县里来电话,说让你去一趟。”来人是村里的民兵队长大锤叔的闺女孙翠萍,难以想像大锤叔那李逵般的人,竟能生出小巧玲珑的闺女。孙翠萍是原来罐头厂的库管,厂子改成绿源后,经过考核,调去给三大爷做助手,干了一段时间出纳。后来被孙明德安排来做厂长助理,主要工作是帮忙记录日程安排和上传下达。

    孙明德一脚踹响摩托,突突突的赶往县府。

    “哎,孙厂长来了,请跟我来,县长在等您,白酒厂的刘厂长也在”周副县长的秘书在楼下迎接。

    “哦,行,辛苦了”孙明德明白了,应该又是谈借款问题。自从绿源果汁成了县里的标杆企业,白酒厂的老刘就开始打算从绿源借款,说是要买国外的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被孙明德拒绝后,又找各个部门的领导,走迂回战术。这段时间以来,孙明德烦的要死。

    “县长您找我?”孙明德进门就发现老刘坐在沙发椅上,捧着一杯茶在喝。对面沙发椅上,则坐了一个戴眼镜,头发稀疏,约四五十岁的男子。孙明德认出来,这是县财政局刘副局。

    “呵呵,明德同志来了,先坐,还差一个人没来”,孙明德坐到了老刘旁边的沙发椅上,对他点了点头。

    秘书给孙明德递上一杯茶,“县长,我去接一下张行长”

    “周县长,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行里刚有点事”进来一个梳着中分头的大胖子,一身蓝色西装,黑皮鞋擦的锃亮。

    “哈哈哈,没事,本就是临时找你们过来的。行了,人到齐了,大家都一头雾水吧,我给大家先介绍下吧,这位,国行的张副行长,咱们的财神爷。这位是白酒厂的刘厂长,这位小伙子,绿源果汁的孙厂长,相比大家就算不认识也听说过,这位是咱们县财政局的刘局”周副县长介绍道。

    孙明德发现,介绍到刘副局时,刘厂长的后背明显挺直了不少。

    “哈哈哈,周县长您可别开我的玩笑了,有刘局在这里,我哪敢称什么财神爷啊”张副行长连连摆手。

    “请大家过来,情况是这样的,这里边呢涉及到经济专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刘局,你来给大家介绍下吧”周副县长冲着刘副局点点头。

    孙明德想:看了这个刘副局就是刘厂长的靠山了,绕来绕去还是要借款。仔细听了一遍,方案是白酒厂向县国行抵押现有厂房和设备,借贷80万美刀,为期两年。但是因为县国行没有这么多外汇,就请县府协调,从绿源的外汇中截流置换50万美刀,如果到两年到期白酒厂还不上贷款,就把白酒厂的厂房和设备偿还给绿源。

    “怎么样?孙厂长,这个方案不错吧?就算白酒厂到时候还不上贷款,你仅用50万美刀就得到了80万美刀的资产,很划算啊”刘副局笑呵呵的说。

    “唉,虽然我们国行可能会吃亏,但是为了县里企业的发展,只要孙厂长没意见,我就代表县国行同意这个方案”张副行长叹了口气说。

    “孙厂长,我这次已经调查好了,只要升级了生产线,就能生产出国外那种香槟,香槟你知道吧,人国外只要是有什么节日啊,庆典啊,都要开香槟庆祝的。只要我们出口到国外,赚到外汇,就可以还你。”刘厂长畅想着。

    孙明德看着刘厂长,心里一阵烦躁,“刘厂长,我可是听说你的厂,两个酿酒车间,现在只有一个开工啊,你们厂的工人都到我绿源来打工了,你确定你转产就这么容易”

    “哎?小孙厂长,这只要生产线一到,转产还不容易。你的绿源之前还是罐头厂呢,这不也转产果汁了嘛,哈哈哈”刘厂长反驳说。

    “这样吧,也别借款了,干脆,我直接买下你白酒厂,一口价50万美刀,反正你要转产,也得新盖厂房,直接新划个地,盖新厂。我厂里还有事,就先走了,你要是同意,咱们三天后,请周县,刘局,张行长做见证,直接签约。”孙明德说完,和周县长打了个招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