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新秀闯江湖 » 第四十八章无米之炊

第四十八章无米之炊

    “你知道那些大派里的强力心法武学秘籍都有多少人练吗?”师公自问自答,“最多只有中上层的弟子才有资格修炼。只是有资格,还不一定就能修炼。而之下的弟子,修的虽然也不是普通的秘籍,但比起那些镇派绝学,那自然是差了不止一点。

    不是这些门派弟子不想学,也不是门派上层不想教,而是没有两全之法,这些大派的普通弟子修习的秘籍,都是印刷本,何为印刷本?就是在雕版的时候与原本比了又比,确认没有丝毫差异之后,才拿去印刷的版本,可以简单的认为印刷本与原本之间没有任何不同。

    但是印刷本数量多,由此才能为大派的众多弟子提供修炼所需,做到人手一本。但数量多也就意味着易泄露易遗失,作为普通秘籍,大派自然损失得起。但要是换了镇派绝学呢?所以,江湖上但凡有名声比较大的心法武学秘籍,是一定不会有印刷本的。

    但是呢,他们几乎都有手抄本,手抄本的最初的作用,就是抄录这些神功绝学,以供少量人修炼,那时候,原本基本和手抄本是在同一群人手里,手抄本基本就是抄录个大概,校对是有,但不会如印刷本时一样细致全面,因为在一起的人,手抄本上有问题可以直接找到原本持有者进行询问求解。”

    也就是说抄录这些抄本的人,那是可以随时再翻看原本的,就像我们上学抄课文,我们抄出来不是拿去出版,而是抄录的过程中进行记忆理解。

    “当然了,这其中有极少部分足够细心的人进行的抄录是有可能与原版一模一样的,但这种情况非常之少。这些手抄本基本就只在秘籍持有门派的本门中高层之中流转,少有外流,即使有外流也只会是手抄本而不是原本。

    还有其他的比较少见的情况,原本抄本都只有一本且都外流而且原本意外损毁,致使唯一的抄本变成了孤本。原本抄本之间差异过大让人无法分辨,致使被人当成两种不同的原本,互为抄本原本,等等情况都是有的。

    而你问的,原本与抄本之间有区别吗?我只能跟你说,分人,因为抄本都是人力手工抄录,但凡有一丝偏差,那就表示与原本不一样了。

    若只是全文字版的秘籍,倒还无所谓,只要不是错字别字这样的错误,字形有点不一样的这种偏差影响就基本可以忽略。

    但是,绝大多数的秘籍都是图文并茂的,抄本最初的意义,是修习之人对着原本临摹记忆,抄本只是一项附属产品,他们本身就已经算是学会了这本秘籍,所以抄本上有哪些地方不对,他们自己抄录的自己自然知道,他们也就不会跟着那些错误走。等他们修炼有成之后,即使抄本有错误,他们也没必要在意,原本已经在他们身体里了嘛。”

    还是以抄课文为例,学生在抄的时候可能在不注意之间抄错了,但是在上学期间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读课文都是照着书本读,而不是上课笔记小抄本,而毕业之后呢,再把抄本拿出来看,里面有错误怎么办?不怎么办,你都把这个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了,你闭着眼都能读出来,那些错误在你看来,早就自动修正成正确的了。

    “后来,抄本流入江湖,遇到与原本并无二致的还好,就当修习了个大派绝学,若是抄本上本身错漏百出,但是得到它的人又并不知道,就会修炼出与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心法武学,说不定还会随机产生一门禁法呢。

    所以江湖上都有追求原本的这么一个潜在的规则,这都是靠前人修习抄本出问题后总结出的经验,但是又有很多江湖中人对这之中的道理,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原本就比抄本好。

    这是不一定的,有抄本的秘籍虽说大多都是神功绝学,但如我们这种小门派,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需求去整什么印刷本,那给门人弟子所伴身修习的,自然就是抄本了。

    总之,抄本比之原本,绝大多数情况是修成另外一种未知的奇怪的垃圾心法武学,少数情况仍能修出原版,极为稀少的情况不仅没变弱,反倒有加强,但是呢,这说不定不是抄本的功劳,而是修炼之人,对着抄本还练错的情况。毕竟抄本在之前是一定有人修习过的,真要这么强力,那早就变成另一门心法武学的原本了。”

    宋成理解了,也就是说,江湖中人只要记住一点:追求原本准没错,就行了。

    想起家仇就想起了六翅盟,接着就想起了杨豆豆的外公的故事。

    杨老夫人讲的那些事情,这六翅盟原本就是一群并没有什么正经武艺的强盗山匪,那自然也就没修习过什么高深的心法武学,后来小杨盟主教授的那些弟子,定然会成为六翅盟的中流砥柱,而他们修习的心法武学也自然会成为六翅盟的传承心法武学。也不知道,杀了宋成全家的那股子势力,在六翅盟之中又是个怎样的角色,而他们所看中的一本可能是原本的秘籍,又是那个层次的心法武学。

    等等?四年?宋成还记得,杨老夫人讲的时候,提到了一个时间,差不多是三四年,而之后,她又说她弟弟出走了四五年。

    连起来就是,杨小盟主在外的四五年之间,找到一门心法武学,并学有所成,而这总共的时间就是四五年,然后他回来单挑六翅盟各头领,并挑选了一批弟子,开始教授武学,这之间他还不是全部身心都在教授弟子之上,也就是在三四年之后,这批弟子又学有所成,只是可能当时还远远不及又“深造”了三四年的小盟主。

    宋成可记得不久之前师公才说过,正经的内功心法修习起来可是很慢的,只有修习禁法,才能在四五年间达到武林之中比较顶尖那一批人的层次,宋成觉得这个“顶尖”按照昨天才了解到的实力层次划分应该是指的“大师”,因为师公用的量词是“一批”,现实里最顶层的“宗师”哪有批量生产的。

    总之,宋成猜测。杨豆豆的外公,杨小盟主,极大可能修习的是禁法,而他传给六翅盟那些人的,应该也是。

    而再联系这个事件中最离奇的部分,“杨小盟主年纪轻轻就被气死”,宋成认为,他可以把猜测换成肯定了。他应该不是被气死的,而是修行禁法有个七八年时间,副作用压制不住了,而原本的六翅盟的人根本上就算不得武林中人,最多算江湖这个鱼龙混杂的水塘之中的一个小虾米,所以他们当时很可能不了解什么是禁法,不知道修习禁法有副作用,不知道就是练个内功的功夫,会要了人命。

    不过现如今他们应该是早就知道了,因为他们六翅盟内当初跟随盟主修习武艺的人,练的可都是禁法。当成批成批的人死亡的时候怕不是把他们都给吓傻了吧?

    也不一定,这群人,穷凶极恶,视人命如草芥,可能当时也就被吓一下,事后必定还是会被禁法所带来的强大所吸引,忍不住地要去学,不需要很多人,六翅盟那么多人呢,基数大,一个山头有一个人学,整个联盟内可就有不少人会了。

    也不知道,他爹赵念荣藏起来的那本是不是这个禁法,要是的话,那可就真是太有缘,也太巧了。巧合多了就不是巧合,而是被人安排的。这还是宋成自己信誓旦旦说出口的话。

    希望不是,最好不是。

    如果是的话,宋成觉得到时候可以在报仇之后拿来研究一番,不学,就研究。

    要学,那也是学如今手里这本《分星诀》。

    师公开始讲感气阶段的要领。

    说起来比较玄乎,就是想,空想,胡思乱想。

    但是这个想,却又不是随便想,不是让你想早上的鸡蛋好不好吃,也不是让你想昨晚尿的尿黄不黄,而是想像自己身上的能量都汇聚在哪里,自己想象着这些能量在绕着《分星诀》上记载的路线慢慢的流动游走。

    说不明白,讲不清楚,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感受也不明确,这就是“感气为难逢若巧”之中的“为难”之所在。

    平常吃饱了,身上是有一种感觉的,那种感觉是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之后的那种“满足”感,细胞将这些营养物质化作维持身体日常运作所需要的能量,当然了,这能量基本都是细胞它自己用了。

    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感受细胞之内的正在生产也正在消耗的能量,并想象这些能量能在细胞之间转移,并且这转移,还得按照一个既定的大致路线。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能量到底有没有真的进行转移,生产时不知道的,所有习武之人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修成之后的内力可以,而在这之前的能量?真不知道,大家都只是想象,也没谁真的能看见啊。

    宋成比较困惑,这如果实际上能量并没有真的跟着想象而转移,那内力是如何生成的?要是能量能跟着想象转移,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

    他都不知道,他只觉得,自己仅有的那点能记得的生物知识,似乎成为了自己修炼内功的阻碍。

    想高铁,他铁定就不会有能量会不会转移这个困惑,在他的认知里,只要他想那就是能,只要能转移,那就能绕着身体跑圈,然后练成内力。

    多简单啊。

    但宋成就是有一个潜意识在告诉他,“你不能使能量转移”,而他知道的内力修炼体系又是以能量的转移循环来生成第一股内气。

    这......

    也许,他该换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