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新秀闯江湖 » 第十七章说话,就你叫豆豆啊?

第十七章说话,就你叫豆豆啊?

    讲述还在继续,“总之,他们这伙人,干杀人劫道的事情很在行,也很舍不得放弃,虽然有武力更强大的新盟主约束,但还是逐渐的有一些人开始走起了老路。”老太太应该是要讲到重点了,说半天话,旁边丫鬟茶水都添了几次了,老太太依然精神,当然这是按这个时代来说,在宋成看来,四五十岁,算什么老太太,也就是身份在这儿了,不然他得叫“阿姨”。

    “事情本也会如此发展,这些人想不想是回事,盟主有没有能力阻止,又是另一回事,你们想想,咱东南地域如此广阔,可不止旁边迎海城一座城池之地。一个小小的盟主,又怎能将这众多的恶劣之徒诚心收服引入正道,不是他不想,是一般人办不到,他也不过是一个武艺强大一点的一般人罢了。

    而事情若只是少部分人重操旧业也就罢了,这么多的势力,为何即使曾经互有帮助却完全没有合并之势?这么多人,这么多年,总能出个有能力的吧?还不是这些势力头领一个个的不肯屈于人之下,当时迫于武力,被人找上门,那自是一口一个答应,等着新盟主以为大局已定,开始忙活起安排联盟的发展的时候,他们原本就不在此的心思,可就越发活泛了。”

    好,这不止人员来路有问题,这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开始了。

    “之前说盟主挑了些他认为可靠的人来教授武功,这些人之中也确实是颇有习武天分之人,之前浑浑噩噩,大多是没有去路无人教导所致,然而,这些人真的就是可靠之人?自然不是,事实上这盟主也并非本土势力之内成长起来的人物,他是一个不知从何处习成高强武艺而见此地匪患成灾决心做出改变的人。他对他的看人眼光很自信,但是很显然,他的眼光明显不如他的武艺。

    他从没接触过这些人,只在他挑战各路势力头领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接触到他们,然而,这些势力头领可都是经营势力多年,人老成精的人物,有些头领甚至是在父传子的经营自己领地,他挑的那些人里,一大半都是这些势力头领的亲近人物,算是土匪高层了,所以这些年轻人身上的匪气看着没有那么重。他自己却因为与人接触少而毫无所知,只凭着一腔热忱的去做在他看来的一番伟业。

    等过得三四年,东南匪患较之之前确有减少很多,他们行恶也都对盟主颇有顾及,所以还不敢大张旗鼓。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时间过去这么久,有些事的时机,也该是成熟了。”

    死人了呗,宋成心想,可以听出来,转折点来了,鉴于她表现出的对如今的六翅盟的厌恶失望,她口中的盟主,多半死了,鉴于其武力高强,多半还是被毒死的。

    但是老太太接下来的话说明,他猜错了。

    “要不怎么说他们人老成精呢?用武力,他们威胁不了盟主,他们甚至没想着杀了他,他们想让他知难而退,让他知道,他们这些人,他救不了,说到底,他这盟主并未伤害到他们,他们其实是很佩服他的,只是,他们对于自己的私欲却又很清楚。所以,他们当时只是想着把他赶走,他们想自己做自己的主。

    他们经过几年相处,早已摸清了他的秉性,所以,他们喊来了这几年一直跟着他修习武艺并学有所成的那群年轻人,然后让他们各回各家地回到了各自势力首领的身后,他们并不多言,没有群起而攻之,没有言语相激,他们做完此事,就只是站在当时的联盟大厅里,默默的看着坐在盟主椅上的盟主。”

    “你们知道当时的盟主多大吗?”一个奇怪的问题,夫妻二人面面相觑无法回答,他二人自然也知道这种时候问话显然也不并是用来让他们回答的,老太太肯定自己会说。

    果不其然,老太太自问自答地接着讲:“那是他当盟主的第四年,也是他二十岁之后的第四年,当年他去挑战头领,劝导他们成立联盟改邪归正的时候,他十九岁,坐上盟主之位的时候,他二十岁,而他死的时候......才不过二十四岁。他是被气死的......”

    ......宋成不知道坐着的夫妻二人作何感想,反正他是有一点出戏的,他几乎就以为这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小伙子的故事了。偶得盖世神功,以为自己是天命之子,拥有招揽群雄的能力,拥有让人迷途知返的魅力,拥有打破旧时代的魄力,拥有辨识人心的眼力。结果,招来的土匪一招釜底抽薪,完全打破了他的想象,本来亲自培养起来准备作为“江山”根基的那群年轻人,从始至终都是人家的人,自己给别人白白打工了好几年,还以为自己眼光了得,在土匪窝里发现了人才。

    老太太没有接着讲,以“他是被气死的”结束,在场几人都能体会,他到底是如何被气死的。

    你跟人说你俩合伙创业,你出点子他出钱,成果平分,他说你尽管干,钱不够了跟我说,你费劲心力的没日没夜的搞研发,研究市场,调查客户,做测试,半年后成品出来准备上市的时候,他把你的成果拿过去,然后对你说:“你看,我的研究成功了,多谢你的点子。”,然后给你发了两个月的底薪。你找他理论,他说他根本没答应平分啊,他只说你要钱尽管说,用的他的钱,成果自然也是他的。

    还不是自己被人拉去,而是自己主动去拉人......更憋屈了。

    至于这六翅盟之后的发展,很明显了,这一群土匪头子现在有了武艺高强的一群亲近之人撑着,那这盟会恐怕是暂时不会散了,这不名号现今还在呢嘛,只不过人却是继续干回之前的勾当而已。

    感慨的同时,三人也在疑惑这二十几岁的盟主与老夫人的关系。也不好多问,反正就是有点直勾勾看着老夫人的意思。

    老太太自是明白他们在看什么,自己的情绪表达得也太直白了一点,别人没疑问才奇怪呢。所以他直接就告诉了几人。

    “他姓杨,我也姓杨,他是我弟弟,自小便想着成为大侠帮扶弱小,十四岁自己跑出去寻山拜门,也不知他是拜了哪个山门还是在哪个山洞里待了四五年后跑出来,十八年前找回家里,留下一个女婴,就去干他的大事业去了。后来我多方打听也未听说有哪个大派有他这号人物。”说到女婴的时候盯着她儿媳妇看了一眼。

    ?宋成脑子里一下子有些乱。捋一捋,首先你看这一眼什么意思?说女婴,肯定不是指现在被抱着的这个,那是十八年前,十八年?再一想那抱着女婴的女子所展现出得年纪,你这儿媳妇不会是你弟弟的女儿吧?表兄妹成亲?呃,好像在封建时代还挺正常的。

    嗯?不对,刚刚介绍人认识的时候,明明说的是她姓“唐”,宋成记得很清楚。

    等等,柳良的小姨姓柳,那他母亲也姓柳,这位小唐的姓是唐,但他父亲姓杨,刚介绍的还有现场那个女婴也姓杨,其母亲姓唐父亲必定姓杨,她奶奶也姓杨......“无”里似乎打了个无声的雷(脑子里一道闪电划过),这个世界不会是流行随母姓吧?不确定,再看看,至少现场还有个小女婴是随父姓的。

    倒不是她对母姓父姓有什么计较,而是在封建时代,一个姓所代表的东西,可不止一个命名权那么简单。这是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形态的东西。

    现在样本还不足,还无法确定。当然了,对于如今的他一个孤儿来说,那是没有任何影响和所谓的,他本身也对这东西没什么计较,你猜他的名字怎么来的......

    不过,好像他这半天话听了又像没听,他知道了本地势力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但是却不知道灭他家的是这一群中的哪一个。没关系,以后慢慢找呗,反正他们就是长着腿,这大本营也跑不掉。

    而老夫人这一番描述,也算是道出了她希望自家小孩儿去习武的目的,本地恶势力太大,要习武傍身,再一个,这一个多月大点的小姑娘,还没出生呢,就已经有仇家了,可能永远也没人知道她与她外公的关系,但身处本地,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她娘已经长大成人,是没法子现在再去习武的了。

    小姑娘叫杨巧越,宋成现在听见的名字有的按音译,有的按意译,主要是因为有些字本身没有特别含义,翻译成普通话的话就只有音译。同时在对面可能是不同音不同义的字,翻译成普通话以后,也可能会变成同音字。

    所以,在听见“杨巧越”的时候,他还嘀咕呢,这名字有点儿耳熟,而且,“巧月”不是挺好吗?干嘛叫“巧越”啊,一点都不像女孩儿的名字。不过她的小名好听,叫杨豆豆。

    宋成心想着,自己出生七八个月也没见父母急着给取名,小名儿都没有,父母都是直接“儿子”“儿子”的叫了七八个月,他们到底是怎么忘记他没有名字这事儿的?这小姑娘倒好,出生刚一个月出头,本名有了不说,连小名都有了,人与人的差距呢,真这么大?

    不过他俩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有共同的......可怜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