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东京全职漫画家 » 第七十九章,巨人的结局

第七十九章,巨人的结局

    揉着太阳穴起床,橘井司想着昨天的糟糕事,依旧有些心烦。

    不过好在岛袋光年这家伙脾气虽然很恶劣,但是却属于那种“你是强者我就认可你”的怪家伙。

    在他一番话后,岛袋光年和久保带人没有吵下去,晚宴最后还算是和睦地举办,最后到了晚上各自散场。

    可直到离场之后,这两个家伙都黑着脸没有说一番话,像个木头驻在原地,不时还在互相瞪眼。

    在此期间橘井司内心只能默念,千万不要打起来。

    ......

    早上起床,略显空闲。

    《炎拳》的连载画完了,现在的刊登也到了后半段。

    《进击的巨人》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完结了,但就剩下一个问题始终让橘井司十分的纠结。

    结局要不要改?结局大概要怎么修改?

    剧本肯定要在连载最初就定好,可是一部漫画的结局就定下了一部漫画的主题,没有结局的故事必然是烂尾的故事,结尾没有讲出主题的故事也是烂尾的故事。

    电影中的“梦结局”之所以恶心人,就是因为如果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梦,那么它就没有讲任何东西。

    这个故事压根没有主题,也就无从让人体验到任何情感,或许唯一能体会到的仅仅是“被欺骗”。

    而原本中的《进击的巨人》的结局,却是面临另外一个问题。

    主题太乱了。

    《进击的巨人》像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一般大力渲染战争的可怖,让人们以为这是反战题材。

    《进击的巨人》中的自由之翼调查兵团为人类的自由而战,无数惨烈的画面呼出自由二字的真谛,让人们以为这是自由抗争的题材。

    《进击的巨人》前半部讲的是人类受到强大的巨人入侵时,弱小者对世界做出的反抗。

    也正因为如此,“调查兵团”那句献出心脏才会让人如此热血沸腾。

    《进击的巨人》后半部让很多读者以为艾伦是想要通过牺牲自己为一切做个了解,通过严密的计划扛起责任,要么是灭世要么牺牲自己成就身边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艾伦冷峻沉稳的行动,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可结局不仅没有呼应到以上的主题,还甚至给出了一个铺垫完全不足、也难以让人认可的主题。

    明明前面的剧情已经塑造了很大的格局,给读者很大的期待,

    可在最后的阶段,始祖巨人尤弥尔的故事让人难绷,艾伦让人期待的计划也让人难绷,结局更让人难绷。

    从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言,《进击的巨人》是有主题的,但这主题能不能被人认可就饱受争议。

    毕竟在很早之前,当有人谈及《进击的巨人》结局大概会像是《反叛的鲁路修》时,很多读者只觉得土气。

    可在《巨人》的结局出来后,很多读者顿时觉得之前那种预想比现在的结局好很多。

    按理说一个创作者想要收束复杂的剧情,欧亨利式的结局是很合适的,即读者还是可以自由讨论,但创作者本人的那一部分也仅保留为一种可能性。

    富坚义博的《幽游白书》戛然而止的结局,风吹着卧室的窗帘让读者很是抓狂。

    但也不得不让很多读者承认,这样的结局恰恰是一场青春的遗憾。

    看似没有圆满的结局,其实很多都已经圆满了。

    许多长篇连载的漫画之所以在十分普通的日常中完结,其实以剧情中主人公的视角来说相当合理。

    无数的麻烦闯进生活,经历无数次生死磨难,下楼买个口香糖地球都要被打爆炸两次,身边的人没定期发便当几个都不正常,女朋友和孩子都担心受怕。

    剧情中主人公很多时候的想法不都是想要回归正常生活吗?

    当然除了空白的结局,含蓄的结局也可以收束诸多复杂的主题。

    藤本树虽然作品十分抽象,叙事手法也非常奇特。

    可他的作品主题一向都是非常明确的,无论故事过程多么残忍和荒诞,结局一定是藤本树认可的“温情”表达。

    在无数次把很多值得信任的事物解构后,当主人公落入寂静的外太空时。

    藤本树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抓住碎片的细微情绪,用情绪作为答案回答抽象到无法用文字的问题。

    所以藤本树的故事从来都不是烂尾,一切的铺垫和剧情都只是为了最后他所表达的主题。

    “凛花,你觉得大概要什么结局会比较好?”

    橘井司在一顿思考过后,看向早就在书桌前画画的凛花。

    他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比较合理的结局都列出来,大概总共有十个左右。

    但是具体要选择哪一种,他也十分的纠结,昨晚看到岛袋光年和久保带人那副要打人的样子后,橘井司现在觉得自己画漫画也应该有一个好的态度。

    忘了用笔名,读者找到他实在是太容易了。

    如果画出过于糟糕的结局被粉丝记恨上,指不定哪天出门就被人堵在小巷子里。

    “我觉得还是像富坚义博前辈一样,留个小有遗憾,但是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结局吧。”秋川凛花摇着笔头。

    “主题实在是太宏大了。”

    在凛花看来,这部作品里面的很多人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

    比如兵长利威尔,她实在想不到有什么结局是这个人能有所期待的。

    而像是兵长一样的人,在《巨人》中并不少。

    可《再见绘梨》和《炎拳》无论过程多么惨烈,结局再抽象,至少给出的也是带着一丝温情的结局。

    如果《进击的巨人》到最后还是一个十分惨烈或者悲剧的结局,凛花觉得实在是有些过于残酷了。

    反正无论如何都会被骂,还不如让读者有一点空间可以想象。

    “模糊结尾的部分设定和剧情,或许确实可以,这样可以使得情感模糊化。”橘井司摸着下巴思索着。

    《进击的巨人》提出的很多问题哪怕在现实都无解,去试图解决肯定显得无比愚蠢。

    就连谏山创自己都做不到,他有着批判宏大叙事的欲望,但他批判宏大叙事让观众的接受度还没他描绘宏大叙事的高。

    更多观众宁愿去灭世,去为调查兵团献出心脏,为了身边人成为恶魔。

    读者的撕裂说明了主题的撕裂。

    毕竟谏山创只让所有相信宏大叙事的人成为小丑,却没有塑造出一个不想象这些东西后更让人信服的存在。

    橘井司觉得,描绘出每个人最后内心深处在宏大叙事几近破碎后。

    所有人都是主角,每个人利用内心剩余的“温情”进行一场最后的对决,这样的结局或许会更有意思。

    如果艾伦是有目的的,那么三笠、阿尔敏都会有自己内心的目的。

    毕竟挣扎在宏大叙事中的个人们为了自己而战,这也是在对抗宏大叙事。

    可是...一定要模糊化的...圆满的结局吗?

    那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还不如一个是原结局,一个是相反方向的结局,直接画出两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