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万能的网文 » 人类世界

人类世界

    “很疑惑吗?”

    李燧坐到淳于不疑车子的副驾驶座。这车专为接李燧而来到京师国际机场。

    “嗯,先生为什么不直接来京师?”

    在淳于不疑看来,李燧明明可以在顷刻间抵达京师,却非要费些时间去赶航班,实在令人费解。

    “为了留个痕迹。”

    “痕迹?”

    “现代修行者的存在对普通人是不公开的,所以修行者的正式流动都要有记录,避免被普通人发现修行者的存在。”

    “之前每每动用神通,都只是出现在你淳于家的视野里,并无暴露风险。而这次我要来京师长住,会接触到很多修行者,当然也会接触到很多普通人,所以必须要有一条合理的入境记录。”

    “先生的意思是说,确保不被发现就可以偷渡,但如果要暴露在公众视野,最好有合法的入境记录。”

    “你的理解很到位!”

    李燧向淳于不疑竖个大拇指。

    “不疑,你要记住了,这世界终究是普通人的世界。修行者既然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就要遵守普通人的普世规矩,有超凡能力不代表有特权。”

    “那先生在京师长住的目的是什么?”

    “我来打工。”

    “先生这样的人还需要打工?”

    “我看你是完全没听进去我的话,超凡能力并不是脱离人世的特权。更严肃地讲,现在不是原始社会,个体的社会生态位与武力强弱并没有多大关系。修行者获取财富地位的渠道与普通人相比并无二致。”

    “可是…”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淳于充国有现在的地位那是战场立功官场钩角得来的,与普通人博取功名的手段有什么区别吗?别以为修行者在战场上更容易立功,修行者的敌手也是修行者,跟普通人打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而我,我现在的社会生态位是一个刚毕业半年的本科生,一个农村个体商贩的孙子,我当然需要打工,不然回家卖寿材吗?”

    “我明白了。”

    淳于不疑点点头示意受教。

    “我有一个问题,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行的?”

    “从人类对天地自然产生困惑的时代开始。”

    “那么在文明演进到奴隶制阶段时,这些修行者应当会成为最早的一批奴隶主贵族。这批奴隶主贵族拥有强大的武力,几乎不可能被推翻,文明又如何演进到下一阶段。”

    “很好的问题。修行并不会提升人类的极限寿命,可信记载中活得最久的修行者活了160岁。另外,修行者的后代不一定是修行者。事实上修行对禀赋的要求很高,我们国家十四亿多的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的修行者。”

    “《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是公正的,对修行禀赋的分配完全随机。修行者的后代不一定有修行禀赋,普通人的后代不一定没有修行禀赋。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修行者,诞出具有修行禀赋的后代的概率是均等的。按照现在的比例来算,这个概率在千分之二左右。”

    “你们淳于家三代十来口人,有四个人可以修行是件非常罕见的事。我李家五代几百口人,可就只有我爷爷有修行禀赋。”

    “从最早一批修行者奴隶主贵族算起,演进几代之后的奴隶主贵族必然是普通人主导。这一时期的修行者反而会成为普通贵族手中的威慑武器,就像当代强国必然手握核武。那一时期的修行者倒是可以享有一定特权,毕竟效用很大。”

    “那这批修行者难道不可以通过武力夺取主导权吗?”

    “早期修行者的武力也没有多夸张,普通人用人命去填也可以填死修行者。现代则是可以用大型热武器填死修行者。另外你小看了人的智慧,智慧足以支撑普通人克住修行者。只有大神通者才能靠武力翻云覆雨,但亘古以来不过两三位大神通者。最重要的一点是,主导文明进程靠的是人的智慧,不是修行者的武力。有没有智慧跟是不是修行者又无关了。”

    “大神通者能活过人类的极限寿命吗。”

    “不能。”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或许人体就是有一个无法超脱的极限吧。”

    淳于不疑不再问任何问题,只静静开车,车子已驶入城区,再有一段路才能到李燧从淳于充国手里租下的两居室所在小区。

    这一段路异常的堵,现在正好是晚高峰。

    “把钥匙给我吧,我下车倒地铁过去。你也换个道自己回家吧,这条路也不知道要堵多久。记得明天跟不害一起在淳于充国的院子里等我,也是时候指导你们修行了。”

    淳于不疑将钥匙递给李燧,李燧下车。

    李燧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淳于不疑的视野中。淳于不疑还堵在路上,她要开到十米前的一个路口才能转向。这段路实在很堵,十米走了十分钟。

    李燧搭上地铁,但不是往东三环的地铁。离开京师半年有余,李燧要去看看母校门口的烧烤店还在不在。如果那店还在便在那儿吃顿烧烤充作晚饭,如果店不在了就倒地铁回东三环再点外卖。李燧并不在乎这一行的时间花销。无业青年有的是时间虚耗。

    烧烤店自然是在的,半年时间不足以让一家红火的烧烤店关门大吉。此刻夜灯四起,烧烤店正好开始营业。

    李燧走入烧烤店,此刻店里只有李燧一位客人。李燧心想或许再晚些时候会有不少学生来店里,那时说不定还能见到几张熟悉的脸——不是认识的人,只是在校的日子里时常在路上看到的脸。

    也许因为只有李燧一个客人,烧烤店效率很高,十来分钟便上齐了李燧点的单。李燧并不着急吃,掏出手机四下拍了几张照片。

    “大儿,看这眼熟不眼熟!”

    李燧将那几张照片一气发了出去,此刻他正在发照片的这个聊天框下敲字,聊天框上的好友备注是易天瞳。易天瞳是李燧的大学室友,两人相交莫逆、共轭父子。李燧毕业后去了南方工作,易天瞳则飞往澳大利亚留学,两人自毕业起再未相聚过。

    “你回京师了?这次要待多久?”

    “想待多久待多久。”

    “好家伙!爹今年五月份就回京师了,等爹回的,咱俩一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