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剧透三国:这黄天怎么越变越红了 » 第二章:距成大业有三败,仙人相助克难关

第二章:距成大业有三败,仙人相助克难关

    听到这句话的张角脸上瞬间出现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未等他向着光幕问出心中所想,光幕之中的那人便接着说了下去。

    【对于胡侃的说法大家心中肯定会报有疑问,那么接下来胡侃就分三个方面个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虽然说东汉末年吏治腐败,但是在黄巾起义的第一时间仍然派出朱儁、卢植、皇莆嵩三名大将率领数万精兵镇压义军,此时前往镇压义军的汉军以戍守京师的禁军为主,而其中与张角所率领的义军主力作战的北军屯兵更是是整个国家精锐中的精锐。】

    不等光幕之中的人说完,张角身边的波才倒是开了口。

    “官军精锐又如何,吾等黄巾教众遍布天下,作战之时上下一心,以吾等众志成城之势,就算是官军训练有素,又岂能以一敌十,要是真到了战场之上,且看吾等是如何将那官军杀个片甲不留。”

    波才这一番话在诸位渠帅之中燃起了一把充满斗志的火焰,黄巾义军上下一心岂是那些官军能够比拟的,就算是官军精锐但是黄巾军也占着人数的优势,实际到了战场之上胜负还是两说呢。

    可是光幕所说的下一句话,却将这斗志的火焰浇熄了一半。

    【而义军这边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军力实在是难以言说,部队之中多数都是百姓,未经训练不说不少人还缺衣少食,就算是其中有些许有一把子力气的庄稼汉,没有粮食让他吃饱那一身力气又能使出几分呢?】

    光幕之中的这句话正巧击中了黄巾军的痛点,刚才还满脸自信的渠帅们的表情也僵在了那里,纷纷将视线集中在了张角的身上。

    而此时的张角本以为已经聚起三十六方有着数十万之众的黄巾义军还是有些许胜利的自信,眼见十余位渠帅的目光集中到了自己这里张角定了定心神朝他们说到。

    “诸位,吾等所图之事非一日之功,官军兵力强劲但吾等是民心所向,传道六年之间吾等义军已有四十余万,并且六年之间日夜操练与那官军相对并非无一战之力,举事之时占得州郡之地,大开府库,粮饷自然迎刃而解,区区万余禁军又有何惧哉。”

    然而光幕之中的仙人所述的问题虽然是现在义军最大的硬伤,缺少训练军粮不足的确让义军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但是张角并不觉得义军会轻易被官军镇压,可是仙人接下来的话,让他甚至失去了五成胜利的信心。

    【第二,更可怕的是这支用来镇压义军部队不光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其中所有的士兵都会装备镶入铁片的皮制扎甲或是纯金属制成的环甲。】

    【众所周知披甲士兵的战斗力相比无甲士兵高的不是一星半点,甚至可以达到以一当十的程度,这也是政府管控甲胄严格以致出现“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俗语的原因。】

    【至于他们所用的武器也有说法,士卒手中均配有三十炼至五十炼的兵器,将官手中均为百炼以上,相比之下只能使用农具和生活用刀来作战的义军说凄惨都有些委婉。】

    【这样算下来,前来镇压义军的汉朝部队一人就能顶黄巾义军之中十余人的战力,义军三十六方四十余万兵力可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胡侃找来当时汉军与黄巾军两者的装备对比图,如果没有脑补出两者差距的观众可以用这两张图片上的装备来参照一下。】

    随着光幕之中仙人的讲述,其上也浮现出了两个人形的图片。

    其中一人头戴由铁片与皮带编织而成的铁胄,身上穿着长至下身的缇直据衣,其上套着数块厚皮重叠拼接缝制而成的皮质扎甲。

    皮甲之上胸部、背部、肩膀、关节等薄弱之处还嵌有经过处理而呈现玄色的铁片,手持长戈,后腰处还挂着一把短剑。

    相比之下另一方则显得十分凄惨,乱糟糟的头发被一条土黄色头巾扎成发髻状,略显干瘦的赤裸上身之上穿着简单的麻布马甲,下身穿着带有补丁的麻布裤子,脚踩草鞋,手持一柄带有锈迹的柴刀。

    原本心中对胜利还有一丝期冀的张角听到光幕之中仙人所说的话还未觉得义军与官军之间差距有多少,但是看到光幕之中展现而出的两张图片则是陷入了震惊之中。

    而其他的渠帅见到如此对比,刚刚被张角稳定下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许的摇晃,他们本以为所谓的官军也就是平时在各个城门与官府门前站着看门的士兵。

    比起寻常百姓他们也就是身上套着简单的护身,手中拿着一杆长矛,最多也就是披着皮甲,没想到真正的禁军竟然是这副模样。

    十余名渠帅已然没了办法,只能再次将期望寄予张角,期盼着大贤良师能够再次救他们于水火。

    仙人呈现出的图片让张角明显的认识到了义军与汉军之间装备的差距,义军几十万人无甲可披不说,光是用于制作武器的铁料都少之又少。

    虽然义军之中有受到感召而加入的工匠,但是矿石与铁料都被豪强所独占,普通百姓想要打个锄头都得攒个一年多,无钱无铁的义军也只能拿着各种农具来充当武器。

    见到众位渠帅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张角也是难以说出义军这边胜算几何,咽了口吐沫,喉咙上下滚动一番才艰难开口。

    “此间吾等在暗官军在明,举事之时八方齐应,到时官军阵脚大乱,吾等定能取得先机,至于这些甲胄,州府府库之中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可是就在张角还要为自己的胜利寻找最后一丝契机的时候,光幕之上的仙人下一句话将他打入了绝望的深渊。

    【而胡侃要说明的第三点,则是黄巾义军最大的硬伤,毕竟粮草装备这些辎重在占领州府的武库之时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战略与战术上的问题则是最难解决的地方。】

    【首先咱们来看指挥系统,义军方面虽然在中央指挥张角以外还有三十六方渠帅,可是在汉朝时期虽然有面向百姓的官学,但是官学之中并不会教授指挥军阵等等的知识,更何况各方渠帅大多都是农民出身,能有时间上学的也没有多少。】

    说到学识自然也戳到了张角的痛楚,自己原本就是一个庄稼汉出身,与其他人不同的也就是能识几个大字,《太平经》里也就是有一些医术和方术的知识,在指挥军阵这一方面还真是自己本就不多的知识中的盲区。

    不光是张角,周围的七八个渠帅也是挠起了脑袋,学识这方面比起大贤良师自己更是不如,毕竟这位领袖还能认得几个字会驺几句用来祭天的诗文,自己在认字这方面还真的是两眼一抹黑。

    【反观官军这方,朱儁、皇莆嵩均是名门之后,自然受到的是当时最好的教育,而就算是寒门出身的卢植也是师从当世大儒马融,三位将领都有着深厚的教育背景,指挥部队的能力自然也比黄巾义军的各方渠帅高了不少,自然在战术方面并不会让义军拿到什么好处。】

    【更何况,黄巾义军虽然有四十万之众但是分散于八州各方,各方联系并不紧密,虽然一同起事但是并未受到首领张角的直接指挥,本就弱于官军的实力因为分散而变得更将弱小,最终逃不过被逐个击破的命运。】

    听到光幕之中仙人所列举的三个问题,张角内心也犯了难,虽然说自己所创的太平道在这六年以来已有数十万信徒,但是在力量方面和官军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就在张角面露难色之时,一直站在一旁旁听的张梁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难道说吾等大业尚未开始,便要结束了吗?吾等大汉百姓就要这样听任那些朝廷蛀虫鱼肉吗?吾兄弟三人修此道仅为天下太平,难道如此小小夙愿也只能胎死腹中了吗?”

    此时张角听闻弟弟如此之言心中更是难过,六年之间夙兴夜寐所做之事对于倾覆汉庭之大业,仅仅只是杯水车薪,而光幕之中那人下一句话更是让他愁肠寸断气血上涌。

    【除了这三条外因,义军之中还有两条内因存在,而这两条内因一个出现在起义的开头一个出现在起义的结尾,让这场准备了六年的大业仅仅经过八个月的昙花一现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见到张角神色不对,众位渠帅虽然都是黯然无神但也是赶忙围了上来,站在张角身边的波才赶忙扶住一副忧心忡忡的张角,然而这十几位粗壮汉子也并不能想出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自己都已经方寸大乱,只能将希望寄予悬于空中的光幕希望仙人能够给予他们些许启示。

    而悬于空中的光幕也是不符众人的期望传出了仿佛救世天籁一般的声音。

    【众所周知,物极必反,虽然黄巾军处处不利,但是终究还有一线生机,至于这个生机出现在何处,各位观众且听我细细道来。】

    听到这句话,众位渠帅倒是精神一振,原本阴云一般笼罩在众人身边的忧愁也仿佛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吾等既承天命,便一定有仙人相助!”

    “嘿嘿,这下子咱们兄弟们是有救了!”

    “俺就知道,仙人一定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