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襄樊,挽蜀汉之狂澜 » 第三十六章:云长定计,军心可用

第三十六章:云长定计,军心可用

    建安二十四年,公园二一九年,羽携荆州数万之众攻襄樊,围困两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曹魏满朝震动,魏王曹操亲至摩陂督战,同时驻守宛城的徐晃赶到前线。而后方,兖州,豫州,扬州各州刺史也在来援的途中,甚至连合肥的张辽都在火速奔赴。

    为了不使樊城丢失,从而撼动中原,魏国已倾全国之力!

    但此时樊城外的关羽军营寨中,却是没有大敌将至的轰动,有的只是令人窒息的寂静。

    大帐之内,抚长须而坐的关羽正闭眼沉思。而他下手处,关平,周仓,赵累,廖化等人皆是面目凝重。

    自从昨日收到江陵而来的急报后,关羽便一直在沉思…最后还是关平去暗中招呼众人,才让众人聚集。

    在得知江东军袭击荆州的消息后,众人纷纷义愤填膺!甚至嗓门粗大的周仓已是破口大骂。

    但他们都清楚,此时无论再怎么谴责江东的背盟行为,也是晚了…事已至此,此时该议论的应该是如何应对危局。

    “君侯!请速速决断啊,公子于江陵坚守,但以江陵的兵力,定是难以久守啊!”

    发言的是一路风尘仆仆而来的梁叔,他亲手将信件交予了关羽之手,但没想到关羽竟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回军江陵。故而,等候数个时辰的他,坐不住了。

    看他如此急切,一旁的关平宽慰道:“梁将军莫急,段鸿表弟既有筹划,那想必此时江陵还在我军之手!且等父帅思虑后再作决定。”

    这时,关羽蓦然间虎目圆睁!那股不怒自威的恐怖气场让驰骋沙场多年的老将都惊骇不已,不由暗自感叹这位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已成威震天下之势也。

    “我军若骤然退兵,曹魏大军必将尾随,届时军心崩溃,安能返江陵?”

    听到关羽的质问,梁叔谓然而长叹,他并不是不明白此间计较,只是江陵城以数千兵力抗衡江东数万人,已是朝不保夕啊!晚一时,江陵便会多一时沦陷的可能。

    见气氛有些尴尬,关平立即出声言说,当了个和事佬。随即,他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道:“父帅,修然所谏之计,可能用否?!”

    关羽轻抚柔顺的胡须,略带惊奇的点头道:“此计甚秒也!吾与修然共处多年,竟不知他有这般谋略,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尔。”

    听到关羽夸赞自家公子,梁叔脸上的神色也稍缓一些,但他还是询问道:“那不知君侯此刻为何踌躇?”

    抚须的手因这句问话而停下,关羽斜眼看了看这位段家的老人,感念段鸿之父为大汉立下的赫赫功绩,方才收敛性子耐心的解答道:“我军退兵前必须胜曹魏一场,再以疑兵布局,方能全身而退。关某并不是踌躇不决,而是在想怎样才能胜得一场!”

    梁叔愣了愣,随即有些尴尬的向关羽行礼赔罪。实际上他冷静想想就会整清楚义薄云天的关羽定不会不管江陵,且不说三军家眷皆在江陵之事,便是不在,以关云长之性子,亦不会弃之。

    关羽之所以还未决断,仅仅是因为他在思虑如何能全身而退之事。

    实则,一旦撤军,便是放弃了对襄樊的攻略,那曹魏便能因他们退军而得到喘息之机。严格来说,关羽的荆州军因为迫于江东的威胁而不得不退军。而退军就意味着三方势力在这荆州的僵持还要继续延伸,故,此刻尽量保住有生力量才是当务之急,

    营帐中再次陷入了沉默,等不知过了多久后,关羽才再次开口。“关平,你率人明日去徐晃营外叫阵,并告诉他,故人邀约,安能不至?!”

    “唯!谨遵将令!”

    “元化,你去暗中准备船只,无论前线是何状况,你都要在一日之内备齐足以容纳两万人的船只!”

    有着一脸络腮胡子的廖化上前领命,随即匆忙而去。

    “赵累听令!”

    “末将在!”

    关羽在此抚须,沉声道:“你且安排军士拔营,并要装作无意间使魏军俘虏看到,再找机会放些人回去,可懂?”

    “末将明白,君侯就请安心便是。”赵累上前接过军令,自信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随后,关羽又看向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梁叔。“还要请梁将军穿上关某衣甲,在醒目处立起关某大旗,以做诱敌之饵。”

    梁叔这时方才隐约推断出了关羽的意思。他让关平邀战,又让赵累安排人演戏,再让自己于醒目出立大旗,皆是为了让曹魏方肯定己方要退兵的行为。

    此种种,都是诱敌之策。无心算有心下,胜率不小也。

    而关羽又让廖化暗中准备船只,便于在得胜后能趁魏军不备而迅速沿水路退兵…

    关云长不愧为名动天下之战将,此番调配间环环相扣,奇谋与阳谋并行,无论曹魏如何决策,都难免会因不知明细而放跑大部分己方将士。

    想到此处,梁叔再也不犹豫,他踏步出列,恭敬地接过了军令,随即赫然肃穆道:“请君侯放心,吾定将诱敌深入,为君侯之反攻助力!”

    “好!诸君,依策略行事去罢!吾等定要齐心协力,败曹魏,回江陵,灭杀一众江东鼠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