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1977开始 » 第79章 末位淘汰制

第79章 末位淘汰制

    秀云本想拖着他的手去摸自己小腹的,没曾想一下子没有拖动,就抬起头来看向他,

    “怎么了?高兴得傻掉了?”

    周林脸上挤出了笑容,“高兴!我高兴得都不知道该怎么高兴了!”

    他心里却在疑惑,现在四个多月的话,那明年上半年就要出生了。

    可在他上辈子,儿子周钧却是在78年年底出生的。

    这样一来,明年上半年出生的,还会是自己儿子周钧吗?

    他脑子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

    ……

    秀云有孕的消息,周林立马就写信告诉在沪市的大伯了,也让他高兴高兴。

    要然,没过多少天,他们就收到了大伯的回信,大伯那开心的感觉,都快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

    跟信件前后脚到的,是一个包裹,里面是两罐麦乳精。

    里面还放了张纸条,在上面特别叮嘱了,说这麦乳精是专门给秀云补身子的,不准周林偷喝。

    周林当时看了那纸条,简直有些啼笑皆非,他伯还当他是小孩子呢。

    他记得自己在十多岁的时候,确实干过偷吃家里糖果的事情,不过当时可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二堂哥跟堂姐,三个人是团伙作案,而且领头是堂哥跟堂姐,他只是个小跟班,想混两块糖吃吃罢了。

    后来,大伯也只处罚了堂哥跟堂姐,对他是轻轻放过。

    搞得堂哥跟堂姐都对他有点意见,渐渐就跟他疏远了。

    也是因为这个,三个堂哥堂姐中,他跟大堂哥要更亲近一点。

    ……

    至于宋家的几个长辈,他们当然也高兴,不过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间可比周林要早得多,现在早就过了那个劲儿了。

    只是当时周林的心思全在复习考试上,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总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每天早上,秀云娘都会煮上两只鸡蛋,他跟秀云一人一只。

    有的时候秀云不想吃的话,还会被丈母娘瞪。

    周林当时以为,丈母娘这是心疼他,怕他复习太辛苦,给他加营养呢。

    现在一想,原来,他才是那个顺带的。

    同样,以前吃过饭,都是他跟秀云去洗碗,可近两个月,这活儿也被丈母娘给揽过去了。

    唉,他实在是太后知后觉了。

    ……

    等待结果的日子不好过,好在周林有别的事情可以寄托。

    这阵子学校比较忙,马上要期末考试了,这次的考试非常重要,事关他们小学校的生死存亡。

    高考一恢复,全国上下都开始重视起教育来了。

    县教育局下了文件,此次期末考试每个镇要统一出试卷,进行全镇统考,各个学校的老师交叉监考,统一阅卷。

    等到成绩出来后,分各学科以及总分平均成绩来排名,每个镇上排名最末的那所学校将会面临拆并的风险。

    也就是说,全县的小学,将以镇为单位,采用末位淘汰制来淘汰那些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

    所以,为了保住自家这所小学,让这些小娃娃们可以就近上学,也为了保住大家伙儿的饭碗,赵校长决定,下午延长半小时放学,同时,劳动课时间缩短,总共每天腾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给孩子们加课。

    自然而然,周林他们的工作时间延长了,任务也加重了。

    他还要抽出中午和星期天的时间,给那些学习困难户补课,尤其是写作文,有几个孩子,学了整整一学期了,连句子都写不通顺,更别提成文了。

    繁忙是解除烦忧最好的办法,这样一来,他反而没有时间想东想西了。

    周林在学校里忙活,秀云则在地里忙活,不过,在周林的要求下,她现在不再做重活儿了。

    说实话,周宋两家人工分还是不缺的,除了奶奶会有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外,其他所有人都在挣工分。

    所以,在这个时候,犯不着为了几个工分,而伤着孩子。

    另外,周林也没有放弃写作,因为这是目前对他来说,除了工资以外的唯一经济来源。

    隔个三五天就会写上一篇稿子寄出去,虽然并不可能每篇都被录用,可三五不时的,他总能收到不同地方的汇款单子。

    邮递员都表示羡慕他了。

    还有邮电局窗口的那位大姐,他每回去取钱,她都特别的热情。

    用她的话讲,她是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就特别崇拜他这种有学识的人。

    周林心说,他还羡慕他们两位呢,不管是邮递员,还是邮电局的职工大姐,他们可都是正式员工,吃国家粮的,虽然可能工作辛苦点,工资可能也不算太高,可毕竟是旱涝保收,而且晚年有福。

    秀云就有个表姐的丈夫就是隔壁公社的邮递员,他记得很清楚,上辈子的时候,那位光荣退休后,退休工资是年年涨,后来竟然高达五六千。

    这把当时每人花了好几万补交了养老保险后,一个月才拿两百多退休金的周林两口子给羡慕坏了。

    就这样,周林前前后后,林林总总的,这稿费又积攒了近二十元。

    哦,对了,有件事情忘记提了,秀云夏天种的向日葵丰收了,一共收了十来斤葵花子,留了一部分自家吃的之外,别的全都卖给了王得胜,给他们家的小金库又增加了十二大元,当时把秀云高兴得不行,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她还念叨着,等明年开春就下种,在春天也要种一季,再加上秋天那一季,这样就可以挣双份的钱了。

    算下来一年能有二十多块呢!

    这两人,还真注定是两口子,这就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人现在全都快掉进钱眼里去了。

    没办法,谁让他们马上就要当爹妈了呢,一下子就觉得生活压力山大。

    不过还好,两人分别都有进账。

    家里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哪怕两人每天都要吃掉两只,还能积攒下来不少,每回等攒上一篮子,秀云都会拿去市集上去卖,如果集上没有人买,她才会卖给供销社。

    没办法,供销社的收购价跟售价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市集上卖的话,一枚鸡蛋能多卖一分钱呢。

    下半年卖鸡蛋的钱,算算也有十块钱了,这钱,也被她放进了小金库。

    他们手上原先还有六十多块钱,两人干脆留了十多块作为备用金,把其中五十元也投入了小金库。

    而原先小金库里已经有了四十五元,再加上这些,小金库已经有了一百零五元,成功突破一百元大关。

    放寒假前,周林还能拿到五十四元钱,这是他下半年的补助。

    他准备再努力攒攒,加上生产队上年终结算,他们两口子的工分在扣除今年领的口粮后之后,还有剩余,如果把这也加上的话,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年底之前冲破两百元大关。

    有点悬,但这是个目标。

    总的来说,今年的收获还是可以的。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了。赵校长被抽调去别的学校当监考老师了,而周林跟姚老师则在学校看着。

    不过,在孩子们考试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在办公室坐着,或者跑到操场上待着。

    因为教室都变成了考场,按上面的要求,这个时候,他们是不可以接触到孩子们的。

    姚老师紧张得在操场上团团转。

    这一天没有出太阳,天阴沉沉的,很冷,可姚老师愣是转出了一头的汗。

    可周林却没有这么紧张,他干脆端了只小马扎,坐到校门口跟老钱头拉起了家常。

    两人正在讨论老钱头在门房旁边开出的那片菜地,老钱头为了吃菜方便,在征得了校长同意之后,就在向阳的地方开出了两垄地来,种上了小青菜。

    周林看了,立马来了兴趣,就跟他讨论起青菜要在什么时候上肥,多久浇一次水了。

    “哎呀,周老师,孩子们在里面考试,你怎么一点都不紧张的?”

    旁边一直转圈的姚海兵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言发问。

    周林看着他的样子些好笑。

    他是有上辈子的经验在,知道自己这所小学校的水平在全镇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所以一点都不担心。

    上辈子他都没在孩子们身上花这么多精神,因为那个时候,他还在一门心思想着重新参加高考的事呢。

    这一回可不一样,孩子们的学习他抓得一向很紧,最后这段时间又突击加强了,总不可能比上辈子放养的时候差吧。

    见姚老师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周林不得不出言安慰,

    “姚老师,放宽心,咱们教出来的这些孩子你自己还不放心吗?我保证,他们考出来的成绩一定不会差的。”

    只是,他这轻飘飘的话语,对姚老师来说,那是一点用都没有,跟放了个屁差不多。

    姚海兵依旧在那儿转个不停。

    周林也只得随他去了,而他自己,则继续跟老钱头聊起了青菜的种植方法。

    ……

    这次统考的科目只有语文跟数学两门,一天的时间就考完了。

    不过因为是统一阅卷,还要统计各科的平均成绩,还有总分、以及总分的平均成绩,然后还要排名。

    这结果就出来得慢了一点。

    本来不着急的周林,在另外两人的影响下,也跟着一起着起急来。

    终于,在三人日盼夜盼中,最终的成绩终于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