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1977开始 » 第2章 宋爹其人

第2章 宋爹其人

    秀云她爹,姓宋名双泉,人送外号宋老抠。

    说实话,上辈子的时候,周林挺看不上这个岳父的,觉得这个人既抠门、又小气、还爱沾便宜。

    可直到后来,他才明白,抠,其实只不过是岳父他老人家的保护色而已。

    只是他明白得有点太晚了。

    听说,其实原本的宋双泉并不是一个抠门的人,相反,他为人最是豪爽,不论谁家有点小灾小难的,只要他知道,只要他能帮得上忙,他就绝对不会推脱。

    至于他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抠,跟秀云的关系很大。

    在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一个家里如果没有儿子来顶立门户,外人就会称之为绝户。

    身为绝户是件很悲惨的事情。

    小的时候,秀云不止一回被那些所谓的堂兄弟们欺负,比如拉她的辫子,再比如往她的书包里塞青蛙,甚至还有蛇。

    他们说了,秀云是闺女,以后宋家的屋子跟地,都没有她的份,将会由他们这些侄子来接手。

    他们还要秀云乖乖听话,如果不听话的话,那以后她嫁出去了,他们就不会给她撑腰。

    而且还吓唬她,说到时候,哪怕她在婆家被人欺负死,他们也不会管的。

    小秀云因为这些事儿,一个人偷偷哭了好多回。

    宋双泉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

    可把他给气坏了。

    不过他更恨自己,恨自己识人不清,竟然把狼崽子当成了小绵羊。

    原来他平时疼爱的那些小辈,在他面前都是装乖,一转头,就去欺负他的宝贝女儿。

    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他们就敢这样欺负秀云,要是真等到他百年之后了,那还有秀云的活路吗?

    还有,他平时四处交好,可那些人呢,明明有好些人都知道秀云被那些坏小子欺负,可是,肯站出来帮小丫头一把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自那以后,宋双泉就变了,他变得相当抠门,再也不像之前那样仗义疏财了。

    因为他想多给女儿攒一些家底,多攒点嫁妆,这样以后在婆家腰杆也能硬一点。

    可哪知道,他一下子矫枉过正,性子扳过了头。

    从之前的宋大侠,变成了后来的宋老抠。

    无论是宋家人,还是队上的人,对他的这种改变都是无可奈何的。

    家人觉得有些心酸,而外人呢,就有点心虚了。

    所以,但凡对上他,社员们就会没来由的气短。

    现在,周林变成了宋老抠的女婿,他们自然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轻慢对待了。

    周林没想到,自己才结婚第二天,就能沾上岳父老泰山的光。

    这不,刘大娘刚走没多久,周林小夫妻俩吃顿早饭的功夫,前前后后又来了好几个人,都是想请周林写对联的。

    无一例外,除了红纸跟馒头,都另外带了小礼物。

    而其中的大部分,秀云都会意思推拒一下,然后收下。

    秀云都能如此,周林他作为一个已经走完一辈子的老油条,这些小礼物收得更是心安理得。

    因为那桌上,看似东西很多,其实每一份也只有一点点而已,只不过份数比较多,一眼看上去比较壮观而已。

    而且,这年头,也没有谁是真傻子,他们送的东西,都是从自家年货里匀出来的一点,那是一点都不心疼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秀云也不是谁的礼物都收的。

    像刘大娘,还有后面过来的,住在生产队最东头的老牛头,那个孤寡老人,她非但没收他带来的小礼物,就连那一只馒头的润笔费都没要,只留下了写春联的红纸。

    周林在一旁看着,面上不显,心下却在翻腾。

    原来秀云这么早的时候就这样能干了啊,前世的自己还真是眼瞎,真以为秀云就是个娇弱的妇人,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呢。

    “周林,周林,你想什么这么入神呢!”

    沉思的周林被秀云的声音惊醒,他笑了笑,随便找了句话搪塞道,

    “没什么,就是在想春联上写些什么内容呢。”

    秀云却是一点怀疑都没,“我娘喊咱回家去吃中饭,你说咱们去不去啊?”

    “当然去啊!”

    周林是脱口而出,前世的时候,他老师的工作丢了之后,少了那份民办教师的工资,他家的生活水准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秀云就经常领着孩子去宋家蹭饭,有的时候周林也跟着,那面皮,早就磨得厚到不行了。

    一说可以蹭饭,他连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只是这很不符合他现下的人设。

    秀云被他这一出弄愣了。

    她还以为自己要费上一番口舌才能说服周林呢,毕竟之前两家在说亲时,外人打趣,说周林当了宋家的上门女婿,当时的周林反正是挺不高兴的,后来他就对上门女婿这一说法表现得相当的反感。

    这才刚刚结婚第二天,就回娘家吃饭,在外人眼里,确实有点像上门女婿。

    “你,你说真的?”

    秀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轻声再次确认。

    周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表现好像过于急切了,于是赶紧给自己找补,

    “当然是说真的,岳母她喊咱回家吃饭,肯定是担心我们,怕咱俩头一回单独过日子会搞不定,她这是疼咱们呢,这番好意咱们是一定要接受的。”

    说着说着,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说得很有道理了,越发理直气壮起来。

    “哦,这样啊,那好,我去看看,一会咱们得拎点东西回去,这头一回回娘家,空着手可不好!”

    秀云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就在那里琢磨开了。

    周林见状,心下也跟着轻松起来,于是轻吁了一口气,

    “秀云,这些小事以后你做主就好,不用特意说给我听。

    我先进屋写春联了啊,待会再有人来的话,你就先攒起来,回头一起给我。”

    才短短小半晌的功夫,他就差点露馅了好几回,看来还是得找个机会一个人待会儿,好好静静心,想想当年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了。

    一会儿要去宋家吃饭,他得好好思量思量,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万一露馅了就麻烦了。

    他那对岳父岳母,可都不是什么好打发的主儿,没秀云那么好糊弄。

    至于写春联,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他这个人,别的不敢夸口,这书法绝对是拿得出手的,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

    而且,前世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写上一两张字的,哪天不写,都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可以说,他现在写的字,比前世现在的自己,高明的不是一筹两筹的。

    内容更加不用担心,这年头的春联,写来写去都是那些话。

    周林这回也不准备搞什么创新,还是踏踏实实的照旧最好。

    这年头,小心无大错,尤其是文字方面。

    跟秀云说完,周林也不再耽搁,直接把她之前整理好的那些红纸搬进了里屋。

    秀云很细心,早就在每一份红纸的背面注明了这是谁家的,这家人对春联系有什么要求等等。

    周林只需按照这些要求直接题字即可。

    这很简单,早就做熟了的事情罢了。

    在秀云喊他准备出门的时候,周林早就完成了任务,已经在位子上坐了好一会儿了。

    他在自己的记忆深处挖了又挖,却发现,前世的自己也是真够可以的,对于新婚第二天,他的记忆真是少得可怜。

    他只是记得,自己跟秀云并没有回家,至于为什么,那是指定想不起来了。

    他唯一的印象就是自己这一天除了在写春联,就是在看书。

    呃,真像个机器人,简单又乏味,周林都忍不住吐槽自己了。

    ……

    秀云的娘家跟他们现在的小家其实很近,中间也就隔了大概有七八户人家的样子,走路的话,几分钟就到了。

    一路上,看到他俩的村人们,都会调侃上他们俩句,这是每一对新人都逃不掉的必经过程。

    秀云有些害羞,脸是越来越红,都快成猴子屁股了。

    周林则不然,作为一个老帮菜,这些都是小意思,于是,他挡在秀云身前,一直来到了宋家。

    “爹,娘,奶奶!”

    进门就跟着秀云一起喊人。

    跟其它新婚初回门的人家一样,丈母娘第一时间就把女儿叫进了里屋。

    至于她们之间会说些什么话,周林不用猜都知道,这肯定是岳母不放心他这个女婿,怕他欺负秀云,私底下跟女儿套消息呢。

    而周林,则陪着岳父坐在堂屋里喝茶吃瓜子。

    “咳,咳!”

    宋爹先是轻咳了好几声,周林立马就放松了下来,看来,紧张的并不止他一个人呢。

    “林子,秀云那丫头没给你添麻烦吧?”

    果然,岳父问的第一句话,也是拐弯抹角在询问小俩口的相处情况。

    “当然没有了,秀云那么能干!她只会帮忙,从不会添麻烦的。娶了她,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在岳父面前,当然要夸媳妇的好了,夸得越狠越好,更何况,这些都是周林的真心话。

    只是他又忘记自己之前是个话不多的人了。

    这一下,就引起了老丈人的注意。

    “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嘴滑舌了?”

    宋双泉立马挑眉,发出拷问。

    唉,真是难伺候啊!

    还是赶紧转移话题吧,周林心里就是一动,于是把早上社员们求春联时另外送礼的事情跟岳父大人说了说,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情讨讨岳父的欢心。

    果不其然,宋爹一听这个,眉毛又是一挑,

    “算他们识相!

    东西他们乐意给,你就收下,不要有负担,又不是什么精贵东西。

    你那手好字啊,在咱们这一片是独一份的,只拿一只馒头换,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

    要不是这规矩是队长定的,我不好驳他的面子,我非得……”

    “你非得怎么?

    你个死小子,自己坏就算了,可别把我的乖乖孙女婿也教坏了!”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两人的身后响起。

    翁婿俩同时回头,就见宋家奶奶拎着一只鸡毛掸子冲着宋爹就过来了,

    “你个破孩子,一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了是吧?”

    宋爹见状不好,吓得拔腿就跑。

    然后宋奶奶就在后面追。

    周林自诩是过了两辈子的人,可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场面啊,登时就愣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