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以仙葫证长生 » 0050 天王山上天王庙

0050 天王山上天王庙

    天王山上天王庙

    天王庙占地阔大,约在数十亩方圆,只不过年头久远,无人祭拜,早已破败不堪。

    院内数亩池塘,塘边生着一株不知年岁的大柳树。

    大殿内供奉着一尊十丈高神像,即是天王庙的由来。

    此神像即为赤髯天王卢俊。

    相传这赤髯天王面如重枣,赤髯红发,他曾在三百年前带领当地乡民对抗暴政,护佑一方。

    直到朝廷更换了皇帝,开立励精图治,赤髯天王也随即接受了招安。

    待他死后,又被正式追封了赤髯天王的名号。

    天王庙大多数房屋已经倒塌,只剩了大殿建造的最结实,如今还能遮风挡雨。

    傍晚,冷风呼啸,星星点点的冷雨开始滑落。

    大殿内

    赤髯天王肚内突然传来了一阵话语声:“话说……。”

    “嘘!”

    韩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神识传音道:“咱都感应修士了,这种时候该用神识传音。”

    “哦哦!”

    张大有改换了神识传音道:“话说我们为什么要钻到神像肚子里?”

    “同问!”

    “神像里的积灰都一尺深了,我们干嘛选择蹲在这里面吃灰?”

    马赛克也顺着张大有的话茬问道。

    “房梁上,桌子下,角落里,帘布后面不都挺隐蔽的么?”

    守株待妖的地点是韩汜选的,他俩自然是齐齐问向韩汜。

    韩汜道:“我之前看过一个话本小说,小说里的主角三人外出斩妖,就是藏到神像肚子里的。”

    “哦!”

    “可是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已经一天啦!”

    昨日,三人到了龙山坊后,急匆匆的就赶路,来了天王山。

    三人在天王山上找了一通,觉察出天王庙里有妖气,心里想着与其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倒不如在天王庙里守株待妖。

    于是韩汜就选择了在赤髯天王神像里藏身的办法。

    这一蹲守,就是一天的时间过去了。

    “哎~,来人了!”

    正说着呢,天王庙那破败的大门被人推开了。

    只听噗嗤一声,却是右侧的门板因年老失修,摔在了地上。

    “来来来,先把货物拉进院子!”

    “隋叔,你给马系好,再给它们找点儿草料。”

    “其他人一块把箱子抬到大殿里去,这贼老天,大冬天的还下雨,可不要把东西淋坏了。”

    “那个老杜,你准备生火做饭去吧。”

    随着几声话语,呼啦啦,一群人涌进了大殿。

    韩汜早已在神像上钻了个孔,透过孔洞他看见这应该是一伙镖师。

    一行共七人,押送了三口大木箱,还随身带着一杆锦旗,上书“福威镖局”四字。

    “嘿!就是几个镖师呐!”马赛克有些泄气了。

    韩汜却微微一笑,道:“七个雄壮的镖师,多好的鱼窝子,还怕那山妖不来?”

    “也对!”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在大殿里支起了一个柴堆,柴堆上架起了一口大铁锅。

    先将铁锅中倒满清水,再将柴堆点燃,这时镖师们完成了手头的活计,都围了过来。

    为首的镖师指着一个年轻镖师道:“小青子你去把庙门修一修,别让这劳什子天王挑咱的理。”

    “好嘞!”年轻镖师身手敏捷,原本盘膝坐地,一跃骤然而起,拿起工具就朝庙门去了。

    镖师们开始往外拿出碗筷,吃食……

    为首的镖师道:“吃完了饭赶紧睡,咱们分两场,前半夜三人,后半夜三人,注意警戒。”

    “用不着吧,你们睡,我来警戒就足够了!”

    “毕竟咱是第一次走天王山,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咱怕个鸟!”另有一火爆脾气的镖师一开口就骂骂咧咧的道:“就凭沽庐酒馆那白掌柜的几句话?你看他五短的身子,别说是大虫了,一条野狗就能将他叼了去。”

    “嗯嗯!”

    另有一人附和道:“走天王山,比起走官道要近十天的路程,还真是多亏长眉道长指路,否则咱这趟去雾山县怕是真要误了时辰。”

    “……”

    几位镖师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没多久铁锅里就咕噜噜开始冒起水泡。

    镖师们拎起袋子,把切成大块的羊肉、牛肉丢进了滚烫的锅里。

    “吸溜!”

    天王肚内,韩汜三人吸了吸口水,肚子跟着锅里的水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那个,你们拿吃的了吗?我有点儿饿了!”韩汜神识传音道。

    张大有从宝囊里倒出了些吃食:豌豆包,黄豆包,甜豆包,咸豆包,还有……原味豆包!

    韩汜眉头一皱:“张道友你跟豆包有仇吗?”

    马赛克则是见怪不怪了,而且谁让他俩没有提前准备呢!

    “有没有菜?”马赛克问道。

    骨碌碌,宝囊中滚出了三根青色之物。

    韩汜眉头再皱:“萝卜?”

    马赛克也有些幽怨了:“为啥不整点儿好的。”

    张大有倒是难得回怼了一句:“快进冬月了,除了萝卜就是白菜,哪里有什么好东西!”

    “罢了罢了,凑合着吃吧!”

    三人就着肉香,啃着萝卜,吃起了豆包。

    半个豆包还没吃完,突然又是“噗嗤”一声,却是天王庙左侧庙门也拍在了地上。

    天王庙里又进来了六个。

    一个官样儒士带着个十一二岁的书童,一个白衣书生,还有三位江湖豪汉。

    六人走到了大殿前

    “郭英雄请……”

    “宋大人请……”

    “还是郭英雄先请……”

    “不不不,怎敢走在宋大人前头……”

    “都是颇有气度的人物,怎的在这里扭扭捏捏!”几人一番推据,还是那白衣书生哂笑一声,推着两人一起往殿内走去。

    进到殿里时,镖师们早已警惕了起来,但为首的那位镖师只一打眼瞧,立刻变得恭敬了。

    他上前一步,奉礼道:“敢问可是移风三侠,郭瑞、周通、吴越当面?”

    “您几位是?”

    “在下福威镖局,陆永道!”

    “哦,失敬失敬……”

    “小青子,把天王庙的另一扇门再修修去!”陆永道吩咐那年轻镖师道。

    “好嘞!”小青子又一跃而起,收拾工具赶紧跑了出去。

    “……”

    很快,几人分别见礼,合到一处,吃着肉食,攀谈了起来。

    韩汜三人在天王肚中,吃着豆包,啃着萝卜,从他们的言语中,逐渐明晰了这几人的来历。

    最先进来的七人自是不用说,是胶国国都大沽城,福威镖局的押送镖师。

    后进来六人又分作了三波。

    其一,三位豪侠,号称移风三侠。

    老大无双铁臂郭瑞,一身横练功夫无人能敌;老二浑金枪周通,一杆长枪使得恍若蛟龙;老三裂鼓掌吴越,那一掌中了,绝对是骨断筋折。

    这三人乃是齐国移风店人士,十几年前西漠蛮族入侵,三位豪侠镇守移风店三个月,最终等来了朝廷的救兵,自此后名声大噪,世间敬仰。

    他们这次去雾山县,是听闻县里有妖物作祟,县衙正在招募奇人异士,欲除妖患,特来助拳。

    其二,官样人士,宋大人跟他的书童。

    这宋大人名为宋仁杰,乃是一寒门之后,刚刚考取了功名。

    寒门没落,无有门路,他为了证明自己,特向朝廷请缨,来这偏远的雾山县,以图建功立业,寒门再起。

    其三,便是白衣书生,他名为赵英,确实是一去大沽城赶考的书生。

    这几人都是在山下一名为沽庐酒馆的地方吃酒,遇到了长眉道长。

    长眉道长指点他们走天王山去雾山县,可以节省十天时间。

    而沽庐酒馆的白掌柜,则说天王山山高难行,又有大虫出没,极力劝阻他们还是走官道为宜。

    镖师们人多势众,又有武艺傍身,都是入窍的境界,少的辟了十几窍,多的数十窍,自是不怕。

    而且今年雨水颇多,他们已经比原计划耽搁了三日,此时听说走天王山可以节省十日,自是喜不自胜,踏上了天王山的道路。

    至于移风店三侠,他们都是辟了两百窍以上的江湖高人,只差破关识海就可入境感应了。

    他们自负修为高绝,自是不怕,甚至这一路上还期望着能路遇大虫,以便为民除害。

    再说宋大人跟书生赵英,他们都是文士,没什么武力,原本是打算走官道的。

    可移风三侠感念宋大人自动请缨来这闹灾的雾山县,知其乃是高义之士,特提出与其同行,必定护佑周全,将他送到雾山县。

    如此这六人也结伴踏上了天王山。

    十三人围着火堆好一阵吃喝后,宋大人的书童却是满坏的愁绪,他问道:

    “郭伯伯,雾山县到底有什么妖患,我家大人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