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入此门众妙生 » 第十八章 现学现用

第十八章 现学现用

    时疫爆发,这是王铖隐约预料到的事情。

    所以他在日常练习‘正阳符’之余还制作了不少祛疫符。

    是以当时疫出现在王家庄的时候,王铖就第一时间拿出了祛疫符来。

    稍稍引动真气,符纸便被一下点燃。

    这是符纸散发其中灵力的过程,而燃烧的符纸随之就被王铖放入了装水的碗,只见那纸符竟然在水面上燃烧不灭!

    只是这一幕就让旁边闻迅前来求符的百姓看得赞叹不已。

    等到符纸燃尽了,就成了一碗符水。

    水作为灵力的绝佳载体之一,此时这符水中就暂时储存了‘祛疫符’中的灵力。而随着饮入符水,使得这些水汇入人体的体液循环,自然也能将‘祛疫符’的灵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

    那病人端着符水一饮而尽,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果然有效,反正这病人好像都精神了许多。

    王铖本以为自己的祛疫符成功了,可是随后闻讯赶来的玉鸢子却皱起了眉头。

    “不对。”

    “这不是寻常时疫,你的祛疫符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王铖有些紧张了,毕竟他没经历过这种事情。

    他连忙求助地看向玉鸢子,谁知玉鸢子忽然笑吟吟地看着他,仿佛是在等他自己发现端倪。

    王铖其实并非慌乱,只是担心自己会辜负乡亲们的信任罢了。

    谁知此时他的面前,那个病人却笑呵呵地说:“我看铖公子的符水效果也不错,铖公子你只管在我身上做实验,没关系的。”

    王铖看着眼前的老汉

    心中也是感触,都是王家庄的乡亲,虽然不是同姓,但也算是亲人了。

    他见病人都这么愿意配合,便干脆放开了,反正出了事情有师父兜底。

    于是王铖匆匆说了一声:“你们稍等一下。”

    说着他跑回了自己的书房,然后在那堆满了书的书房中找出了一本大约七八十页的泛黄书册,上书《医道源流》。

    这书中只是记载了人生体生病的原理以及一些简单的脉象,但医家最为珍贵的药方则是没有。

    也就是说,这只是一本讲病理的书,提纲挈领,算是医学入门书。

    就算是王家,此前也不可能专门收集医书,能有这本对于王铖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他就这么一边翻书一边给病人搭脉,这脉象什么的他当然不懂,毕竟类似的脉象有许多,他如何能够完全知道?

    可问题是,王铖并非单纯以脉相来诊断,事实上他一搭手,首先感应到的就是病人体内的‘气’。

    按照医书所说,人体皆有‘正气’,‘正气’强则身体强,‘正气’弱则外邪入。

    很眼熟吧,王铖觉得所谓‘正气’就是对‘真气’的另一种描述角度。

    在这种情况下,王铖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这病人体内‘正气’的虚弱。

    他立刻飞快翻书,找到记录‘气弱气虚’这方面的脉象记载,然后一对照自己把脉所得立刻就找到了一种脉象对应了起来。

    他‘哈哈’一笑,然后又飞快翻书道:“找到了,这种状况只需要配合补气养身的方药服用就能解决了。”

    玉鸢子含笑点点头说:“没错,此人染疾的根本原因还是体弱气虚造成的疫病入侵,你先前的祛疫符只是暂时解决了他的疫病,可是他依然气虚,若是不做处理很快还会染病,这看起来就像没好一样。”

    王铖心悦诚服,这应该就是玉鸢子的人生经验了。

    他对着玉鸢子恭敬一拜,然后道:“多谢师父教导,只是弟子不会什么补气的方子……”

    玉鸢子笑着回头对那病人道:“回去以后这段时间就别下地干活了,每天吃两个鸡蛋补补身子,旬月就会见好。”

    那病人笑着道谢,要给诊金。

    不过王铖连忙摆手道:“不必了,都是庄子上的自己人,怎能收诊金呢。”

    他想的是自己这祛疫符原料本就都来自于庄子,等于是这里的乡亲们每人都有份,他实在是做不到对他们还要收什么诊金。

    于是他很温和地劝了这位老人,然后又去给别的病人看病去。

    他首先都会诊脉,根据自己对真气的感应和判断在书上找出对应的情况,然后再以符水驱散病人身上的疫病然后再诊脉校对。

    如此干了一下午,他感慨地说:“得病者的是体弱气虚者,看起来是这段时间秋收农忙让大家都累到了。”

    玉鸢子道:“王家庄的情况其实已经算是好的了,为师走南闯北,见得多的是那些一旦染上疫病就算一时能好,也会因为没有办法进补身子而反复染病最终衰弱而亡的例子。”

    “王家庄这里的百姓大多富庶,这才能用这种法子。”

    “绝大多数百姓家里哪有多余的粮食可以给病人养身体呢?”

    王铖听了不由得心中叹息,在看过了王家庄的病人之后就回到了自己小院读书去了。

    他喜欢晚上收拾自己的小院,今天却并没有那个心情,只是拿着医书一遍遍地研读。

    其实这本薄薄的医书上面根本没有多少值得他多看的内容,他这一下午飞快总结出来的经验都已经赶得上县城里的普通郎中了。

    只是他心里依然有些不甘心罢了。

    他看了一阵子医书,随后摇头又把医书给放下了。

    毕竟他是修者并非医者,这种事情临时救急也就算了,他可没有做长期的打算。

    他继续摆弄着自己的院子。

    这院子里的花草位置其实与之前相比又有调整,似乎随着王铖修行的深入,他的审美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这使得玉鸢子也总喜欢来这院子里坐坐,毕竟他在这院子里看到的就是一种道法天成的美妙,而且还在越来越美妙。

    就这么的,王铖白天或是给人治病或是自己学习、修炼,日子过得充实。

    可是这一切的平静都在四天之后第一批从西方来的流民到达后被打破了。

    这是一群疲惫至极也虚弱至极的流民。

    王家庄匆匆训练的三千护卫全副武装想要防备不测,可是他们发现这些一路穿越了南赵四个郡到达长恒郡的流民其实根本没有乱的能力了。

    他们或是在地里一躺,或是背靠着树干闭目养神。咳嗽、喘息声不绝于耳,他们都是染病之人。

    王喜在护卫们身后勃然大怒道:“怎么回事,那沿途各郡的太守都是尸位素餐之人,竟然让这些染病的流民四处流窜,这是还想要祸害多少地方啊!”

    王家庄上的百姓们也是露出了恐慌、担忧以及怜悯的神色。

    恐慌与担忧是正常的,谁不担心这些人会把疫病又带到王家庄上?

    而怜悯则是这个时代最难能可贵的。

    或许随着乱世的到来,再过几年王家庄的百姓也会变得更自私一些只顾自己,但至少现在这份良善还没有被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