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泰穿越崇祯,我朱祁钰明光武帝 » 第25章兵变

第25章兵变

    待处理完尸体后。

    朱祁钰端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

    既然一开始决定要杀人,就不能轻易停手。

    最起码要在勤王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

    “叫洪爱卿来。”

    不多时,洪彦演闻讯赶来。

    尽管侍从宫女处理地很是干净,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却是遮盖不住。

    广昌伯说杀就给杀了?

    这有点太过于随意了吧。

    “陛下,广昌伯毕竟算是勤王中第一批赶到京城的军队。”

    “再恼怒,也不必要在宫中直接给杀了吧。”

    这要是被其他人知晓,日后谁还敢出兵勤王?

    这不是自断后路吗?

    他承认如今的陛下运筹帷幄之中,但这件事上未免太过。

    再怎么说也要等个几天,或者勤王的军队都到了再杀。

    人家勤王跋山涉水地赶来,还没来的及休息,就被砍了?

    一旦消息传出去,本就势力单薄的大明,如何对抗清军后金。

    “就算名不正言不顺,朕也要杀!”

    “这种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伪君子,朕见一个杀一个。”

    “要不是顾忌你说的这些,朕早在城门口就杀了他!”

    “已经够给他面子了。”

    朱祁钰冷哼一声,继续擦拭着银龙枪的枪头。

    阵阵光晕闪过,就是久经沙场的洪彦演也是很害怕这银枪。

    抿了抿嘴,不再说话。

    恐怕再说下去,皇帝说不定给他也来一枪。

    “朕叫你来,不为其他。”

    朱祁钰缓缓放下银龙枪,沉声问道:“先不说其他,你说,要是黄得功知道此事,会如何?”

    “这…”

    “微臣认为,理应先行控制住广昌伯旧部,也就是此次勤王的军队,防患于未然。”

    现在还不是担心黄得功的时候,眼下广昌伯的旧部才是麻烦。

    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又是勤王的部队。

    他们要是知晓此事,恐生事端。

    洪彦演满脸严肃地说道。

    “洪爱卿说的不无道理,朕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既然如此,洪爱卿就去着手准备吧。”

    朱祁钰说的十分含蓄。

    之所以第一时间叫洪彦演来,一是对方是领过兵打过仗,二又是忠诚度高的大臣,三也算是经历过宫中战事的人。

    显然,交给洪彦演去做,比任何人都合适。

    “是!”

    “微臣领命!”

    洪彦演面色凝重地走出殿外。

    与此同时。

    驻扎在城外的勤王军队。

    担任副将又是刘良佐堂弟的刘日重,见广昌伯迟迟不下令让他跟随进城。

    不由心中一沉,莫不是发生了什么?

    “刘参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部下纷纷询问。

    整个大明上上下下都知晓,勤王部队到来的重要性。

    而身为主将的刘良佐迟迟未归。

    这自然是说明一切。

    甚至宫中一点消息都没有。

    “再等等看。”

    “我已经派人给黄大人去了。”

    刘日重皱着眉头,说道。

    “不能再等下去了!”

    “说不定陛下现在已经派人前来!”

    “到时候什么都来不及了!”

    “刘参军,您可是刘大人的堂弟,难道你不比我们更清楚刘大人的心思?”

    另一名随事官员急切劝阻,言外之意就是说要是有好事情的话,刘大人为何不回来,宫中也一点消息都没有。

    很明显是遇到不测。

    “你说的也无不道理。”

    刘日重沉思片刻,下令:“传我军令下去,广昌伯遇害,我等进宫护将!”

    “这!?”

    “刘参军,这不是造反吗?”

    一副将原本还沉默,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站起身。

    可下一秒。

    这副将就被人抹了脖子。

    刘日重甩了甩佩刀上的鲜血,阴笑道:“没有广昌伯,哪里有你们的今天?”

    “若是广昌伯死了,你们都要为此陪葬!”

    “况且,广昌伯本就名望颇大,可谓是朝中重臣,我等护主,怎是造反?”

    一番番话下来,其余人神色各异。

    这勤王原本是好事,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若按照刘日重的意思来办,死于葬身之地。

    “诸位,如今大明内部岌岌可危,正是因我等的存在,才有了如今的大明。”

    “大明皇帝却不知言谢,要是真的杀了广昌伯,我等难不成要任人宰割吗?!”

    随事官员慷慨激昂地说道。

    “都下去准备,即刻动身进城!”

    “护主!”

    所有人还在犹豫,刘日重挥舞着手中的佩刀,满脸兴奋。

    地上的尸体冲击着其余人脆弱的内心。

    挣扎过后,其余人不再犹豫,各个冲出去带着自己部下开始整装待发。

    四下无人,仅剩下刘日重还有那随事官员。

    “你可知我在同黄大人的信件中说了什么?”

    刘日重忽然问道。

    “属下不知。”

    随事官员低下头,先前的自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恐惧还有后怕。

    “广昌伯已死,速速赶来,铸就新世。”

    短短几句,令随事官员大惊失色。

    这是早就有了谋反之意啊!

    “难不成是广昌伯的意思?”

    随事官员小心翼翼问道。

    “广昌伯已死,说这些有何意义?”

    刘日重眼神轻蔑,语气中却是掺杂着极为明显的兴奋。

    要说这军中一旦广昌伯死了,谁最受益?

    那便是身为参军副将又是堂弟的刘日重了。

    “早就跟他说过,非不听,搞得现在这般下场。”

    “真是愚蠢至极。”

    刘日重说完,披上战甲朝着外面走去。

    留下随事官员一脸茫然。

    好家伙,跟了广昌伯这么久,他居然没有发现底下的刘日重有这么大的野心。

    甚至是藏匿许久。

    看着地上冰冷的尸体,他内心后怕极了,此人正是军中能够同刘日重分庭抗礼的人。

    没死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当真是讽刺。

    不多时。

    北京城墙上的将士就发现勤王部队的大规模活动。

    “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陛下下了军令?”

    守备军长疑惑地喃喃道。

    “不,若是陛下下令,亦或者是广昌伯下令。”

    “都不会全军活动。”

    “最起码要等到广昌伯回去以后。”

    另外的军长意识到问题所在,急忙敲响警钟。

    “这是要兵变啊!”

    “还是勤王的部队!”